看着黄俊儿懵懂又无奈的样子,楚蓉真想冲到黄家把黄松揪出来揍上一顿。年岁不大,这种丢人的事儿都敢做,还被自家儿子给撞见了。
“听娘的,这是你别管,也不许再提,就当没见过。”楚蓉面色如常的坐下来,想了想又朝着黄俊儿道,“丢人也是丢的他家的,和咱没关系。”
黄俊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心里想着只要和他无关就好,虽说爹回来了,但他还是想跟钟哥一样考科举,先生说过考上秀才,家里的地就不用交税,应该会省下不少的银子。
如果楚蓉知道她家宝贝儿子考科举是为了给她省银子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哭出声来。
吃完饭,打发了两个孩子回屋,黄书海帮着楚蓉收拾好桌子,锅碗瓢盆的都洗干净后,才把今天收回来的银钱交给楚蓉。
看着又是一个木匣子,楚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无奈道,“明天你去一趟钱庄,把铜板都换成银票和银子吧,太占地方了。”床下都塞了五个木匣子了。
整理好银钱,两人洗漱了一番后,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黄书海套车出门,两个上学的男娃也搭了个顺风车。
“瑾儿,你们两个是在家里还是要去你英姨姨哪里?”和小翠一起收拾着碗筷,楚蓉随口问道。
黄瑾儿歪头看了小翠一眼,随即回道,“娘,我和小翠姐姐去山包上玩儿行吗?。”
“行啊,不过山上有鱼塘,你们离那可得远点儿,只许跟在福奶奶身边。”楚蓉弯了弯唇角,回头看下低着头的小翠,温声道,“小翠,去的时候把西屋桌上的两封点心给你爷爷奶奶带上。”
“哎,谢谢东家。”小翠笑着点头,收拾起来越发的麻利。
送走两个孩子,楚蓉再次钻进育苗房里,忙活了一个时辰,刚出来没多会儿就听见院门被拍响,刘桂兰特有的大嗓门传了进来。
楚蓉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忙上前开门。
“干娘。”楚蓉笑着打招呼,在见到刘桂兰的穿着时,眼前不由一亮。
第170章 怪得了谁
刘桂兰穿了件藕荷色的短衫,裤装也是同色,脸上带笑,看上去像是年轻了五六岁一般。
“我看门关着,还以为你没在家呢。”刘桂兰挎着篮子进来,拉着楚蓉的手就往屋里带,边走还边说道,“我娘家来人,送了不少的咸鱼,我给你带了点过来。”
楚蓉哭笑不得的跟着进了屋,虽说换了身艳丽些的衣服,可自家干娘还是那么风风火火。
到了堂屋,刘桂兰把篮子放到八仙桌上,掀开盖着的麻布,笑道,“这咸鱼蒸着吃,炖着吃都行。嗨,你看我瞎担心,就你那手艺,有啥吃的不会做啊。”
楚蓉倒茶的手一顿,嘴角止不住的抽了抽,这话应该是在夸她厉害吧,为啥听到耳朵里就那么不得劲儿呢。
“干娘,天越来越冷,先喝口茶暖暖身子。”楚蓉坐下来,笑吟吟道。
刘桂兰摆了摆手,从怀里摸出个巴掌大的布袋子放到桌上,“这是贵宗昨儿回来给我的,让我早早给你送来,这不是娘家来人,才耽搁到现在么。”
楚蓉挑了挑眉,伸手一摸,十来块碎银子,大概有七八两左右。
“铺子里的分成?”
刘桂兰点头,略微停顿后说道,“闺女,你瞧瞧要不要改一下分成的事儿,那铺子有这么好的生意,全靠你那些东西呢。”
“是贵宗哥让你来说的吧?”楚蓉撇嘴,随手把布袋子放下,语气严肃道,“干娘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我不爱听。”
刘桂兰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笑着拍了拍楚蓉的胳膊,“好好,我不说了。”
听到这话,楚蓉才露出笑容,将银子收了起来。
“对了,贵宗还说书海大哥和妹妹两家人往县里几家大酒楼送菜,他正好遇上福满楼的陈掌柜,之前送木耳的时候认识就多说了几句,那菜可比铺子里贵了两文。”
楚蓉一听,忍不住赞了一声,黄文海人的品性不咋样,但这小聪明却是有的。知道城东有她的摊子在,卖不上价格去,竟盯上了那些酒楼。
不过说到木耳,楚蓉却是有些头疼,如今给福满楼送的都是之前晒出来的存货,后来山包子被清理,木耳也都摘下来被她晒干,满打满算也只能供应明年开春。
农场里倒是存着不少新鲜的,可又拿不出来,还有那些水果,也得找个销路。
刘桂兰提起陈掌柜,给了楚蓉新的想法,决定找时间去趟福满楼,忽悠一下。
看着楚蓉眸子里狡黠的笑,刘桂兰心里一突,这丫头是打算干吗?
“他们两家每天来我这拿菜,半价给的。到如今……该是欠我二十两银子了。”楚蓉摩挲着指尖,笑的像只狐狸一般。
刘桂兰蹙眉道,“难怪这段时间刘苗儿那婆子见天的拎着瓜子往村里去串门子呢,原来是儿子发了财。”
有些话她也不知该怎么说,楚蓉是她干女儿不假,要是没有黄书海回来,刘桂兰还可能劝着她别跟黄家人掺和,但现实是黄书海回来了,即便关系闹得僵,那也是血亲,这时候再说那些劝阻的话,就是挑破离间了。
“干娘,咱不说这些,要是你没事的话,跟我去山上走走,正好有些事儿要跟福叔商量一下。”
楚蓉不想多谈黄家的事儿,她不怕他们发财,尽管的潇洒,只要时间到了,总有他们哭的时候。
等到了那时,也别怪她狠心,毕竟机会她给了,算是仁至义尽,他自己非要往死里作,又能怪得了谁。
刘桂兰自然高兴的应声,她可是听了不少关于山包的事儿,一直都没个时间上去瞧瞧,这下有了机会,哪能放过。
收拾一番,又带上了两条咸鱼,两人有说有笑的来到山包。
张福看着几个帮工摘菜,哪些能摘哪些不能,老爷子眼睛一瞅就知道,能即使的叫住帮工摘别的。
二十个棚子空了一半,剩下的这些也就够卖十天左右。
那些帮工还是挖塘的几个,或许是在这里干熟了,楚蓉每次需要短工,几个人就闻风跑来,楚蓉自然不会拒绝,用熟人她也放心。
楚蓉走过去,看边上已经摆了二十框的蔬菜,边让几人休息会儿,叫上张福,和刘桂兰三人一起上了山顶。
顶上屋里没人,得知陈氏带着小翠和瑾儿两个去了半山腰的喂鸡,刘桂兰忙说自己去瞧瞧。
楚蓉笑着点头,指了方向后,嘱咐她路上慢点。
第171章 自赎自身
“福叔,咱进屋待会儿,你也忙活半天了,喝口茶歇会。”楚蓉笑着走进供人喝水歇脚的屋里。
张福紧跟着走进来,“东家是有事儿说?”
楚蓉招呼着张福坐下,伸手拎起暖炉上的水壶给他到了杯热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后,才重新坐下开口道,“福叔,我瞧着菜地里空下来的棚子都收整干净的,就连地也翻了,我想着这两天施上一层底肥,咱接着种菜。”
楚蓉说完,喝了口热水,视线落在张福的脸上。
“我看成,东家,不是我张福说大话,种了几十年的地,这看天的本事还是有几分的,我瞧着今年冬天温度不会太低,咱家这菜地里的菜长得又快又壮,一定能种活。”
说道种菜上边,张福也健谈起来,把这几天观察的情况和楚蓉说了一遍,又提了些建议,让楚蓉得益不浅,笑着满口应下。
老爷子提出种上几亩叶子菜,和楚蓉的想法不谋而合。
等把种菜的事说完,楚蓉喝了口水道,“福叔,虽说你们一家是我从人伢子那买来的,但我从没把你们当成下人看过,这里的活计全靠你们一家忙活,我也看在眼里。”
“有句话我提前跟你说了,那张卖身契就在我那放着,你们六口人的工钱和长工们一样,月底年底的都有红包可拿,等啥时候攒够了卖身契上边的银子,就去我那里换,到时候,你们要是愿意的话,还可以留在我这当长工。”
这事儿楚蓉考虑了几天,晚上睡觉前也和黄书海商量过。张家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一家子都是实诚人,干活用心,就连两个小的也是勤勤恳恳的跟在俊儿兄妹俩身边照顾。
楚蓉看在眼里,心里自是满意。所以在得知奴籍身份带来的各种不便时,她才想到让张家人自赎自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