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头,能做什么,还不是去寻明月玩,也不知明月休息够了没,别再被那丫头给搅了休息。”楚蓉喝了口茶,撇嘴说道。
春梅一听不知怎的俏脸一红,匆忙的放下茶壶,低声说了句去厨房帮忙,转身便出了堂屋。
楚蓉愣了一下,等琢磨明白其中缘由后颇为哭笑不得,想来是自己的话被春梅给误会了,才害的这姑娘羞涩的避开。
不过这两姐妹却是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一个十七,一个十五,虽然经历过那种事情,但谁家少女不怀春,姐妹俩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似乎心里有了些小心思。
然而楚蓉却不想去询问,感情一事,倒不如让她们自己看清,决定嫁人,她自然备上嫁妆,风风光光的送两姐妹出嫁,可若是两人拒绝嫁人,她也不会去管,全凭两人的意愿。
第621章 第六百二十一章京都新县令
晌午前黄书海从县城回来,带了些零嘴给几个娃子,尤其是小瑾儿更是得到一大包她极爱的罗记铺子花生糖,引得小丫头搂着黄书海撒娇个不行。
随后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午饭,席上楚蓉可没放过楚霄和萧明月两个,各种打趣的话,让两人的脸一直处于涨红的状态下,是以匆匆吃饱后,便携手狼狈逃离回西院。
饭后,打发了孩子们去午休,两人回了卧室后,黄书海才说道,“我今儿过去铺子,听了不少有关钱家的传闻,还有县太爷的,两家人此刻应该已经下狱,关押在县大牢里。”
楚蓉闻言诧异挑眉,惊讶道,“这么快,早上长青不是说得等个几天文书才会过来吗?”
黄书海摇了摇头,眉头薇薇蹙起,半晌才低声道,“我特意去了趟福满楼,福元清已经启程回京,不过却是碰到了刘富贵,从他口中得知,似乎是京里的某个官家推波助澜的一下,没给县太爷和钱家喘息的机会,府城直接派人过来接掌了县衙,不出两天,新任县令必然会驾临文水县,而且是出自京都。”
“新县令出自京都?”楚蓉惊得不行,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
来这儿三年有余,楚蓉虽不能说对这时代了解透彻,但基本上的东西还是明白了不少,就比如官员任免的问题,七品县令,基本都是由上司府台直接推荐,几乎本地之人居多,即便不是如此,也大多来自岭南府所处的州郡,毕竟县令掌一县之地,民生尤为重要,本地人对民情地况都会容易上手。
可就算是外来人,也没听说过京都人跑这穷乡僻壤来当县令的。
黄书海默默点头,他心里也搞不明白为何,自然没办法给楚蓉解惑。
说实话,新县令出自京都一事,不怪楚蓉会如此震惊,就连文水县里的豪门大户的员外老爷都惊得胡子乱颤,身抖不停。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文水县没什么值得被惦记的地方,整个县面积不大,三成都是山林,还有一成为河流湖泊,真要算起来,耕地面积少之又少。抛去农业,从经济方面来说,即使在岭南府,文水县也就排在末流靠前,跟那些拥有港口的富县差之千里,怎的能入了京都贵人的眼呢。
“相公,你确定刘富贵说的是京都人,会不会搞错了?”楚蓉仍旧不信邪的问道。
黄书海面色沉着的点了点头,“不会听错,而且那刘富贵说的时候,看向我的目光戏谑,说出的话也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如若我猜的不错,怕是那新县令的目的在咱们身上。”
这话一出,楚蓉心里咯噔了一声,京都人,目的在他们家,除了自己身上的系统农场,她不觉得会有什么能引起那些人注意的。
可惊慌过后,楚蓉又觉不对,先不说她的农场虚无缥缈,根本不可能被发现,就那这三年来的悉心经营,即便她从农场里往外拿东西,那也基本都是作坊里和菜地里种的出来的,只有少许特殊物品被她拿了出来,但也寻了借口,还是查无可查的那种,不可能会引人注意啊?
黄书海一看楚蓉变了脸色,瞬间想到了什么,忙压低声音说道,“你别担心,和那神秘之物无关,我猜想应该是粮产的事引得朝廷注意,毕竟咱们种粮的时候没有隐瞒,会被知道也正常。”
楚蓉闻言一愣,旋即松了口气,脸色也缓和了不少。自家男人说的在理,果子,蔬菜,种的再好吃,也只是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但那粮食增产,可关系到一国根本,这年头可没前世那种国家分类,什么工业大国,科技大国的,别管多少国家,全都得归类为农业国度。
民以食为天,没粮哪成。是了是了,那位特派县令想来是奔着高产粮来的,想到这里,楚蓉嘴角上扬,对于高产粮,她还真想过在大夏朝推广,但其一是她的身份有限,能力也有限,即便农场扩展,田地增加了一倍,全部用来播种水稻,也得几年时间才够整个大夏田地播种,而其二,则是怕死。
没错,就是怕死,这时代可没什么专利一说,如果你身份尊贵倒还好说,但你一平民百姓,突然种出亩产千金的粮食,万一被身份尊贵之人发现,抢夺这份功劳是小,弄得你家破人亡才是大事。
第622章 山头偷听
大致弄清了新县令来的目的,楚蓉心里倒是没有多担心了,不过有些事还是得上心,别到时候露出马脚,被那人给察觉到。
楚蓉会如此确定新县令来此和她有关,是因为刘富贵的原因,虽说福元清在京都身份也不低,但福家到底是商户,即便是皇商,也没权参与到朝廷的内部,然而刘富贵却是不一样,他虽没有一官半职,但他身后的那位王爷,却手握要职啊,有些内部安排,他能提前知道很是正常。
而能让她放宽心的便是刘富贵的态度,他能和自家男人半开玩笑的语气来谈论此事,便是这件事不会伤害的自家,不然他怕是会早早远离文水县,回他的京都,当他的少爷。
既然无事,楚蓉便想到了大夏朝此时的皇帝老子,她没见过,却听过不少传闻,每一项传闻都是怎么的好,怎么的善,几乎被传成千古名君,想来也是有几分道理,不会因着粮产的事儿,寻她麻烦。
要不然也用不着费劲巴力的派个京官跑来当县令。
既然无需担心,楚蓉也不再去琢磨,左右不过一两天的功夫,那新县令就会过来,到时候无论怎的,她只需把粮种奉上,由着他们去种植,然后推广,名声她不要,功劳不给也成,赏赐她也惦记,只要家里平平安安的,啥都好说。
午休时间夫妻俩就这么聊着聊着过去了,黄书海说是还要去县里一趟,楚臻那边找他。
一听是师傅寻人,楚蓉自然不会拦着,嘱咐了黄书海几句,顺便让他给楚臻带了话,让他有了空闲过来家里住后,便放人离开。
等黄书海离开,已经到了未时,楚蓉没觉得困顿,在看过平安仍睡得香甜后,便起身出来,让文娘照看一下孩子,她则是带着春梅出了门,朝山头走去。
自小陈氏既然离开后,山头一直交给来和媳妇代为管理,当初选人去祁县的时候,楚蓉把来和两口子给留了下来,毕竟李来和腿脚不便,还有大娃子跟在陈掌柜身边,还没学成,过去祁县凭白耽搁了培养,不值当。
“婶子,这山头真是好,什么都有,之前村子让咱们大家过来,我心里还怕着呢,可在也不想饿肚子,真是让人生不如死。”
“哟,你这小丫头才多大点儿,挨过几次饿啊,就懂什么生不如死了?哈哈,当初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咱们可是连那观音土都抢着往嘴里塞呢。”
“可不是吗,那时候我比这丫头还小不少,七八岁的年纪,能懂个啥,就知道肚子饿得往嘴里塞吃的,看到啥都想往嘴里塞。”
这话一出,引得围坐在一起的妇人哄笑,可笑着笑着,却是都默默停了下来,不一会儿便传来感慨的叹气声。
“唉,看看咱们现在过得日子,跟之前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要不是东家,咱哪里能过上白米不断,顿顿有肉的日子。”来和媳妇说完,眼眶一红,当初家里爷们摔断了腿,被主家辞掉,不仅没给赔偿,更是连当月的工钱都扣下了,那时候,她是真的想一头撞死,一死百了。
“来和嫂子,快别琢磨了,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呢。”边上几个妇人都放下手里的活计轻声安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