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预谋。听起来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
“你认为呢?”
景岚看着景飞霞:“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确实之前有过很多人想要注资兴达,我们一直不肯,宁愿我们两个老东西扛着资金的压力,就为了我们全面掌管兴达。但是,他做到了,他把51%的股权拿走了,话语权已经在他手上。”
“您觉得他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景飞霞笑,“你在兴达实习那四年,可能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兴达的核心数据。如果按照兴达五年前的经营情况,一年的收益是这个数。”景飞霞比了个五。
景岚低下头。
“为了拿到兴达,他前前后后至少投入了4-5个亿,包括杨中强那几千万。但是,S市的项目落地,工厂建起来之后,2年内账面上的负债能够清掉,3到5年内,盈利可能破10亿。”
景岚想到了安躺于她账户里那200万。相比之下,她引以为豪的那一点点积蓄,算得了什么:“他选择了一个最准确的时机介入,拿走了兴达。”
“是的,兴达过去是香饽饽,但是负债将近十亿后,很多曾经有兴趣的买家都怕玩不转,只有他敢赌这一盘,现在看来,他赌赢了。”
“您很遗憾。”
“我内心当然很遗憾,兴达最后以这样的方式换了主人,但是,这也许就是命运。我和老杜都缺乏生意上的接班人,子齐是不能再有任何幻想,而我们那些叔伯兄弟,坦白说,在小城镇里做生意一年赚个三五百万,可能就是他们能力和欲望的极限了。和沈绍辉相比,我们缺乏帮手,缺乏眼光,缺乏资源,缺乏风险控制的能力。”
“正如那句话说的,他的起点,可能已经是某些人终其一生奋斗的终点。”
“你这句话我不爱听,景岚。五十年前,我的生活有多困难,纵使你来自贫困家庭,你也想象不到。那种穷,有来自时代的压力,也有来自原生家庭的阴霾,但是,后来我能取得的成绩,比当时那些远远胜于我的同辈人,都要大,我从不想人生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我喜欢一直在路上。”
“这就是我敬佩您的原因。我在向您学习,但是也仅仅是学习,不敢幻想和您一样成功。”
“人不可自满,但也不能自轻。现在的时代,和我当年的时代早已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无论时代的洪流如何凶猛,它始终时无法抛弃奋进的人。”
“谢谢您。”
“就像沈绍辉。”景飞霞轻笑,“如果他没有这么拼,即使他外公是首富,又如何?无论多么富有的家庭,都可能衰败;想要不衰败并且维持更好的局面,所付出的代价,绝对不会少于普通人。”
景岚轻轻嗯了一声。
在沈绍辉的办公室,景岚提出月底将要休息三天。
“当然,休假是你的权利——”沈绍辉蹙眉看着桌上的文件,再看看景岚,“不过,三天?先休息一天如何?我过两天回S市看工厂,这边最好有你看着。”
“我想回老家一趟,路上交通时间比较长。”景岚解释,“不然等那边工厂开工,我就完全走不开了。”
“那,好吧。我让阿苏在这里看几天。”沈绍辉把文件递给景岚,“这个月的利息你再跟进一下,银行那边催了我两次,但是我这边资金回笼需要一点时间周转。”他站起来,“必要时,请他们吃个饭,你自己把握安排。”
景岚点头:“我马上联系。”
“你的。”沈绍辉递给景岚一张银行卡。
“这是什么?”
“你的薪水。”沈绍辉似乎很疲倦的样子,“现在大量的资金都在全力支持工厂开工,公司这边无论是人事还是财务,暂时都没办法恢复正常的运作。所以这两大块你要继续帮忙看着。下个月,我会从S市的公司借调过来几个人,到时会稍微帮助你减轻一点工作量。”
“我还好——”
“等货款回来,现在的压力会大大减少。”沈绍辉电话响了,示意景岚先出去。
景岚点头,对他挥挥手里的银行卡:“谢谢。”
但沈绍辉并没有回答她。
景岚回到办公桌前,看着银行卡上粘着的小纸条,上边写着六位数的密码。
距离沈绍辉问她那个私人问题,已经过去几天。即使两人之间曾经有过暧昧不明的气氛,但现在沈绍辉对他一如普通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没有过分,没有逾越,分寸恰当——这正是景岚想要的安全距离,不是吗?
景岚有自己的梦,但是那个梦里从来没有设定一个天外飞仙的角色。
第23章
景飞霞得知景岚要回芒草村,提出要一同前往,景岚怕她的身体无法承受一路的舟车劳顿,第一反应是婉拒,但景飞霞的态度颇为坚决,最后,景岚还是帮忙订了景飞霞的机票。
两人早上出发,下了飞机,再打出租车,辗转之下,已经是下午。景飞霞精神仍然颇佳,提出先去学校看看。
当听到目前芒草村小学全校只有19个人,景飞霞皱眉:“怎么学生人数越来越少?”
校长解释:“一来,现在的人生得少了,二来,但凡有点条件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也把孩子带出去了。”
“生源减少,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这个怎么说呢,他们到了城市里,虽然大多数孩子也读不起公立小学,读的也是民工子女学校,但是,起码大城市的平台就是比农村地方的大啊。”校长看了看景岚:“像景岚同学这样的学生,最近三十年来头一个,我看未来三十年,也可能只有她一个。”
告别了校长,二人各怀心事,一起慢慢地在山路上走。“十四姑奶,您不嫌弃的话,就先到我家吃个饭。歇会儿,我再陪您到镇上找个地方住。”
“你家里有住的地方吗?”
“我家里太简陋了,我怕您夜里睡不好。”
“我没事,先去看看。”
两人走了将近半小时,才到了景岚家里。景飞霞抬头审视那两层的小房子,外墙是水泥,简简单单,但很干净,大概是这几年新建的:“你家里离学校挺远的。”
“以前更远,现在政府给了钱修路,路好走了,快些了。”
景岚站在石级下叫:“爷爷!奶奶!”
爷爷从房子旁边搭的简易厨房走出来,看到景岚,十分高兴:“我听志刚说,你刚才去学校了。”
“是啊。”景岚扶着景飞霞走上石级,“爷爷,这是景女士。”
“我知道,我知道。”爷爷搓手,高兴但又不知所措,“欢迎,欢迎。”
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哎呀!小岚!”
景志刚端着一口铁锅走出来,笑得腼腆:“刚杀了一只鸡、一只鸭,又洗了腊肉,就等你们回来吃饭。”
爷爷奶奶和景志刚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四菜一汤上了桌。爷爷用毛巾把小凳子擦了好几遍,招呼景飞霞坐下:“让您见笑了,我们这穷地方。”
“我以前家里也是这样的。”
“您是哪一家的?”
“我爷爷是景雅祥家的。”
“哦,不认识了。你们有出息了,没在村里住,来往得少了。”爷爷给景飞霞夹了一个鸡腿,又给景岚夹了一个,“养的土鸡,好吃。”
晚餐过后,爷爷奶奶给景飞霞收拾出一个床铺:“您将就一晚。”
“辛苦你们了。”
景岚坐在小矮凳上,专心摆弄着门口的火炉,往里面加柴。
“别忙了,你也睡下吧。”
景岚走过去:“我就怕您冷着了。”
“我没事。”景飞霞自嘲地笑笑,“按说我和你爷爷奶奶差不多的年纪,他们还能种菜,还能养鸡,还能做饭,我好像反而是什么都做不了了,你们生怕我磕着碰着。”
“生活方式不一样了。”
“我看,你在两种不同的环境里,都能很自如。”
“毕竟我两种生活都在同时过着。”景岚拿过大衣遮在身上,“我爷爷奶奶就习惯不了外面的生活,所以他们坚持要在这里,不肯跟我出去。”
“可以理解的。”
“我理解,所以没坚持。只是毕业之后手里有点钱,帮忙盖了这个小房子,也算让他们不要太苦了。”景岚想起以前那破旧的小平房,而她,竟在那样的环境里住了20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