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昏君+番外(55)

然后齐君灼亲自上前把周家的族老扶起来,笑道:“老先生认错人了,本王乃是瑾王。”

周家人懵逼了,他怎么能是瑾亲王呢,他当初不是还骂瑾亲王是皇帝身边的一条狗吗?怎么现在就是瑾亲王了呢。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下,齐君灼遥遥对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一拜道:“本王奉皇上之命来青州赈灾,幸不辱命。二哥平王也在,只是平王从京城来青州,身体有些不适,这些日子一直在休养。不过不管是平王还是瑾王,都是奉皇命办事。现在青州民安,乃是皇上护佑,吾皇万岁。”

很多时候人都是很单纯的,被齐君灼这郎朗之声一洗脑,众人心情很是澎湃,顿时觉得远在京城的齐君慕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

齐君灼高呼万岁,他们也跟着高呼万岁。

周家众人的脸都裂开了,他们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么有齐君灼这样的人,恶毒起来连自己都骂。

齐君灼可不管他们在想什么,朝他们得体一笑。

周家族老差点被他这一笑笑晕倒,这时他们才突然想到,齐君灼给他们画的饼很大,说的话也很实诚,可至始至终他一钱银子多没有拿出来。

青州的雪灾都是靠他们周家人四处奔波捐款赊粥扛过去的。

结果呢,他们以为是替平王办事,办到后面是成就的是皇帝的名声。

齐君灼在众人激动的神情下,又宣布说,周家是雪灾第一个进行捐款的。皇帝会亲自召见奖赏他们一番,其他捐款之人虽然不能面圣,但皇帝日后肯定会褒奖。

言下之意便是他们离开青州,会带着周家一些人一起。

青州老百姓都感到皇恩浩荡,周家众人只觉得刀刃在脖子上凉凉的。他们很无助,这一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等说完这些齐君灼才让杨惊雷把齐君佑请出来一起回京,齐君佑已经不是名震大齐的贵公子形象,这些天被憋闷的人格外阴郁。

对上周家哭丧的脸,他扯着嘴角冷哼两声,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这青州的事就这么落下帷幕,齐君佑什么好名声都没落下,所有华丽的语言尊敬的目光都被老百姓放到了年轻皇帝的身上。

青州周家和京城本家说不定因为这件事还会起嫌隙,闹隔阂,他回京的心情能好才怪。

杨惊雷心想,要是他,他心情也不好。

只是杨惊雷心里清楚,平王的心情可以理解,下次遇到这样的事他还得这么干。

平王始终是平王,皇帝才是这个大齐的主人。

好在离京城越近平王那露出的尖牙越短,到了京城地界,他又恢复了往日翩翩贵公子的模样。

齐君灼踏上京城时,他觉得自己被太阳晃花了眼。

他走的时候,京城的天还冷着呢,回来时已穿了单衣。

大齐的年号已变,属于景帝的时代彻底停留在了去年,一时间他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京城明明是他很熟悉的地方,但又陡然有些陌生。

不过当听说皇帝在前方拜别亭等着时,齐君灼心底种种想法瞬间消失。

他打马前行,烟尘随着马蹄声而起,同样得到消息的齐君佑听到这话,他掀开帘子看着齐君灼略显急迫的背影从鼻子里冷哼两声。

拜别亭处,齐君慕正在同沈念说话。

在场的也只有沈念最为淡定,睿王、工部侍郎刑意和程锦都在一旁是坐立不安。

听到皇帝要亲自送他们出京时,几人都有些惶恐不安。

尤其是齐君宴,总觉得皇帝不是送他们出京,而是送他们一程,尤其是送他。

等喝了送别茶,皇帝还不让他们离开,只让他们等着,说是给他们尤其是齐君宴一个惊喜。这情形让人有些头疼了,尤其是齐君宴,他除了憨憨一笑,根本说不出别的话。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皇帝和沈念说着家常话倒是不觉得时间过得慢。

程锦则无聊的都把装着银子封着封条的箱子数了一遍,心里还琢磨了下皇帝往西境拨了多少银子。

仔细算了算银子的数目,皇帝对西境边防之事还是相当在意的。

皇帝这么看重西境,程锦心里有些高兴。只有在边关历经过战乱的人,才能切身体会一个皇帝对边境看重意味着什么。

这也是人人都说景帝残暴不堪,但边境军无话可说的缘由。

景帝对旁人如何他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景帝在位时,边境不缺银子不缺物质。

将士们不用饿着肚子去打仗。有功劳,皇帝奖赏,做逃兵,皇帝惩罚。

唯一受委屈的是沈奕,皇帝对旁人都很大方,对沈奕却很一般,就连一个侯爷的身份也是他死后才得到的。

北境军都替沈奕委屈,沈奕自己却不觉得。

他时常说,能护着北境护着大齐江山,一切都值了。

就连最后死在北境,他也没有什么遗憾,这也是沈念回京后人悲伤意志并不消沉的缘故。

@@@

在有人禀告说瑾亲王和平王快要到了的时候,齐君慕和沈念的聊天终于停止了。坐立不安的西境之行三人组终于明白了皇帝的用意,齐君宴更是直接松了口气。

沈念则从皇帝身边站起身,立在一旁。

说来这次送别只有皇帝一人,远不如上次他回京时皇帝率文武百官冒着风雪亲迎他的场景盛大。

可细节处可以看出皇帝的用心,皇帝带了茶,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杯子是齐君灼用习惯的。

就连软垫都是从齐君灼那里搬来的……

心意决定一切。

齐君灼骑着马本来是走在众人前面的,不过在远远看到拜别亭后,他稍微等了下齐君佑的马车。

在外人眼中,不管谁与皇帝关系好,齐君佑终究是兄长,他不会因此留下这样显而易见的把柄,一面皇帝遭人议论。

齐君佑的马车慢悠悠的行来,看到齐君灼人在等着,平王从马车的帘子探出头,翻了个白眼给他。只可惜,他这白眼没人看,瑾亲王的眼睛一直放在拜别亭处。

齐君佑心里的火气是腾腾往上升,他把帘子甩下,不屑的想,齐君灼还真以为皇帝把他当兄弟看就会一直把他当兄弟,他也不想想他们父皇那些兄弟的下场。

不管心里闹腾个什么劲儿,他们还是来到了拜别亭。

齐君灼看到齐君慕时笑了下,皇帝还是以前的模样,望向他的神情也如常,没有什么变化。

对着皇帝,齐君佑和齐君灼上前请安,脸色本来都很完美。不过在看到齐君宴等人还有那么多口大箱子和禁卫时,两人心底都有些疑惑,脸上表情也没控制的太好,还是漏出些许情绪。

齐君慕上前亲自把齐君灼扶起来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齐君佑独自站起身,心底冷笑,这话说的好听,自家兄弟,明明他身为哥哥,也没见皇帝把他扶起来。

兄弟也有亲疏远近,特别是皇帝还把这份亲远表现的淋漓尽致,站在这里的人就算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谁是他口中的兄弟。

齐君慕细细看了看齐君灼道:“瘦了些,也黑了些。在青州没受什么委屈吧?”

话很温也很平常,齐君灼听得心里一软,他摇头闷闷道:“臣弟一切都好,并未受什么委屈,人也没瘦。皇兄你呢,一切可安好?”

“四弟这话问的,皇上在宫里,自然一切更好。”齐君佑看着这君臣和谐兄弟情深的场景,心底的邪火不停的往外冒,到了这时终于忍不住刺了句。

齐君慕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拉着齐君灼道:“正好你和二哥回来的及时,大哥马上就要去西境,你们也可以送送他们。”

明明是皇帝挑选的好时候,到了他嘴里就变了词儿。人人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没有人敢反驳皇帝的话就是。

沈念看情况差不多了,他上前笑道:“皇上,睿王马上就要启程,平王和瑾亲王肯定有很多话想和睿王说,微臣等人就先退下了。”

齐君慕朝他赞许一笑:“沈卿说的对。”

沈念的名头这些日子传遍了大齐,远在青州的齐君佑和齐君灼也听闻过。

齐君佑看了沈念一眼皮笑肉不笑道:“镇北侯说话就是好听,怪不得皇上喜欢,本王听了心里也欢喜的紧。”

这话一出沈念没什么表示,程锦则眉心一跳,对平王的印象瞬间到了茅厕里。齐君佑这明显是在说,沈念是个靠耍嘴皮子得宠,是个佞臣。

时不待我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