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总是不上进+番外(424)

二皇子请兄弟姐妹们来吃一顿饭,摆上几桌就算是过了明路了。

六皇子也去喝喜酒,与其他皇子一般笑呵呵的贺喜过。

二皇子对这两个妾室出身很是不满意,不过样貌还是满意的。

只能接受了。

当夜就叫朱氏先侍寝了不提。

大约是因为之前皇后的事闹了一出,大家也都有点惧怕了,一时间,全都安静了下来。

这一安静,竟就平顺了两年。

又是一个初春,刚过完了年。

今年是六皇子十二岁,虽然还有将近一年才是生辰呢,不过从初一起,沈初柳就叫人给他戴上了一个项圈。

是她从生出这孩子的次年起,就每年放一点金花生,为的是给他积攒福气。

以前大懿朝的皇子们也是出生就开始戴项圈的,但是很多男孩子不喜欢啊。

就改成了十二岁这一年戴一整年,然后摘了存起来就好了。

去年就做好的,今年戴上。

当然了,四皇子五皇子他们都戴了好久了。

十二岁的六皇子窜高一大截,说话都快到变声期的样子。

越是岁数大了,越是长得像皇帝,而脾气秉性越来越像他娘。

几乎已经是皇子里头鬼见愁了,反正你最好别惹他,他有一万条理由等着你呢。

偏有理有据,父皇也说不出个错处来。

主要是父皇还疼他,他还会哄着父皇。

哥几个都是面上笑呵呵,背后咬牙切齿的。

二皇子大婚之后次年,妾室生了长子。

嫡妃李氏倒也宽容,知道自己容貌损毁,还做主给二皇子收了几个婢妾。

二皇子也不知是真的尊重还是什么,倒是对嫡妃也不错。

今年该是三皇子大婚了。

定的是宁州刺史嫡长女柳氏。两个妾室也是小门户,一个孙氏一个王氏。

三皇子已经出宫了,大婚就在下个月。

如今瑞庆宫空了些,距离十一皇子搬进去还有一年。

后宫里,去年时候进来五个小嫔妃。

两个御女是梅御女和何御女。两个宝林是张宝林,梅宝林。没错,有两个梅氏进宫,不过来自不同的州县,两个人并没关系。

还有一个还有一个李小仪。跟太后和晋昌候府也没关系。

倒是这两年里,后宫没有孩子出生,也没有人怀孕。

皇帝忙,也毕竟不是二十几岁的时候了,他爱去的几个嫔妃不是不生就是不会生了,所以自然也就少了不少是非。

新晋的这五个人里,也没特别得宠的,也就是梅宝林叫皇上多叫了几次而已。

如今皇子大了,朝中要求立太子的呼声也高了起来。

二皇子到九皇子,全部已经到了岁数能立太子了。

皇帝也正经开始重视这件事了。

他早就有意无意的培养几个小皇子们。比如六皇子,他们能接触到很多朝中的事。

这一点,比起先帝来,当今大气的多。

虽然几个皇子还不能入朝,但是他们也从别人的折子里知道这个国家发生些什么事。

或许也能从父皇处理朝政的手段等看出一些端倪。

三不五时,皇帝也会叫他们写一点东西来,从不指出对错,只叫他们自己悟。

而今年起,内阁大学士裴建成和郁成章也正式为皇子们教授学问。

并且皇帝已经有口谕,将来太子立了之后,这两位老臣便是太子老师。

所以如今就加封了太子太傅。

这两位,显然已经做到了文官极致。

能入阁,能教授皇子,以及未来太子,能教授太子,就意味着是以后的帝师。

还有什么官职,能比这个厉害呢?

许是过年累着了,皇后从出了十五起,就病倒了。

且病势汹汹。

这么些年,皇后极少病,一般都是小病,这一回竟是十分凶险的样子。

皇帝下旨叫太医署随行伺候,不得有一刻耽误。

太医令等人也不能疏忽。

皇后需要什么药材,要是宫中没有,就赶紧去各处采买。

二公主今年也到了概要选驸马的时候了,这会子哪里还有那些心思。只一门心思看着自己母后。

担心的不行。

皇后大病,自然不必去请安了,不过按理说是要侍疾的。

皇后却不许人侍疾。

自然有人巴不得侍疾,这是一大功劳。

可皇后不需要人来虚情假意。

所以只是将管理宫务的事都直接交代给了内事省。

她压根懒得给嫔妃。

反正内事省管也省心。眼巴巴的瞧着的谦淑妃气的不轻,可惜没法子。

皇后呢自己也知道自己,病的确实不轻,不过距离死还是远着呢。

第575章 临危

自己的病自己心里清楚,她多半还是因为朝国来的信。

信中第一件事说的是二公主大了,朝国皇帝有心叫她去朝国,当然说的是回去。

因为朝国大皇子也年纪到了,正好婚配。

大皇子,是朝国先皇后生的,当然这位皇后已经过世了。

这位大皇子就有机会做太子,当然了,事实上若干年后他也做不了。

做太子的是偱王家那位郡主二嫁朝国皇帝后生的皇子。

当然这些没人知道,朝国皇帝的意思是,二公主又有朝国血脉,又有大懿朝血脉,正是大皇子妃不二人选。

何况,又说嫁给自己舅舅家,自然也是疼宠备至的。

不过者不必说,皇后不同意。

齐怿修宠女儿也不是假的,自然也不会答应。除非皇后要求了。

二公主自己更是不愿意,虽然她母后是朝国公主不假,可她又没去过。

她从小大懿朝长大,是尊贵的嫡出公主,什么朝国大皇子妃。

她不稀罕。

日后做朝国皇后都不稀罕。

她就愿意找个驸马,住皇城里,时常见着父皇和母后,还有姐妹们。

信中第二件事,便是皇后的一位姐姐过世了。

朝国的另一位公主,也是当年皇后在朝国除了母妃外,最疼她的姐姐。

对于皇后来说,算是她最后惦记的一个亲人了。

可她姐姐也去了。

如今除了身份,她也没什么可惦记的了。

可毕竟是亲人离世,这些年,通信不便,她乍然听闻,难免伤心……

加上过年前后的疲惫,就这么病倒了。

二公主从外头进来,先暖了暖才来看她:“母后,您今日好些吗?”

“没事。”皇后被扶着坐起来。

“母后,大姐姐回宫了。”二公主伺候皇后坐好。

“嗯。”皇后没什么力气的应了一声:“她怎么了?”

“倒也没说什么,就是回来看看吧?派人来问询您了,我挡回去了,说您就不见了。”二公主道。

“嗯,那就好。”皇后应了她,笑了笑:“你倒是看可以去见一见。”

“是,大姐姐今日不回去了,我明日一早就去。”二公主道。

这头是娘俩说话,那头也是娘俩说话。

何昭仪降位之后没搬家,还住太平宫,皇后也没叫她搬去侧殿,不过她自己不敢住正殿了。

这会子大公主来,娘两个也有半年没见了。

大公主出阁两年多,始终还没有生育。

与驸马倒也算相敬如宾,但是就是没怀孕。

她自己挺着急的,驸马当然什么都没说,也不敢说。

“母妃如何了?”大公主心疼的问。

原因是何昭仪这些时候也病了,当然上头有皇后,她病不病的不算大事。

“能如何。满太医署的人都去凤藻宫了,我这里还能怎么样?”何昭仪抱怨。

“竟是没有太医来?那……那女儿去找找父皇吧。”大公主说着就要起身。

流苏忙道:“公主不要急,娘娘是抱怨,怎么会没有太医?”

“主子也是,这话说来,叫人听了,是抱怨皇后娘娘不叫太医给您看诊吗?您本不算大病。这么闹可不好。”

流苏跟着何昭仪一辈子了,从府里跟进宫,起起落落都跟着。

她说话是最有分量的。

何昭仪就不说话了。

大公主叹口气,也只能不说话了。

自己的母妃,是她刚才没注意,真是……

“府里如何了?”何昭仪也不尴尬,问道。

“都好,母妃不必担心。”

“哎,你这肚子还是没动静?”何昭仪也担心。

雪中回眸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