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我深入(65)

傅棠舟瞥她一眼,眼神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

顾新橙忽然意识到,拒绝投资方的午饭邀约,不合适。

万一人家是想趁着午饭时间聊点儿工作上的事呢?

顾新橙恍惚地跟着傅棠舟出了办公室,员工见了他,纷纷顿足,毕恭毕敬叫一声:“傅总。”

他们看顾新橙的眼光,并无异样,仿佛她只是一个最普通的被投资方。

这让顾新橙舒服多了,以前她从来不会和傅棠舟一起出现在这种场合——她害怕非议。

进电梯之后,顾新橙和他保持一人身的距离。

既不刻意亲近,也不刻意疏远。

傅棠舟西装笔挺,浑身上下有一种属于男人自信和潇洒。

顾新橙不禁在心里揣测,他会和每个创始团队的人吃午饭吗?还是说,因为她?

可她一直都猜不透他的想法,过去是,现在也是。

来到地下停车场之后,顾新橙远远就瞧见他那辆白色保时捷。

两人上车,她照例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这辆车的陈设和以前一模一样,和田玉挂坠,车载檀木香薰,一切都是她熟悉的感觉。

她扣上安全带,后背并不靠着软座。她的坐姿非常规矩,两条小腿并拢在一起,手搭在膝盖上。

车子发动之后,傅棠舟娴熟地转着方向盘,问她:“想吃点儿什么?”

这口吻不像冷冰冰的投资人,更像是她记忆中的那个他。

顾新橙说:“都可以。”

她对吃没有什么执着的追求。

傅棠舟没多问,将车窗半降,径直开出了地下车库。

深咖色穗子浅浅摇晃着,顾新橙的心情逐渐放松。

她偷偷斜了一眼傅棠舟,他目视前方,修长的手指把控着方向盘,专注于开车。

灰色安全带从肩膀横到腰腹,隐隐能从衬衫底下辨出胸肌的轮廓。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傅棠舟微微侧头,两人的视线在车中交汇,竟意外的暧昧。

顾新橙连忙扭过头,看向车窗外,脸上有些许燥热。

就在这时,顾新橙搁在包里的手机忽然响了。

她本以为是公司的人找她,谁知屏幕上是一个久违的来电显示——周教授。

看到这个名字的一瞬间,顾新橙愣住。

她今年五月结束交换回国,周教授在美国多待了两个月,后来又去欧洲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周教授忙起来,无暇顾她。顾新橙最近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也没空打扰周教授。

掐指一算,师生俩足足有四五个月未见面了。

周教授的电话,她不敢挂。

现在应该不是工作时间吧?

呼啦啦的风从半降的车窗里灌入,还有汽车鸣笛声,有点儿吵。

傅棠舟将车窗升了起来,这意思很明显,他在给她接电话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于是顾新橙接通了电话,“喂,周教授。”

周教授问:“小顾啊,最近忙什么呢?”

顾新橙含糊其辞道:“工作。”

“哦,最近在实习吧?”周教授理所当然地这样认为,“之前你在哈佛交换的时候,是不是给期刊投过稿?”

“嗯,是的。”

“我前阵子在英国,正好碰见审稿人,你的稿子应该能过。”周教授毫不吝惜他的赞美,“对于学生来说,能在这种期刊上发表论文很不容易。小顾啊,你做得不错。”

然而,时隔近半年再提起这件事,顾新橙恍如隔世。

“我看,你不如继续读个博士,以后留校做研究。”周教授提议,“我给你当博导,怎么样?”

顾新橙:“……”

放在以前,她会很高兴。可现在,她高兴不起来。

她一心扑在事业上,没有继续读博的打算。

“周教授,”顾新橙小声说,“我不打算读博了,我想直接工作。”

这是她第一次拒绝导师的好意。

周教授沉吟片刻,问:“你工作已经找好了?”

顾新橙说:“找好了。”

周教授又问:“哪家公司啊?”

顾新橙纠结了几秒,这才和盘托出:“我和同学创业了,做的是人工智能方向。”

那边是长久的沉默,显然,顾新橙去创业这件事出乎周教授的意料。

车窗外一辆辆车飞驰而过,顾新橙看着车外后视镜里自己的脸,心底不停地打着小鼓。

她之前向周教授保证会跟着他潜心钻研学术,现在却擅自做主跑去和同学创业——她并没有和周教授商量过这件事情。

所以,周教授得知这个消息,到底会是什么反应呢?

第47章

写在最前:上章大修过, 建议回头重看(尤其是中间往后)

---

车内异常寂静,顾新橙放在膝上的手指不禁攥紧了。

傅棠舟面无表情地开着车,不知有没有注意到她此时此刻的窘境。

“小顾啊, 作为导师,我得多和你说两句。”周教授的口气严肃起来, “创业这条路,我觉得行不通。这就像大海里捉鳖, 万分凶险, 每年死掉的创业公司数不胜数。你学的是金融,多少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就摆在你眼前。”

顾新橙何尝不知道呢?可她还是想搏一把。

“而且,创业需要人脉和资金, 以后还要接触很多社会上负面的东西, 你这样的女孩儿, 做不来。”周教授语重心长地说。

不是歧视女学生, 他只是含蓄地陈述事实。这个社会上有许多潜规则, 也有很多肮脏的事情,对于女性而言并不友好。

校园是一座相对纯洁的象牙塔,能阻隔许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我不是说,否定创业这件事。而是你的性格, 文文静静,做事仔细,更适合搞学术。”周教授循循善诱,“你读个博,将来留在A大, 户口、房子、孩子上学……这些问题全都能解决。创业要是失败了,就什么都没了,你说是不是?”

周教授为她选的这条路,甚至比去大公司上班更稳定。

在大学当老师,有寒暑假福利不说,社会地位也高——更何况是A大。

顾新橙掌心沁出一层薄汗,她说:“周教授,您说的我之前都考虑过。可我已经决定了,我在公司投了一百万……”

她就算想撤,也覆水难收了。更何况,公司现在步入正轨,蒸蒸日上,她不想离开。

周教授这下终于意识到,顾新橙去创业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做了万全准备——她的家庭并不算富裕,这一百万对她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百万进去,可以暂时占个股份,等到合适时机退出来,”周教授说,“大部分创业公司只能活到A轮B轮,你还指望做上市吗?”

周教授研究的就是公司管理这一块儿,他懂得更透彻。

创业远比顾新橙想象的更残酷,A股三千家上市公司,可国内有三千万家注册公司。

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闯出来的企业,万里挑一。

纵然上市了,也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每年都有上市公司退市,这条路可谓荆棘密布。

顾新橙听了这话,大概明白周教授的意思了。

他希望她只占股,不要过多插手公司的事务。她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业上,这是一条安全的向上通道。

“小顾,我能给你争取的资源都争取了,这一点你心里有数。”周教授提醒她。

说到这里,顾新橙脸上顿时火辣辣的,不论是当MBA助教、参加AI峰会还是去哈佛交换,这些机会有多么难得,不言而喻。

如果不是周教授对她青睐有加,她得不到这样的天赐良机。

“你很聪明,应该给自己留条后路。咱们学院很多教授都是公司股东,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周教授说,“我的建议你仔细考虑考虑。我不干涉你的决定,你想好了给我回复。”

不容顾新橙多说,周教授挂了电话,电话里只剩一阵急促的盲音。

她听得出来,周教授有点儿生她的气。

有句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周教授平日里对她有多照顾,她怎么会不懂?

顾新橙头皮一阵发麻,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似乎辜负了导师对她的期待。

她有点儿委屈,又觉得自己这是自作自受,一颗心脏渐渐沉了下去。

公司现在虽然规模不大,但好歹也有几个员工,也有业务在做。

顾新橙的压力很大,她既然占着这个职位,就得全心全意把公司做好,而不是半途而废——员工兴冲冲加入公司,老板先跑了,哪有这种道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