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迷踪(37)

作者:夜雨闻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程亦这会儿反倒是心态平和下来,谭沐这么高的本事照样被撂倒,自己一个普通人如何能跟修炼千年的魔头对抗,反正不论死活,他能陪在谭湘的身边就好。

击倒谭沐的那股黑雾本来已经消散,如今又重新聚集在一起,隐隐有再度发难的趋势。

“嗡嘛智味耶萨林哚!”,伴随着苯教八字真言的不断响起,黑雾再次消散,嘉措王子忽然发出“啊、啊”的叫声,似是在挣扎着什么,八字真言的声音越来越近,一个身穿暗红色袍子的藏族僧人缓步走进院中。

他大概五十上下的年纪,相貌庄严,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一手作定印,一手持黄金恰香,眉目低垂。

嘉措冷笑了一声,开始用藏语同那位大师说着什么,可是谭湘他们根本听不懂。

大师根本不予理会,只是继续颂念八字真言,但是他的声音却越来越高亢,谭湘竟有震耳欲聋的感觉,她强忍着才没有捂住耳朵,却见笼罩在村里上空的黑雾向那个大师涌去,最后竟将他团团围住,再也看不到身影。

魏西平紧紧捂住双耳躲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知道这位藏族大师肯定是位高人,看来是为收伏嘉措王子而来,就是不知道能否成功。

程亦紧紧握住了谭湘的手,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团黑雾,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这位大师身上。

随着一声断喝,挂在大师脖子上的那串念珠飞到了那团黑雾上面,发出点点红光,盘旋不停,片刻之间围在大师周身的黑雾被瞬间打散,念珠便自动地回挂在大师的颈项上。

伴随着嘉措王子的凄厉惨叫声,大师用手持的黄金恰香轻轻一招,本来在房间中的陶瓶破门而出,稳稳落在大师本来结印的那只手中。

大师闭目念诵着听不懂的经文,飘荡在空中的黑雾源源不断的飞入到陶瓶之中,黑夜的星空再度出现在村子上方。

这时大师才睁开了双目,走到谭沐面前蹲下身,将陶瓶和黄金恰香放在地上,双手悬浮在他身体三寸处,做了几个众人看不懂的手势,谭沐只觉一股暖流在体内四处流淌,五脏六腑重新归位,力量也在慢慢恢复。

他用手撑地意欲坐起来,坐在一边的谭湘赶忙扶了他一把,他捂着胸口诚挚地说道:“多谢您!”

“你们怎么样了?”一个声音响起,谭湘回头一看,原来是几日不见的白玛冲进了院子里。

“白玛,你怎么来了?”躲在一边的魏西平这时走了过来,主动上前跟白玛打招呼。

“魏哥,这事说来话长。”白玛挠挠头上的帽子,走到大师身边郑重介绍道:“这位是仁波切,专程过来帮助你们的。”

第36章

原来白玛一个人胆战心惊地开车离开拜惹布错,好歹一路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用了三天多的时间才回到了日土县,可是他一直内心不安,作为一名向导他先跑了,其他几个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就在他终日惶恐之际,舅舅说县城里最近来了一位苯教活佛,就是这位单增多吉。活佛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山洞中修行,白玛亲自拜访,请求活佛指点迷津,活佛却让他再等几天,直到今天傍晚,活佛突然来到他的家中,让他开车赶来松西村,没想到赶上修路堵车,直到半夜他们才到。

谭沐等人得知了原委,纷纷感激地向单增多吉施礼,并邀请他到他们住的房间休息。

谭湘悄悄的向程亦询问:“仁波切是什么称呼?”她是第一次来西藏,对这里的习俗并不十分了解。

“是对活佛的一种称呼。”程亦低声为她解释。

“这位大师是转世而来?”她只听说过在藏传佛教里,活佛圆寂后,会有转世灵童降世。

“不一定,有时候修为很高的尊者也会被称为仁波切。”程亦摇首,也猜不透这位大师的来历。

进屋之后,单增多吉将陶瓶等东西放好,自己盘腿坐在通铺上,几人围坐在他周边。

“仁波切,您怎么知道我们今晚会遇到麻烦?”魏西平今晚又在生死边缘徘徊一回,明显不如以往沉得住气。

单增多吉汉语水平一般,因此白玛坐在一边充当翻译。

“一个月前,我得到辛饶弥沃佛的启示,知道封印几千年的魔头有可能重现人间,因此按照先师的指示守在日土县城附近,直到白玛来寻我,才知道魔头果然冲破了封印,但是直到昨天傍晚,我才感应到他的所在,幸好来得及时。”他慢慢道出事情的原委。

“在三千八百多年前,这片雪域高原还是由古象雄王国统治,当时的古辛叫做达杰,这位古辛不仅承担祭拜神灵的责任,还协助国王处理日常政务,权利非常大。据说有一天晚上他观察天象,发现曾经被辛饶弥沃佛打败的一位魔头转世降生,这时国王的宠妃果然生下一名男婴,他为男婴沐浴祈福之时,男婴睁开了眼睛,绽放出异彩,他骤然明白这个孩子就是魔头转世。

“出于造福苍生的考虑,他立时将此事禀报国王,建议国王将小王子嘉措溺毙,可是国王宠爱妃子不肯答应。古辛无奈只能密切关注嘉措王子的成长,见他随着年龄的增大魔性愈来愈强,再加上其母是龙女一族,他得以修行外道法门,魔功大涨,古辛更加忧心,唯恐他将来祸国殃民。

“果然在嘉措王子二十岁那年,王宫中出现一件怪事,总有侍卫无故失踪,古辛暗中调查才发现,是嘉措将他们囚禁在密室之中,吸食他们的精气修习魔功。古辛忍无可忍,立马召集当时藏区法力最高的八位辛波,趁嘉措王子外出打猎之时将其制服,封印于上古流传下来的陶瓶之中。

“这个陶瓶本就是我苯教圣物,长期得到教众的供奉,据说有降魔的力量。封印了嘉措之后,为了防止有人盗取陶瓶行不轨之事,古辛拜托一位辛波将陶瓶丢弃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同时布下法阵防范外人侵入。那位辛波找寻了不少地方,最终选择了羌塘这片北方的空地,将其投入一片湖水中,并在水中布下无上法阵才离去。

“沧海桑田,象雄王国后来被吐蕃王国所灭,雍仲苯教也被藏传佛教所取代,虽然两个教派后来互相融合,各自吸收了不少对方的教义和仪轨,但苯教在政治上再也没有话语权。

“好在当年的古辛深谋远虑,将自己的鲜血封于一串念珠之上,并暗中传授秘术给一名资质绝佳的弟子,嘱咐其无论如何定要将念珠和秘术代代相传,如果嘉措王子再度显世于人间,就用秘术摧动念珠上的血咒将其再度封印。这名弟子不负师父所托,即使后来苯教被藏区的执政者大力打压,秘术和念珠也没有失传,而我正是这一代的传人。”

听单增多吉怎么一说,大家才真正清楚了陶瓶和嘉措王子的来历。难怪那个法阵如此厉害,能让人青春永存容颜不老,原来是修为高深的苯教大师所布。

“仁波切,我们是在湖水中的石头宫殿中发现陶瓶的,那里面有个石室还有很多珠宝,您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谭湘问出了在座每个人心中的疑问,他们最为好奇的就是在羌塘荒原湖泊的水下怎么会有那样的石殿,那么大型的建筑总不可能是嘉措王子自己修的吧。

“当年那位辛波只说将陶瓶投入到北方荒原上的一片湖泊中,并没有提到什么石头宫殿,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在不断变化中,沧海可以变为高山,繁华的城市也可变为空寂的荒原,那座宫殿或许存在了几万年,不过是刚好被你们碰到了。”单增多吉的回答颇富有哲理,而且寓意极深。

谭湘讪讪一笑,没有不再追问,看来水下石殿的来历只能成为未解之谜了。

青藏高原本来是古提斯海,后来因为板块挤压和造山运动,从而形成今天的海拔高度,不正是沧海桑田,变化不断。

“仁波切,我们到那里本来是受人之托,寻找一个失踪几十年的科考人员,据那人临死前讲述,他被队员们陷害,故意将他沉入水底,才惊醒了沉睡多年的嘉措王子,因为他不肯屈服供魔头提炼精血,遂被困于湖底法阵之中。我不明白的是,只因那位科考人员误入法阵,就解除了嘉措那个魔头的封印?”谭沐最想探究的是封印如何被打开,他这几日百思不得其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