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本都写完了,我手上在写的那个还只起了个头,就没拿来。”舒湘卿为人比较害羞,讲话的声音特别小,要不是席宝听力极佳,都不容易听清他红着脸说的这么一串话。
一边的戴冒笑嘻嘻地把手搭在舒湘卿肩膀上,促狭地对席宝说:“他今天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可不容易,这是他提前一天打了草稿的呢。”
“戴冒!”舒湘卿气急地阻止戴冒揭穿他。
可戴冒才不怕舒湘卿,继续说:“可惜他还是紧张得漏了话,我替他说吧,反正一路上听他嘴里不住嘀咕,我已经把他的讲话稿子给记住了。”
“他有个习惯,是开了一个新本子,翻开来先写长篇。写长篇的期间,如果有一些短故事想记录下来,就翻到最后,从后往前写。”
戴冒还真的把舒湘卿的事儿给记住了,他上前把舒湘卿的那本子翻给席宝看,“喏,你从前面翻起,就是他自己刚刚说的长篇;你把本子扣过来,从后往前翻,就是短篇。”
“我们去学校食堂里坐着吧,”席宝刚刚顺手翻了几页,觉得舒湘卿的有点看头,不过,他们几个人总不能就拦在校门口着谈话,得找个安静地儿。
下午三点多,食堂里定然是没什么人的。比起更安静的图书馆,下午空着的食堂,更适合他们一边看稿,一边说话。
四个人一起走去食堂,找了个桌子围坐在一起。这期间,钟以泽还记着席宝在故意冷着他,就难得情商高了一回,尽量没说话,免得让席宝更想远着他。
不过,席宝暂时顾不上钟以泽那边,她一落座,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厚本子,要快速扫一遍舒湘卿的。
两个本子,她随手先翻的,是工厂主题的那一本。
这会儿没空仔细看,席宝只能是一目十行地扫着,把大致剧情理出来,然后再随机地细读几章,看看细节、文笔如何。
大概看了半小时,席宝略有些疲惫的揉揉眼睛,然后带着笑意说:“比我想的要优秀!”
本以为,像舒湘卿那么害羞的人,写出来的,也会是那种委婉又含蓄的类型,没想到人家写的就是正统的爽文。
席宝先前听舒湘卿简单介绍他的时,就觉得那剧情很像是升级打脸流,现在随便看了看,还真的就是那样式的。
一个没什么学历的小工人,刚开始被所有人瞧不起,工友嫌弃他认字不够多,相亲对象嫌弃他没本事、没未来。可小工人并没有被打击得颓废,而是狠下决心,一边在工作厚脸皮去向所有前辈、同辈学习,一边又在空闲时间自学,先是识字,后是借到跟工厂有关专业的书籍来学习。
小工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一路从临时工,升到了正式工、小组长、组长、班长、车间主任、技术总工、厂长,在这上位过程中,他还一步步带着这个工厂,让陷入亏损状态的工厂再次焕发青春,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热销的产品。
那些曾瞧不起他的人,要么因为惹了事下场不好,要么被他的上进与成功打动,转而佩服、夸赞他。
总而言之,撇开这个正能量的工人主题之外,舒湘卿这本,就是一个合格的升级流爽文,主人公打脸啪啪的,看着心里就舒坦。
不过,比起林诗音那细腻的言情,舒湘卿这个苏爽,文笔上稍微差了些。
“我希望能在我们杂志上连载这本,给你的稿酬会是千字三元,你能接受吗?”
“能!”舒湘卿大声应道,然后发觉自己声音太大了,脸色变得通红。
席宝笑了笑,没调侃他,只是像对林诗音说的那样,叫舒湘卿回去后,重新用信纸撰抄一遍,抄的过程中自行查错字等问题,然后再正式投稿给杂志。
“我们都是刚进大学,刚开始许多事没稳定,我们就不好特意去外头办公。这头一个月,我们杂志社的主场就在平都大学里面,你们投稿可以是自己递给我,也可以是以寄信件方式寄到我们学校,然后门卫会通知我去领。”
“咱两个学校离得又不远,有什么好寄信的,”戴冒代替舒湘卿做了决定,“等他抄好一份后,我当个跑腿的,直接送来平大给你。”
“你们自己决定就好,不过投稿速度尽量快一点。舒湘卿这个都写完了,我们杂志只要每期连载——”席宝算了算,发现舒湘卿这长篇真不短,居然写了将近六十万,这年代可不常见,“舒湘卿这个长,尽量每期给投三万字左右的稿吧。”
席宝把对舒湘卿要求的字数提高了一点。
她自己的奇幻是每期一万五到两万字,袁小圆的翻译也是每期一万五到两万,林诗音的言情是每期两万左右,再加上舒湘卿这个三万字,一期杂志基本就够了。
而且,舒湘卿的,刚好是席宝先前想征稿的工农兵主题,主题正能量、内容又苏爽,简直完美!
在心里感叹着自己运气真好的同时,席宝又顺手翻看了本子后头的短篇,觉得舒湘卿写短篇不够味,就没提叫他投短篇稿子了。
“以泽还给我联系了两个喜欢写短篇故事的、一个写小诗的,他们三的总字数凑凑,怎么也会有五千字朝上。我自己再搜罗一些材料,不拘是笑谈趣闻还是生活小发明什么的……”席宝露出轻快的表情,“我觉得,咱们杂志的第一期,内容已经定够了。”
杂志的封面,是席宝跟花楠楠确定过了的。
接下来,就是坐等各位作者把正式稿子投过来,一边让两个编辑(林雨晴、叶静)审核,一边让负责美术的花楠楠、以及钟以泽拉来的另一个擅长画画的男生,给这些配一些插图。
等这些材料齐活了,席宝跟编辑、美术一起,给整个杂志做好排版,定了样本,然后就能去刊印、宣发啦!
第199章
或许真是席宝的无敌好运加成, 她在确定前几期的文稿都够用后,申请的杂志刊号很快就下来了,几个联系好的作者,也先后将撰抄工整的文稿递到了她手里。
两个编辑就跟席宝住同一宿舍,席宝看着她们俩花了两天时间, 仔仔细细地把所有稿件审核一遍, 改了作者自己没发现的错字等失误,也修改了一些容易产生歧义、误会的词句。
编辑初审完成后, 转交给席宝,再进行一次终审。
席宝自己精神力很高, 即使审核时关注到了每个词句, 可她一个人终审的时间,比两个人初审的时间还要短——这也有两个编辑初次上任, 没啥经验、行事又特别慎重的原因。
“这样就可以了,我们开始排版吧, 刚开始没经验,我们试试能不能在十天内弄出样刊来。”
席宝把修改好的合格稿件摆在大家面前, “因为海梦的《海市人家》才刚刚起头, 没法保证每个月都稳定供稿, 所以[浮世绘]这一板块, 先用汪海洋的短篇填充——刚好其他板块的字数够多, 汪海洋交了四个短篇,每篇都在一万字左右,够用了。”
之前规划的时候, 席宝是想着,若是海梦的日常型还不错,就归于[浮世绘]板块;另外袁小圆的翻译属于[异国志];林诗音的言情属于[少女心];席宝自己的奇幻属于[奇想录];原本打算找人约稿的[精英谭],也恰巧被舒湘卿那工人题材的既正能量、又够爽的填上缺了。
只是,做规划时,席宝一时没想起来,要做杂志,必须得保证供稿稳定。海梦提出她想写那会,手上其实一点准备工作都没有,提出来之后才开始按照席宝的指导,严格地在写人设、大纲等,即使日常型不需要太细节的大纲,海梦也花了两周,才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
等席宝收齐其他人的稿件时,海梦才着手写她那《海市人家》的开头呢。
“我也没想到你们能这么快就筹备好一切了,”海梦有点不好意思,“幸好钟以泽给你联系了那几个还不错的男生,能给你提供上稿子,把浮世绘的空缺顶上,不然……”
席宝定杂志几大板块时,提出浮世绘这一板块,就是因为海梦说了她要写海市普通人家的日常。结果海梦没法在短期内供上稿子,要不是男生那边刚好有差不多类型的短篇,这浮世绘说不好要开空窗,直接被剔除掉。
“没事,你别因为我这边的进度着急,写是个精细活儿,海梦你慢慢来。”席宝拍拍海梦的肩膀,“我也看了你这个开头,感觉可以的。你不是想以轻搞笑为主吗?保持住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一定会是篇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