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凰(175)

作者:流凰千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燕燎这才舒了口气,跟着院外的侍卫往外走,慢慢融进了草木夜色。

完全看不见人影了,吴亥才歪了歪头,心说这明明是动了心,怎么就这么害羞嘴硬呢……

作者有话要说:咸安城:你们不要过来啊!!!

第114章 灵犀暗投

不多时, 手下人处理吴泓晟残破的尸体,吴亥拿着国玺回到地牢暗藏的雅室。

雅室里有人等候在其间,正是林七。

见吴亥回来, 林七连忙让开行礼, 回禀说:“公子, 一切如您所料,各方都很顺利。”

吴亥漠然颔首。他把国玺放在桌上, 坐下提笔抽纸,洋洋洒洒写了一封长信。

待信写罢,密封烙印, 吴亥连着国玺一起递给候在一侧的林七。

林七茫然接过姑苏国玺, 有些不明白吴亥的意思, 问说:“公子莫非是要把国玺交给旁人?交给…燕王吗?”

这可是国玺,国玺怎么能随意交给其他人?

林七虽然第一反应觉着是给燕王,可…公子应当才和燕王分开, 真要是给的话, 分离前亲手递交不是更好吗?

吴亥却摇了摇头,看着林七说:“不,姑苏国玺连同这封信,我要你亲自跑趟远路, 去递传给一个人。”

林七顿时更讶异了, 这得是什么人和什么事,能让公子把国玺都交出去了!?

林七觉得手里的国玺烫手极了,喃喃道:“公子…这可是国玺。”

吴亥眼皮都没掀一下, 淡淡说:“便是没有这方印玺,姑苏也会在我的掌控中。你带着这两样东西立刻出发,快马兼程,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一刻也不容耽误。”

能让公子说成这样,显然是要中之要,林七连忙应下,小心翼翼将国玺和信收起来。

这事交待好了,吴亥又问起林七另一事:“找人的事呢?有头绪了吗?”

话音落下,林七脸上不太好看,蹙眉回道:“还没有个准头…不过,线索已经摸到了陇川国境内。”

“陇川境内么…”吴亥想了想,寒声吩咐:“继续往下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把此人找到。”

林七听得心中一肃,连忙行礼:“属下明白!”

吴亥淡淡嗯了声,又交待了几句其他,便让林七退下出发送信去了。

这几年间,吴泓晟早就一步步走进了吴亥布置的死局。吴泓晟暴戾专横,吴亥却自始至终是众人眼中的忠臣功臣,此番战事吃紧,为谏言更替城防,甚至被吴泓晟下狱问罚。

因此,比起彻底控住住姑苏大势,送信和找人这两桩事反而是吴亥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林七走后,雅室只剩吴亥一人。摩挲手上蕴凉的白玉扳指,吴亥提笔,白纸黑墨撰下五字——“灵犀暗相投”。

他终于算是快要下完了这盘填天下棋。

无论是恨还是爱,从吴亥开始摆弄这盘棋时,燕燎就一直占据着这盘棋中最重要的位置。

如果没有燕燎的战事才能,吴亥便是再能谋算,这天下乱世也难以短时间内终结。

吴亥眸色沉黝深邃,他暂时还无从得知上辈子的事,可这辈子是他和

燕燎的,他绝不会伤害燕燎一丝一分。

不仅如此,吴亥还要让天下皆知,燕王明并日月,才不是什么谋逆反王。

他要让他的凤留站在最高最好的地方,要他万丈光芒,要他万人景仰。

他要从“灵犀暗投”转为“弃暗投明”,他要和凤留并肩而立,要站在离凤留最近的地方,做他的不臣之臣。

——

燕军兵临平苍城,百年密不透风的城防在燕军面前仿佛就是个笑话,平苍城一战不过一夜,燕军大灭吴军,甚至连下驾亲征的姑苏王都殒没在燕王刀下。

吴军人心惶惶,将臣们尚且来不及悲痛,连忙从平苍地牢中营救出良王,由良王主事,率兵弃城奔逃,去往下一道防线,古坡城。

然而四城之首被破,姑苏王一死,再骁勇的将帅面对燕王铁骑,心中都只剩苍凉悲慌。

人心乱,势不足,朝中将臣似聚实散,人人自危,乱成一盘散沙。

就在众人以为燕军铁骑会一举踏平四城,将尚未逃离的百姓一同砍杀、迎接大捷之时,燕军竟然在第三道防线、乌池城外停住动作了。

燕王下令,停战三日,给乌池城和塘窑城一个疏散百姓的机会!

这命令一下,何止是姑苏,九州皆震。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民间从哪里掀起一阵低低浪潮,大意是说,“这还打什么打?如此仁主,不如尽早投了吧!”

乱世太久,最疲乏最提心吊胆的都是无辜百姓,此一浪如石进水,在百姓中越呼越响,逐渐掀成一股巨浪,猛拍国境四方。

不知谁人开始例例合计起“漠北反王”的功过,这功过细数之下,竟然没人能找出几个“过”来。

燕军军律极严,这些年南征北战,扰民之事屈指可数。

且据民言,燕军中就算有扰民者,事后也必遭严惩。一来二去,有些地方,燕军所驻之处,竟然诡异地形成一派军民亲和之态。

民声越呼越响,更有人白日里站在城中街道,为燕王呼声,说这根本不是什么“反王”,是“明君”,是“仁主”,是“上天开眼”,是“帝骨天成”。

民心所向,空前绝后。

这一声声的,最后都传到燕燎本人耳里了。

燕燎听了嘴角直抽,心说这都是谁说道起来的啊…便是上辈子他也没被人吹捧神话成这样子啊……

再说这些传言也太夸大其词了吧,真快把自己说的跟个神仙似的了……

谁还不是个人了呢!

当燕军越打越勇,快要攻到塘窑城时,姑苏良王终于有所动作——姑苏和燕谈和了。

姑苏早就奄奄一息,在吴亥的手段下,言和一事很快谈妥,姑苏不再与燕为敌,燕也不再继续南攻逼近王都。

乌甲玄兵,马蹄卷草,黑底红字的燕旗在江南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后,收兵硒鼓,浩浩荡荡

奔离一马平川的平原,撤军了。

燕撤军的那天,姑苏王城内所有的权贵只差祭天庆祖,只有吴亥和燕燎知道,这不过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然庆祖是不可能让他们庆祖的,吴亥立刻称王上位,“温和”手段下兵不血刃,逐渐把姑苏收进手心。

——

即将撤兵回往豫州,在小苍山整兵之际,燕燎总算见到了齐熬。

齐熬大病初愈,气色衰弱不佳,但好在身体没有大碍了。

见到燕燎,齐熬心头焦急,连忙询问大安攻打冀州一事。

燕燎大破了姑苏,心情甚好,扬眉说道:“冀州有徐少清守着,虽说兵马不足,但守到本王回援豫州,也是来得及的。”

齐熬却有些不放心,拧着眉头细语道:“王上,冀州岌岌可危,冀州官民必然是夜不敢寐、食不下咽,守城主事之人需要有极强的韧性和忠心…王上,冀州一直是徐大人的辖地吧?徐大人他…”

燕燎明白齐熬在担心什么了,直接摆手打断他说:“徐少清这个人…本王了解他,他又是个聪明能干的,定然可以做的很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齐熬知道燕王向来如此。

且齐熬从未见到过徐少清,只是经常听徐少浊提起,所以他也不敢妄下定论,虽然担心,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燕燎见齐熬脸色苍白,眼底还有一片浓重青黑,也不知是多久没有好好睡过才搞成这副模样。

这些日子,除了冀州阵线,姑苏战事无往不利,齐熬若是操心战况才把自己弄错这可怜模样…应该说不通吧?

燕燎想了想,沉声说:“齐熬,人死不能复生,但还活着的人,可以连着死去的人那一份做好自己。你…将来无论怎样,千万不要萌生出轻生的念头,知道吗?”

想到上辈子齐熬那副决绝模样,八头驴都拉不回来的态度,燕燎其实还有些担心。

也不知道是不是什么风后传人大爱无私的缘故,齐熬这个人特别能憋,不声不响闷藏一堆情绪。

但燕燎同时又有些疑惑,正如他没想到谢司涉会愿意为了齐熬而死一样,他也没想过齐熬会因为谢司涉的死伤心欲绝成那副模样……

这难道不是私情吗?

面对燕燎的关怀,齐熬揖了一礼:“多谢王上关心。”

齐熬有些受惊,没想到燕燎会对他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