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福妇人在她脸蛋和鬓角上了一层香粉,然后拿出一根棉线在她面部拉扯,把脸上的汗毛和鬓角处多余的碎发给清理掉。
说实话是有些疼,但没那么夸张。兴许是全福妇人的手艺好,没一会儿就处理好了。
“太子妃本就生的貌美如花,这开完脸更是光彩夺目了。”全福妇人说着讨巧的话。
温环儿对着黄铜镜看了看,模模糊糊啥都没看着,她回头对绿叶道:“给赏。”
“是。”
绿叶掏出一锭不小的银子塞给全福妇人,后者连连道谢:“多谢太子妃娘娘,您和太子殿下一定会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温环儿笑了笑,听到祝福的话她当然高兴,只是听多了也快麻木了。
待人走后她悄悄问温舒儿:“真的好看了吗?”她有点怀疑。
“好看了。”温环儿认真地点头,随即笑着道:“不过三妹妹本就美貌无双,开脸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二姐姐惯会说好话。”温环儿眼珠子一转:“不过等到二姐姐成婚开脸,我就知道受这遭罪有用没用了。”
温舒儿有些不自在,嗔了她一句:“说什么呢你。”
“我说的是实话嘛!”温环儿有所耳闻,二伯母已经在为二姐姐相看了。若按照年纪自己先嫁并不合适,不过赵临的年纪等不得了。再说这是皇家的婚事,没人敢说什么。
其实若是从现实考虑,温环儿先嫁才是有利的。毕竟有一个身为太子妃的堂妹,温家其他孙辈的婚事都会容易很多。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好听,但现实又确实是如此,老夫人已经有不少“好姐妹”找上门了,连原主苏州的外祖家也来了信。
见温环儿眼神飘忽,温舒儿疑惑道:“三妹妹在想什么?”
温环儿笑着摇头:“没什么。”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个道理她懂。
吉时快到了,温环儿在绿叶的搀扶下去拜别家里长辈。
温家一众人站在堂屋里,甭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面上都是一团喜气。
老夫人眼睛酸酸的,她拉住孙女的手哽咽道:“你这孩子回来不到一年,如今就要嫁出去了。祖母也没有别的嘱咐你,只盼着你和太子殿下和和美美、顺顺当当的。”
红盖头下的温环儿垂下眼眸,她微微行了一礼:“孙女谨记祖母教诲,这就拜别祖母了。”
“好。”老夫人不舍地看着她,用帕子擦掉眼泪。
李妈妈笑着道:“老夫人这是做什么,太子府离咱们温家也不远,三小姐得空就能回来。”
老夫人点点头,这才安下心:“这倒也是。”
“吉时到。”
听到这声音,温环儿的心跳了跳,自己是真嫁给赵临了啊。她抿紧嘴唇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虽说已经把规矩默背了许多遍,依然害怕会出差错。
绿叶扶着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道:“待会儿是四少爷背小姐出去。”
“嗯。”
温景凌俯下身子,温环儿慢慢爬了上去。这个背并不单薄,原以为的瘦弱少年,不知不觉间已经长成了大人。
“四弟,谢谢你。”温环儿动容道。
温景凌垂下眸子轻笑:“我很高兴能送三姐姐出嫁。”过了今日他便要离开京都了,再回来都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接亲的队伍十分之长,几乎站满了一整条街。
赵临骑着高头大马在温府外,见人背着新娘出来了,他眼神一亮,嘴角微微勾起。
“压轿。”
温环儿被扶着进了轿子里,温景凌深深地看了赵临一眼,紧接着意味深长道:“太子殿下,我今日便把我三姐姐交给你了,望你往后好生待她。”他的声音慷锵有力,褪去了少年的散漫。
赵临一顿,倒没想到温景凌有这样的胆量。不过他很高兴温环儿有这样的亲人,于是郑重道:“四弟放心,即使你不说,我也会这么做。”
太子身份尊贵又得民心,再加上这场婚礼声势浩大,百姓都守在街道两边看热闹。
两人一来一往被四周的人听到了,一个个都在心里咂舌温三小姐在太子殿下心中的地位。原本以太子殿下的身份,根本就不必理会温家四少爷,谁知他却答应了下来。语气还是那样郑重,如同发誓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结婚了结婚了~
第五十六章
“起轿。”
这话刚一落地, 吹吹打打声骤然响起。赵临回头看了一眼花轿,一想到心心念念的人儿就在里面, 眼里满是克制不住的暖意。
温环儿坐在轿子里, 听着外头热闹的声音,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百姓们沿街站了一路, 探头探脑地去观望。孩童们见地上洒落了糖果, 个个惊喜地去捡拾,这时候一般人家可是吃不起糖的。被抱着的小姑娘抬头见树上挂满红丝带,不由乐的拍巴掌。
温家给了十足的陪嫁, 老夫人的意思很明确,不能让旁人看低了他们。数十里红妆看花了众人的眼, 个个都在交头接耳地赞叹。
为了让嫁妆完完整整地走完一圈, 迎亲队伍甚至特地绕了远路。
“落轿。”
听见这声音, 温环儿内心一颤,她知道这是到了太子府。外头更加热闹了, 不少人在向赵临贺喜, 估计都是宗室的人。
过了一会儿, 绿叶掀开轿帘小声道:“小姐当心些, 奴婢扶着您出来。”
“嗯。”她伸出手交给绿叶。
弯着身子出了花轿,温环儿明显感觉一道熟悉又炙热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她不由有些脸热,幸亏有红盖头遮着外人看不到。
绿叶把红绸递到温环儿手里,她内心微微一动,知道另一头便是将要共度一生的人了。
“小姐,跨火盆了。”
温环儿打起了精神, 赶紧把脚抬得高一些,烧了裙子可就不美了。
被周围的人簇拥着,跨过了不知几道门槛,她才终于到了拜堂的地方。此处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因为上首坐着皇帝赵庸。本来还应该有德妃,但是被赵临拒绝了。
温环儿突然有几分紧张,握着红绸的手不自觉用了力。赵临似有所感,余光关心地看了她一眼。
……
“送入洞房。”
听着最后一个字落地,温环儿心里大松一口气。这劳人又繁琐的程序终于走完了,幸好一辈子只成一次亲。
*
“小姐,太子殿下怕您饿着了,特地吩咐人送来一碗鸡丝面。”
温环儿早就饥肠辘辘了,不过她并不敢挪动,而是小心翼翼地询问道:“绿叶,这四周有人吗?”
屋子里听起来安安静静的,但温环儿还是担心被人看到她自己掀开盖头。都坚持了这么久,她可不能在这时候破了功。
“没人的小姐,奴婢让她们都退下了。”
这话刚一落地,温环儿一把拉下红盖头,甚至夸张地喘了口粗气:“闷死我了,快把面拿过来。”天知道她早就饿了,只能一直忍到现在。
这副样子让绿叶好笑,她赶紧端着面过来了,真心实意道:“太子殿下可真是心疼您,知道您许久未用膳,特地让人送来好克化的鸡丝面。”
温环儿心坎儿一暖,垂下含笑的眸子,普普通通的一碗面吃的她心里甜丝丝的。
前厅
赵庸装模作样地咳了咳,对这个不亲近的儿子道:“你如今总算是成家了,都说成家立业,父皇终于能放心把这江山托付给你了。”这话说的极为漂亮,不知道的还当他有多看中这个儿子。
赵临心里冷笑,面上波澜不惊道:“多谢父皇教诲,儿子谨记在心。”
“你皇祖母一直念着你,明日早些带着你的太子妃进宫。”
“是。”
赵庸最近身子不适,没待一会儿就摆驾回宫了,只余下一众宾客吃酒。赵临身份尊贵又性情冷漠,这会儿也没人敢灌他的酒。
赵和端起酒杯,一脸深意道:“恭喜皇兄,终于抱得美人归了。”
“多谢三弟关心了。”赵临神色淡淡,连敷衍都懒得。
赵和心里暗恨,嘴上不由道:“说起来选秀那日我还去过锦绣宫,偏偏不凑巧没见着皇嫂。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确实让你失望了。”赵临目光幽深,压低是声音道:“原不知三弟还喜爱拉皮条这种勾当,果真是让孤长了见识。”
“皇兄这是什么意思?”赵和眼神狠厉,完全是被戳穿心事后的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