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庆幸,这些上朝的官员没有见过长大后的秦羽,所以不知“秦七”的长相与秦项之嫡女一模一样。
众人进殿不久后,狄闫也来了。
身为太子,狄闫自然站在文武百官的前列,距离皇上最近的地方。
秦羽则站在武官的中间,被一帮高大魁梧的武将包围着,瘦小的身体也被彻底挡住。
别人看不到她,她也看不到其他人。
可即便是这样,秦羽也能感觉到狄闫的视线穿透那些官员落在她身上,好一会才移开。
秦羽若无其事地昂着头,目光直直地看向前方的龙椅。
昨日都已经做了决定,她要当好这个三品侯爵。
所以此时,站在这里的,不是前世的太子妃、皇后,也不是今生秦侯府的嫡女,而是秦七。是能征战沙场的好男儿,秦七!
纵使如今只有封号,没有实权,她也要搏出一番天地来!
过了一会,皇上狄宏来了,脸色看上去很凝重。
还没等坐上龙椅,狄宏便开口问众臣,道:“众爱卿可有法子,解了樊城之围?”
昨夜樊城的守城官便差人来禀告,说是如今守在樊城外的难民已达千人,而粮仓已空,骚乱已起,若再不想办法安抚、驱散这些难民,恐怕他们会冲进樊城。
众臣都低着头,不敢抬,也不敢吭声,都看向户部尚书。
大家都清楚,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这些难民的生计。开仓赈灾只能解一时之困,却不能让这些难民长期安定。
这些难民大都来自永城。永城虽然地处高原,缺乏雨水,但那里早些年出过银矿,当地的百姓以帮官府采矿为生,又有官府扶持,也还能生活。
可常年采矿下来,山都挖空了,官府的人也早已搬离,当地百姓生活艰难。
又遇上今年旱情严峻,方圆百里滴雨未下,寸草不生,湖水、池塘,甚至有些河流都完全干涸了,百姓们迫于无奈才会放弃家园。
即便此时打开京城所有的粮仓,暂时解决了难民们的吃喝,也无法解决他们的定居之所。
户部尚书也是想不出好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回答道:“回皇上,为解樊城之困,我户部连同其他五部调来的官员都在全力以赴调动粮食。”
“那些难民,只要肚子吃饱了,自然就会离开。”
狄宏沉着脸,问:“现在可以送去樊城的粮食有多少?”
户部尚书犹豫了一下,道:“两千石。”
“两千石?”狄宏拧眉,“就算那些难民省着点吃喝,也不过能撑几天,如何能将他们安抚、打发!”
第306章 奇货可居
“皇上,”户部尚书赶紧说:“因为别的地方还要开仓赈灾,各部能调到的粮食只有这么多了。”
狄宏凝眉想了想,问:“京城的呢?都调了吗?”
户部尚书又支吾了一下,道:“调了一些……”
“调了一些是什么意思?”狄宏愠怒道,“朕不是早就说过吗?京城的粮仓全都要开!”
“微臣……”户部尚书的视线往左右亲王身上扫了扫,还是不敢言语,在狄宏面前跪了下去,低喊道,“微臣知罪,请皇上息怒……”
皇上确实下过旨,大开京城官府的粮仓,就连富绅的也要捐出些许。
可是,京城的许多粮仓,表面上还是朝廷的,实际上早就进了一些王爷和亲王的口袋。
如今闹灾的地方不少,这些皇亲国戚们自然要好好捂住自己口袋里的粮食,哪里会肯拿出来。
而且,他们平日里斗得死去活来,如今却极有默契,谁都不肯开仓。
他不过一个户部尚书,得罪一个,便是得罪了一群。就算熬过了这次赈灾,恐怕今后也活不了几日。
啪!
狄宏盛怒,当众甩下桌上的茶杯,砸个稀碎!
“皇上息怒!”
见状,众臣皆跪下。
看着在自己面前跪下的满朝官员,狄宏又怒又恨又无奈。
他当然知道户部尚书方才为何支支吾吾,知道京城粮仓为何只开了一小半,知道眼前这些皇亲国戚、文武官员里,不乏贪官污吏,就像蛀虫一样啃食着焱国、焱国的百姓。
可是,他能如何,能将这些人全都杀了?
若真要这样,恐怕这里一半的人都脱不了干系。
朝廷众臣,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帝也曾为此苦恼过、斗争过,可到头来,不仅没能除掉恶瘤,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动乱。
此事非同小可,若无周全的、万无一失的计划,切不可轻举妄动。
今日之事,也是如此。
明知京城的粮仓被某些人私自霸占着,狄宏也不能当众发作。
眼下先解决救灾粮食之事,至于那些粮仓,狄宏打算从长计议,但决不能再纵容。
眯了眯眸,狄宏渐渐放缓了神色,重新坐回了龙椅。
“既然众爱卿都没办法,那就每人上交一百石粮食到户部吧。朝廷的俸禄是从赋税中得来,众爱卿也拿了朝廷这些年的俸禄,如今筹措不到粮食,也该让你们回报一下焱国的百姓了。”
狄宏知道此法有失公正,是下下策。一百石粮食,对哪些亲王来说不足挂齿。可那些为官清正廉洁之人,却甚为头疼。
可为了能筹到足够的粮食,安抚好难民,狄宏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果然,狄宏此话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那些私占粮仓的亲王们,原本是为自己囤的粮食。如今皇上要求每人上交一百石粮食,自然会有人拿不出。
拿不出,就得问罪,就得想办法买。
现在京城的粮食本就不多了,顶多是些散户。
奇货可居。皇上此令一下,京城里的粮食岂不是可以卖出真金白银的价!
第307章 冒死出风头
“请皇上三思。”站在前列的翁宰相,听皇上下此令,微蹙眉心,说道,“不要便宜了那些私占粮仓之人。”
不用想也知道,此令一下,不出今日,京城内的粮食价格必定会翻上几番。别说那些清正廉洁、家中并无这多余量的官员,就是京城的百姓,也会受此牵连。
狄宏正在气头上,又无人能解忧,此时面对翁宰相,也还是冷着脸,问:“翁宰相可有更好的办法?”
一向耿直的翁华,此时也犹豫得皱紧了眉,额头上的皱纹也更深了,可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翁华何尝不想挖掉朝廷里的这些毒瘤,除掉这些贪官污吏。可有先帝的前车之鉴,翁华也知道,轻易对他们下手,又无应对之策,会使事态更糟糕,朝纲亦乱。
一旁的狄闫也在蹙眉。
当初离开京城前往洙城时,灾情还并未如此严重,也未听闻有难民往京城的方向来。
他昨日才回京,还未去樊城查看民情,只知道各部正在筹措粮食,却不知竟如此艰难。
“皇上……”
正想着,狄闫的听觉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回头去看,果然是秦羽。
她此时正看着父皇那边,还打算从一众官员里走出来,好像有话要对父皇说。
直觉告诉狄闫,秦羽定是要开口反对父皇的决定。
愚蠢!父皇可不是他,容不得她在面前放肆,挑衅他的威严!
她没看到吗,就连翁宰相都选择了缄默,她为何还要冒死出风头!
秦羽以为他真想让她当个为国、为民解忧的侯爵吗!
幸而秦羽身材瘦小,被一堆武将挡着,刚才那一声也没传到父皇耳边去,只被几个武将听到了。
凤眸眯紧,不等秦羽走到父皇的视线里,狄闫先一步开口,道:“儿臣遵旨!儿臣再加两百石粮食,定准时送去户部。”
户部尚书眨眨眼,惊愕地看着太子狄闫。
知道出现旱情急需赈灾,太子殿下人还没回京,就令人将他个人名下安置在京城的粮仓打开了,所有粮食也都送到了户部,只保留了供太子府上下半年的口粮。
户部尚书亲自去了一趟太子的粮仓,太子殿下还有没有余粮,他最是清楚。
可如今太子殿下说要送三百石粮食到户部,难道太子也打算从那些亲王们手里买粮食?那恐怕到太子手里的粮食,会贵比黄金啊。
而且,太子殿下都当众应允了,其他官员岂有不从之理。
太子殿下以往都挺明白的,明的暗的,也总给那些亲王们使绊子,怎么今儿个倒辨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