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面上也带着喜色,满脸笑容,吩咐户部尚书清点之后收入国库。
陶玥却暗自撇嘴,皇上只看到此时的金银,但实际上,西丽国入侵给百姓带来的损失无法计量,再加上出兵攻打西丽国的军备支出,就不是这十几箱珠宝能够弥补的。
接着,使者拍拍手,几个长相很有异域风情的美人上来,画着浓艳的妆容,穿着大胆,是大夏朝女子不会尝试的纱衣,不过显得飘逸轻柔,美丽动人,格外惹眼。
宴会上不少男人都看地目不转睛,处在最上位的皇上也难以移开目光。
他视线一直跟随着最中央的红衣女子,所有人中,她的容貌最为出众,笑容也最明艳动人,不同于大夏朝女孩或循规蹈矩,或温柔大方,或小家碧玉,这个女子美的很有攻击力,很张扬。
一场热情的舞蹈结束,几位美人上前,以红衣女子为首,给皇上行礼。
使者也适时地上来道:“这几位美人都是我们西丽国最美的明珠,献给大夏朝,以此来表示我们的诚意,还请圣上笑纳。”
他话说的好听,皇上却已经听不到了,美人大胆地抬眸与他对视,几乎已经让他忘却了周围人的存在。
身边皇后小声叫了几声“皇上”,他回过神来,才回应了使者,表示收下了最中间的美人,其他的赐给了几个王爷。
这时,他难得想到了荣王,要他选一个喜欢的,荣王面无表情:“多谢父皇美意,儿臣不喜欢西丽国的女人。”
皇上得了合意的美人,也懒得和他计较。
几个美人像是货物一般,被分配好之后,就先下去了。
看皇上收下美人,使者走上前,恭敬道:“西丽国愿以此为献礼,表示臣服,以后也会定期朝贡,希望我们两国之间能停止这场战争,和平相处。”
“好!今天就是我们两国建立友好关系的一天!”
几个大臣纷纷站出来劝谏,“皇上,此时战场上局势对大夏朝有利,不宜答应西丽国的归顺要求,而是应该乘胜追击。”
然而皇上心情正激动,对西丽国献上的物品和美人极为满意,对臣子的进言完全不听:“不用再说了,朕意已决。”
接受西丽国的归顺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不如继续攻击,不过皇上态度坚决,臣子见状,只能罢休。
接下来还安排了盛大的表演,各位王爷、大臣和西丽国使臣等也会给皇上敬酒。
老大梁郡王亲自拿着酒壶,上前给皇上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叹道:“儿子对父皇极为敬佩,但儿子蠢笨,愧对父皇对儿子的期待,这一杯酒,儿子敬父皇。”
说完,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皇帝听了他的这一番话,心中也是感慨。
一开始他对这个大儿子的出生感到无比欣喜,也满怀期待,但这个儿子慢慢地在他几个弟弟的衬托下,显得越来越平庸,他对这个儿子也渐渐忽视。
闻言,他温声安慰鼓励他几句,看着老大感动地眼含热泪,笑着下了这杯酒。
其他儿子见状,也纷纷敬酒,皇帝也来者不拒,几个儿子的面子,皇上还是愿意给的。
正其乐融融的时候,皇上突然捂住胸口,吐出一口黑色的血。
周围人一下子都慌了,皇后大声喊着:“快传太医!”宴会上的其他人都不敢说话。
结果,没等太医过来,皇上的身体已经不动弹了,皇后小心翼翼地将手指放在皇上鼻下,几秒后,她面色陡然失去血色,苍白的脸上都是惶恐,差点跌坐在地上。
她张张嘴,却没发出声,此时太医姗姗来迟,上前诊脉之后,慌忙跪下,对着皇后道:“娘娘节哀。”
这时,宴会上的人也都明白了什么,战战兢兢地不敢动弹。
而只有梁郡王一人站了出来,面露悲痛道:“父皇驾崩了!”
有几个拥立他的大臣,也站出来,支持他道:“皇上没有定下太子人选,此时立储当立长,还请梁郡王继承大统。”
其他派系的大臣正要站出来反对,此时禁军侍卫统领带兵前来,派人将宴会包围起来,直奔梁郡王身前,跪下行礼:“拜见梁郡王。”
这时,其他人都懂了,这件事是梁郡王一手策划的。
皇上没了,禁军统领是梁郡王的人,地位低微的臣子不敢说话,观望着局势,不知是否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其他王爷或者地位高的大臣是否会站出来。
气氛一时间紧绷到了极点。
第33章
场上安静着,陶玥此刻自然也努力地降低自身的存在感,免得被牵连。
接着,陶玥就见到林丞相站了出来,建议道:“皇上中毒身亡之后,目前宫中地位最高的就是皇后娘娘了,不知娘娘是否有什么看法或意见?”
闻言,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皇后身上。
皇后本还在为着皇上的离世而伤心,听到丞相的话,努力平静了心神。
她清了清嗓子道:“既然皇上已经驾崩,此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来继承皇位?皇上生前并未定下太子,本宫身下也没有嫡子。本宫建议,若哪位皇子能将谋害皇上的凶手抓获,就由他成为下一任帝王。”说着,她还轻瞥了一眼梁郡王。
陶玥来到这个世界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宫中发生的事情,也有了一些了解。皇后年轻的时候也曾生下一个皇子,还为此伤了身体,从此不能再生育。
而那个皇子也体弱多病,没活过两岁。
她位居中宫,却不争不抢,处事还算公正,为人也温和,身下无子,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没有威胁,也因此她能在皇后位子上平安坐了十几年。
现在看来,她对皇上还是有感情的。
皇后说完之后,除了梁郡王之外的王爷,不少都蠢蠢欲动。
以往皇上偏爱安王,在几个皇子中,安王和荣王也最为出色,他们都被比进了尘埃里。
现在皇后的话,给他们一个希望,在场的人都知道,最可疑的就是梁郡王了,他刚刚亲自给皇上倒了一杯酒,其他皇上吃的喝的东西,都是首领太监亲自布置的。
最莽撞的老二站了出来,大大咧咧道:“大哥,是你害死了父皇吧?身为人子,弑父;身为人臣,弑君,是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居然还想着称帝?”
梁郡王面上毫无心虚之色,反而做出一脸悲愤,道:“二弟莫要诬陷我,我从未有害父皇之心。我和父皇一同喝了我倒的酒,为何我却没事?父皇的意外离世,和我无关,一定是吃了被下了毒的食物。”
老二被他的颠倒黑白激怒,却因脑子不太聪明,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于是仗着自身的武艺,抽出他附近一个侍卫的佩刀,就要往梁郡王前向他砍去。
禁军统领见状,带着几个侍卫同老二拼杀起来,老二的随从也上去帮忙。
但终究寡不敌众,而且禁军的战斗经历更加丰富,过了几招之后就将老二制服,没想到的是,禁军首领毫不犹豫地斩下了老二的脑袋。
见到此状,在场的人都被震惊了,周围却静悄悄的,没人敢在这时为死去的二皇子说话。
梁郡王神色悲伤,在场的人却都不敢小看他。皇后说的话也有道理,但此时大家的小命都被梁郡王拿捏着,无人敢再站出来对他表示不满。
“看来,其他兄弟对害死父皇的凶手没什么头绪,那我这个做哥哥的就只能主动站出来,揽下这个歌责任了,等本文继位之后,一定让凶手为父皇陪葬。”
梁郡王说完这句话之后,支持他的几个人率先下跪,喊道:“吾皇万岁万万岁。”周围不少人见状,也跟乌压压跪下来一片。
陶玥见形势不太妙,看向荣王。
结果发现他一脸轻松,毫无畏惧和臣服之色,陶玥顿时放下心来。以她对荣王的了解,他不是那种莫名自信的人,一定是早有准备。
虽然现在看起来形势已经倒向梁郡王那边,但不到最后,结果如何还不好说。
陶玥思考着,感觉到自己的衣袖被人轻轻拉扯了一下,转头看到陶母目光里的询问,她很轻地摇了摇头,小声道:“等。”
陶母见状,心下也安定了不少,定远侯出征在外,儿子还小,女儿就是她们的主心骨,女儿有主意,她们只要按照她说的来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