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198)

黎府尹自然不敢道辛苦,连称是自己分内之事。

莫安北道:“也不急着审,等咱们剥下他们的假皮,搞清楚是哪路神仙,在来跟他们做法不迟。”

黎府尹答应道:“我省得的,一定严加看管,不会让他们做出节外生枝之事。”

秦尚书笑道:“黎大人做事一向妥善,我自是放心。”

说着,又看向贺林轩。

贺林轩主动道:“之后的事,户部不便插手,我这就回去了。”

莫安北好笑地捶了捶他的肩膀,“得得得,知道你着急回去陪你夫郎,我们懒得留你。”

贺林轩对他们一笑,便就告辞。

走开两步,才想起来对莫安北和秦尚书道:“秦阿叔,清之兄长,勉之行动不便,过年就不登门了,在这里代夫郎给二位拜个年,也给秦阿爷带声好啊。”

莫安北二人哭笑不得,“行,我们收下了,快走吧。”

拜年也不看看地方,身后可是京兆大牢呢。

贺林轩笑着走人,剩下几人和黎府尹合计过后,便也离开了。

这一来一回,也耗费了两个时辰。

夜已经深了,各家关起门守岁,只有敲着梆子的更夫会在这一晚不歇脚地走街串巷,提醒人们在这喜庆的节景里,小心爆竹,小心明火。

贺林轩回到家,先来迎候的不是守门的小厮,而是小黑。

贺林轩才下马,它就凑上来亲热,绕着贺林轩脚边,汪汪地叫着。

不一会儿,守门人便跟着老黑和二黑出来了。

“大人,您回来了!哎哟,这夜里风可杀人得紧,您可还好?侯爷和夫郎前边还遣人来问过呢。”

贺林轩弯腰揉了揉已经长到膝盖高的大狗,说道:“不打紧。夫郎还没睡吗?”

守门人一笑,就呵出好几口冷气,“一炷香前才派过人来,想来是没有就寝的。”

贺林轩点了点头,道:“回府吧,你也不用在门边坐着了,回门房那,吃些热食。”

守门人好一番感谢。

目送他离开了,守门人看着在身边一向驻守在的门户的老黑三口子,笑着招呼:“黑将军,咱们关门喽,回屋去吧。”

老黑绕着门走了两圈,这才领着两个体型上看已经比他还要健壮的狗崽儿,回它们的窝里了。

贺林轩让人给守岁的大人们带了话,自己去泡了会儿热水,驱走寒气,换了衣裳才过来。

“阿父……”

诺儿早就守着他来的方向了,见了他,张口正要喊,就打了一个呵欠。

贺林轩看了看李文斌,见他脸色红润,便大步上前来,把儿子捞进怀里,问他:“怎么不去睡?要阿父讲故事哄你啊?”

说着,在李文斌身边坐下来,摸了摸他的手,是热乎乎的,才放心。

诺儿哼了一声,“等天亮了,我就七岁了,都要缴纳头子钱了。作为顶门立户的男丁,当然要守岁啦。”

正在给贺林轩倒驱寒茶的李文斌听了,笑话他道:“话说的漂亮,还要你阿父抱着,不撒手呢?”

诺儿嘻嘻一笑,“阿爹也想抱啊?”

“……”

李文斌在李信扭开脸,和东方贺一脸茫然在自己和贺林轩之间来回看的时候,咳了一声,伸手捏捏诺儿的鼻子,“胡说八道,皮痒了?”

诺儿还想皮,贺林轩摸摸他的脸,“好啦,不许欺负你阿爹。”

诺儿摊手,“得嘞,咱们家只许阿爹放火,不许我点灯喽。”

李文斌忍着笑说:“你阿爹不放火,他只会没收你的压岁钱。”

诺儿:“……”

他转脸对贺林轩,一副“我就是这个家里的小可怜”的模样,委屈巴巴地喊了声:“阿父……”

几人都看得乐呵极了。

贺林轩哈哈笑起来,“贺子诺,你可是七岁了。要缴纳人头税,顶门立户的大孩子了。压岁钱而已,你阿爹不给,你就数几百两,甩给你阿爹,换你给他的压岁钱,岂不是很威风?很有男子气概?”

诺儿:“…………”

他的存钱罐里,也就三百两银子的私房,阿父这也太狠了。

他扭开头,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对李信和东方贺道:“阿兄,等守完岁,今晚我们一起睡啊。我给你们讲大侠骑马射大雕的故事~”

东方贺咧了咧嘴,李信憋着笑点头。

这两个都是厚道人,不像四个大人,早都笑开了。

笑过一场,李文武才开口问道:“林轩,你出去办的事,可办妥了?之前我和你阿嫂去清之兄长那送鱼和猪头肉,都没见着人,说他这一下午就没着过家。”

假银票的事涉及刑部,负责京畿治安的巡防军和京兆衙门,并非独独户部一部。

故而,事情没有盖棺定论之前,贺林轩没有和家里人说起,也更不会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用这种事让李文斌翻烦心了。

是以,李文武他们都隐约知道他有一番大动作,却是隔雾看花,不明就里。

此时也没有过问究竟,只是确认一下情况好不好罢了。

贺林轩道:“还差一点,大概过些时日就能有确切的消息了,阿兄不必担心。”

李文武闻言,也就不说了。

再略坐了一会儿,张河就招呼孩子们回去睡觉,也让贺林轩带着李文斌回屋去歇着,有他们接着守足够了。

贺林轩夫夫没推辞。

“阿爹,我送你呀。”

诺儿乐颠颠地跟上来,身后李信和东方贺见状也跟过来。

把两个大人送回屋,他还试了试被汤婆子捂热的被窝,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贺林轩看着手牵手走远的孩子,回头对李文斌微微一笑。

“勉之,又过一年了。”

一转眼,他来到这个世界也快四年了啊……

第160章

初三这天, 林琼等人登门拜年。

他来的不巧, 李文武夫夫带着孩子们去薄府拜年,府里只剩下贺林轩因为不放心夫郎, 留守在家。

一众东肃州的新晋进士, 或留京未返的举人来拜年的时候,他正在厨房里, 端着盘豆腐和李文斌讨论, 是做麻婆豆腐好呢, 还是皮蛋豆腐更佳。

李文斌今天起的晚, 巳时才醒来,这会儿也才捧着一碗甜豆腐花, 一边吃一边看他在灶台前忙活。

今天贺爷兴致高, 一大早就起来磨豆腐了,早饭喝的豆浆吃的豆花,中午的豆腐,都是他这一早的杰作。

李文斌认真地想了想, 说:“吃辣口吧, 醒醒舌头。”

贺林轩看他睡意未散的眼眸,笑起来道:“好,红红火火的正应景。”

王山来禀报的时候, 豆腐才刚下油锅, 哧地一声,让刚踏进来的王山惊了一下。

待看到贺林轩站在灶前忙活,李文斌坐在小凳子上, 一边看着火,一边吃豆花,他已经不算年轻的脸上笑成一团,说:“哎哟,大人才忙上呢,小人这可来的不是时候。”

贺林轩拿着锅铲,给豆腐划井字且成小方块,头也不回地问:“什么事,谁来了?”

李文斌也转头,看着王山。

王山一脸过年的兴头,喜气洋洋的,说道:“是州里出的后生,林琼大人,娄不昧大人这些年轻人。”

贺林轩哦了一声,想起年前这些后生确实联名往家里送过帖子的。

“不是先往何大人家去的吗,这么早就过来了?远丰兄没留他们喝酒?”

王山忙说:“小的也奇怪呢。问了才知道,何大人家的小公子有些发热,还有拉肚子的症候,忙着请大夫,不便待客,匆匆说了几句话便就罢了。原来何家小三爷也要来府上的,让林大人帮忙告了声罪,说是今天就不过来了。”

李文斌清醒过来,追问道:“谨一病了?王叔,你叫人去问过没有?”

王山道:“还未曾。夫郎,小的正要同您还有大人请示这事呢,这年节下的,大夫也不好请,可是要周府医过去帮忙照看一下?”

李文斌点头,“如此甚好。”

顿了顿,又道:“请南叔一并过去看看吧,他对照看孩子很有的心得,为人也仔细,说不定能帮忙出出主意。”

王山连忙答应了,又问:“大人,那那些后生?”

贺林轩说:“先带他们去书楼那边打发打发时间,我陪夫郎吃过饭就来。哦,对了,别忘了代我向他们致歉。”

“小的省得。”

王山应声离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