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汉子嘻嘻哈哈的说,还是关心颜爻卿能拿出来多少粮食。
这干活要是饿着肚子,那是真的没有力气。
颜爻卿干脆道,“先安排活你们先干着,回头我就把粮食弄过来,到时候给你们看看就是了。反正我现在说啥都是虚的,咱们先把粮食弄来再说别的。”
“成!”这下子大家都放心了。
安排好活计,颜爻卿也没催促大家,而是去筹备粮食。
肯定不能把家里的粮食都拿出来,自家人还得嚼用呢,这就得收粮食。
颜爻卿找黄四郎商量,“每家每户先收五十斤,你看咋样?收来的粮食不一定非要吃完,咱们还要屯起来,往后作坊里都要管饭呢。这样慢慢的往后收粮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再往后咱们拿自己的银钱收粮食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颜爻卿的宏图中,作坊自然不止这一个,他是要遍地开花的,那么到时候收粮食自然也会跟着变化。
黄四郎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成。”
“那咱们俩去收,先收一天粮食用着,回头等作坊建好了再继续收。”颜爻卿赶忙道,“叫老二他们都来帮忙,粮食这个事儿我也不放心别人。”
“好。”黄四郎点头。
等颜爻卿回家一说要收粮食,拿出那么些白花花的银子,颜家一大家子人就都有些别扭了。
冉氏原本在屋里陪着颜文武,听到颜爻卿回来了就赶忙出来,梅姐儿跟在后面。
“咋不能用咱们自己家的粮食?那可都是银钱。实在不行用我娘家的粮食也行啊……”冉氏知道颜爻卿手里有银子,却没想到银子这么多,竟然敢开口一家买五十斤粮食。
“大嫂,粮食卖了往后吃啥?你现在吃的可都是细粮,这些细粮要是卖了,你吃啥?”颜爻卿斜着眼睛看冉氏。
冉氏卡壳,她就是看着颜爻卿手里头有银子眼红,别的根本没想。
“老五,大姐不是那个意思。她就是想着银子给旁人家里头不如给咱们自家人,多多少少都能挤出一些粮食卖钱,卖给谁不是卖的。”梅姐儿站在冉氏身后,一边冲着颜爻卿说话一边不动声色的看黄四郎。
这些日子黄四郎天天鼻青脸肿的,还沾了一脸的黑乎乎的药膏子,瞅着别提多可怜了,梅姐儿看着是心里特别着急。
她的记忆中黄四郎从来都是威风八面的,哪会有这么狼狈的时候。
这都怪颜爻卿,他也下得去狠手,竟是把黄四郎打的那么狠。等将来黄四郎的身份大白于天下,看颜爻卿如何谢罪,那可是龙颜!
“这回现在上坡村收点粮食,别的往后再说。”颜爻卿不接梅姐儿的招,还推了把黄四郎,叫他别躲在自己身后,看着跟个鹌鹑似的,一点都不像响当当的汉子。
黄四郎从颜爻卿身后冒出来,板着脸,也不看梅姐儿。
等着颜爻卿、颜文田、颜文车,还有黄四郎出门收粮食的时候,黄四郎就特地找了个机会跟颜爻卿说话,“我不想叫梅姐儿看到,总觉得她怪怪的。”
“总是端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架子,还在背后指手画脚的,行小人之事,可不是怪怪的吗。”颜爻卿见怪不怪,“她想看你就让她看就是了,还能少块肉?”
“别扭。”黄四郎皱着脸说。
颜爻卿就知道这应该是剧情的原因,毕竟原着剧情中黄四郎是跟梅姐儿关系不错,且走到一起的。现在黄四郎逐渐厌恶梅姐儿,但剧情应该还在,这就让黄四郎觉得别扭了。
可原来的剧情是作者定的,颜爻卿也改变不了啊。
他想了想道:“要不这样,回头我去琢磨琢磨,打击打击梅姐儿,叫她不敢看你就是了。”
“她咋了?”黄四郎问。
“哼,这些日子大嫂天天神神道道的,说的那些话哪句像是颜家的媳妇应该说的?以前大嫂可不会说那些话,还不都是听了梅姐儿的话,这才想法子坏咱们的事儿。”颜爻卿揉了揉鼻子说,“梅姐儿以为躲在后面我就不知道了,可大嫂的变化谁都能看得出来!”
“老大以前也不会多想那么多事,可这些日子不也折腾好机会?”
“老大是要面子,可也不会瞎折腾,这回非要从炕上爬起来,还不是大嫂在他耳边说了什么,叫他胡思乱想了。”
“这些事儿我就是懒得计较,否则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颜爻卿心里头门清,只不过他没有挑明罢了。
“我也这么觉得。”黄四郎早就琢磨过了,他想的也跟颜爻卿想的差不多,可那毕竟是颜家的事儿,他要是指手画脚的话,指不定会惹了颜爻卿厌烦,这才一直憋在心里头没开口。
两个人凑到一起说了会儿话,那边颜文田帮着收了不少粮食,颜爻卿就去拿银钱。
一袋一袋粮食实打实的堆成一座小山,就摆在大家干活的地方。
颜爻卿拍了拍粮食山说,“这些粮食,你们可劲儿吃就成,咋样?你们要是干活干得好,我回头就买一头猪来杀了,给大家吃杀猪菜如何?咱这做生意虽然要精打细算,可该敞亮的时候咱们绝对不含糊。”
猪确实值钱,可颜爻卿不想耽搁功夫,他得抓紧功夫把生意重新做起来呢。
干活的人一听,那可都干劲十足。
也有一些为颜爻卿着想的,就问:“老五,你弄个作坊花那么些银钱,还要买猪,不会赔本吧?”
其他人也都竖起耳朵听,想听听颜爻卿都赚了多少银钱。
“不赔本。”颜爻卿利落道,“我那菌菇酱用的是秘密的方子,山里头的菌菇子大家都知道吧?那玩意可好吃,熬成菌菇酱的味道更好,回头我给你们弄点尝尝,保准你们把舌头都咽下去。”
先前问话的汉子就道:“菌菇子好吃是好吃,可进山也采不到啊。”
“就是,山里的菌菇子实在是太少了。我就觉得老五你熬菌菇酱不行,那么点菌菇子才能熬出多少酱,能卖多少钱呢。”
“是啊,菌菇子我还是大前年采过一回,也就一小捧,这些年就再也没见过了。”
“那菌菇子神的很,有人能看到,有人一辈子都看不到。”
“听说菌菇子能成神,应当是真的。”
很多人对此都信以为真,并且信誓旦旦。
颜爻卿心里头也有点疑惑,他自个儿没采过多少菌菇子,不过每次叫黄四郎去山里采都能采许多回来,像是要多少就有多少的样子,叫舟哥进山采,采回来的就没有那么多。
这里面难道还有他不知道的学问?
颜爻卿就拿眼睛看黄四郎,结果黄四郎自个儿也迷茫呢。
“兴许是运气好不好的原因。”颜爻卿含糊道,又说,“反正管饱,回头烙的饼子,你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都给我可劲儿干活就是了。”
“好嘞。”
这话大家爱听,反正如果遇上那些扣扣搜搜的人家,管饭也只给粥水喝,根本填不饱肚子,干活肯定也不会给出多少力气,肯定是要拖拖拉拉的。
作者有话要说:天天赶更新要爆炸了……
第52章
人多力量大, 再加上颜爻卿大方, 收来的粮食就堆在旁边,说管饱就真的管饱。干活的人能吃饱饭,自然肯下力气。
眼瞅着地基打好,烧好的红砖刚放凉,泼了水就直接搬了来, 一层一层地垒上。
框架两天功夫搭起来,就剩下屋顶了。
颜爻卿要用好料子, 屋顶用的龙骨是专门花银钱买的沉年老木,单单是这一根龙骨就花了不老少钱,用的草专门用药草熏过,保证不会有虫子什么的,又专门买了青砖, 就等着上屋顶了。
不过这上屋顶跟建房还不太一样,有讲究。
村里头专门管这个事儿的老蔡叔专门找到颜爻卿和黄四郎解释这个事儿, “这几日日子都不太好, 我看还是要等两天,大后天午时日子最好,正好上屋顶。”
“成。”颜爻卿略微一想就同意了, 又问黄四郎, “你觉得咋样?”
“好。”黄四郎道,“这几日大家忙活的也都累了,正好歇一歇,的大后天一鼓作气把房梁上了。”
颜爻卿就笑眯眯的点头, “我去寻摸一头猪来,到时候咱们吃杀猪菜!”
“老五敞亮。那我可得跟他们说说,叫他们这两日好好歇歇,等着大后天一块儿把攒的力气都用出来。”老蔡叔跟颜爻卿说完,又赶忙去跟那些干活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