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番外(527)

李冒听到这里,拼尽力气上前去拉扯李长琰。

衙差看向徐清欢,徐清欢转身从屋子里走出来。

李长琰不会舍得杀了李大太太,当然不是因为夫妻之情,而是因为李大太太如果真的与高见松有私,李长琰就不会被当做简王党。

李长琰是个很会算计利益的人,青娥向李长琰告密,李长琰没有任何怀疑就要寻李大太太问个清楚,这样的举动就已经暴露了他的思量。

朝廷真的握有证据,李长琰的处境就岌岌可危,李大太太能让他从这桩案子中解脱。

徐清欢刚想到这里,就听到屋子里管事妈妈的叫喊声停了,紧接着徐青安从房顶上停了下来。

“妹妹,”徐青安道,“你怎么半路走了,没有看到最后。”

徐清欢没说话,徐青安接着道:“那李四真是厉害了,一棍子将李长琰打晕了过去。”

原来还没等到李长琰放手,李冒先忍不住了。

徐清欢问过去:“哥哥有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徐青安仔细地想了想:“下次父亲、母亲再有什么分歧,我也过去劝架,我一定会比李冒做得更好。”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忍不住发亮,李冒只会操棍子打人,他却有十八般武艺呢。

徐清欢不禁叹口气,哥哥的心思就不能正过来吗?

自己乐呵了半晌,徐青安才清了清嗓子:“那李大太太表面上看来就是个懦弱的女眷,身子不好,又没有什么主意似的,都要缩在李长琰身后,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人,妹妹是怎么看出来的。”

前世她就知道李大太太的厉害之处,只不过没有仔细去查,高见松虽然死了,却留下不少疑点。

尤其是李长琰夫妻出现在怀来卫,李煦突然拿着朝廷的文书出现。

她就觉得是该趁机好好查查李大太太。

也是因为在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又掌管过李家内宅,她就想起一件事,那就是李大太太身边的两个大丫鬟青竹和青娥。

前世她有一次去打理李家庄子,听到有人提及这两个丫头,青竹死的很惨,青娥嫁出去不久也重病没了,然后有个婆子提及青娥“死”后,她曾见过青娥,她心中虽然害怕,却因为好奇偷偷摸摸地跟在青娥身后,直到看见青娥进了一处人家,她向周围人去打听,得知那院子里住的是位石娘子,帮人浆洗衣服,做些杂事。

她只是随意听听这些,李大太太身边的管事妈妈却仿佛十分谨慎,她心中有些怀疑,也让人去寻那位石娘子的下落,但是没有任何结果。

前世她错过了许多线索,也被太多人和事蒙蔽,当时没有查出结果,说不定有人也得知了消息先动了手。

于是她让哥哥和齐德芳去寻那石娘子,但是结果与她猜测的不太一样,哥哥找到了石娘子,却没有见到石娘子这个人。

因为石娘子已经离开了住处,前来找他们。

这个石娘子自然就是青娥。

既然青娥找上门,她也不用去惊动青娥,看看青娥到底要做什么,至于请廖先生前来则是她早就安排好的。

徐清欢看向徐青安:“不止是李大太太,李大太太身边的人也不简单,李家那位管事妈妈很冷静,还有常常给李大太太诊脉的丁郎中,在那样的情形下还不肯说实话,如果我料想的没错,这郎中可能会承认是他一时贪财,故意诊错脉为李大太太遮掩。”

徐青安仔细思量:“一个郎中,应该就是拿了别人的钱财办事,犯不着为此进了大牢。”

这样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李大太太办事,不像是一时被收买的,徐清欢总觉得这丁郎中与李大太太有一种微妙的默契。

她只知道这丁郎中与李大太太渊源颇深,一直都在为李大太太看脉,不知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徐清欢看向徐青安:“哥哥去打听一下,这丁郎中第一次为李大太太看病是什么时候?”这个细节也许十分的重要,也许顺藤摸瓜,还能牵扯出一些秘密。

“大奶奶,”雷叔上前道,“大爷抓到人了。”

第六百八十章 前世特别篇 相对(上)

“皇帝要起驾去凤阳,北方的李煦虽然被拦在延庆卫,亲军也都在九门列阵,京中仍旧是人心惶惶,皇帝这样一走,恐怕北方会彻底乱起来。”

“凤阳离应天府很近,到时候皇帝让公子去北方抗敌,公子带兵一走,皇帝就能趁机坐拥东南。”

“皇帝想的好,这时候还在博弈,真是一石二鸟之计,让公子对付李煦,他安然地躲在后面。”

“公子,若不然我们反了吧!”

“是啊,在这样的关头,李煦已经谋反,我们也可以寻个借口,让东南兵马北上。”

宋成暄听着这些话没有作声。

薛沉使了眼色让众人退下,面临这么重要的抉择,还是让公子仔细想一想。

屋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宋成暄站在窗前默默地看着风中摇摆的花枝。

院子里十分的安静,天渐渐黑下来,终于侵吞了最后一线光明。

“军师留下吧!”

薛沉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宋成暄开口,他知道公子有心事,但那件事他已经劝说了几次都没用处。

公子自从魏王府遭难之后,经历了许多波折活下来,少时带人在海上谋生被人质疑,后来与还海盗交锋几次,传出了狠厉的名声才被人正视。

公子那么年轻就能如此,对待自己几近苛责,所以即便他发现公子对李夫人有些心思,也没有太多劝阻。

没想到公子越陷越深了,将人救回来送到别院里住下,还将身边的人手派过去听命于李夫人。

这李夫人也不是个寻常人,伤成那般模样,人也病入膏肓,却义无反顾的去北疆查案,他虽然不知李夫人要查些什么,但肯定事关将来的局势。

也许这是李夫人对自己的交待也是对公子的报答。

那个重病缠身,又被大火毁了容貌的女子,身体娇弱,仿佛一阵风就会吹倒,可她却又那么的坚定、执着,坐在那里让人觉得举足轻重。

李家为了争到先机,向李夫人动手,觉得牺牲一个弱女子无关痛痒,最终他们定然会后悔。

“李夫……”薛沉没有将话说完立即改口,现在李夫人对外称自己为余娘子,这也是公子乐于听到的,好像这样改了名字,她就与李煦无关了。

薛沉道:“余娘子还没有消息?”

之前公子说,余娘子发现了一些线索,很快就要从北边回来,可这一眨眼十几天过去了,余娘子还没有到。

宋成暄没有说话,永夜将灯端上来,昏黄的灯光没有将屋子照亮。

薛沉看了一眼永夜。

永夜摇了摇头。

确实没有消息,不知是半路遇到了危险,还是余娘子病得更重了,别院都已经收拾出来,那边的管事迟迟等不到人,就说了句:“会不会来不了了,之前那位娘子就已经病得很重,走上马车都气喘吁吁,这样长途跋涉,恐怕……”

话还没说完,他就让人将管事带下去严厉呵斥了一顿。

这样的话,不能让公子听到。

虽然他们都清楚,这别院早晚会空置。

总有一天,公子就会等不到人,与她见过最后一面再也不会见了。

这本就是没有期望的事。

任谁也无力回转。

当时公子布置那别苑的时候,军师如临大敌,生怕到时候被李煦和朝廷知晓,公子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件事一旦把握不好分寸,就会酿成大祸。

直到后来李夫人与公子在书房里说话……

两个人都十分平静,说话也是那么的恰如其分,李夫人没有请公子帮忙诛杀李长琰报仇,她心怀感激,要求却十分的简单,即便伤成那般模样,没有攀附任何人的心思。

军师松了一口气,可他知道公子定然很失望。

也许公子很了解李夫人,可在将李夫人送入别院的时候,定然想过为她遮风挡雨。

“赵统带人去找了,公子放心。”

永夜能安慰的也就是这样的话,而且余娘子身边还有张真人跟着,如果人没事,一定能够回来。

“知道了,”宋成暄道,“军师去歇着吧,有了决定我会去寻军师。”

薛沉离开之后,宋成暄走出屋子,向别院中走去。

走在青石板路上,一阵风吹来,花朵的香气萦绕在他鼻端。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