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二爷说完话再次起身向外走去,这次无论梁大太太怎么喊,梁二爷都不肯回头了。
今年对于梁家来说就是灾难。
年初时,大爷走商客死异乡,大老爷带着人出城之后再也没能回来,二爷一路找了出去,又是一整天不见人影。
梁大太太和梁大小姐相依在屋子里,天渐渐黑下来,梁大太太心中的希望也渐渐磨灭。
“大太太,”管事进门道,“外面有人送来消息,让我们商队明日启程去往大同,沿路走官道……还说……”
管事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二爷腿脚不麻利,让您不必等他。”
梁大太太手一颤,她知道这是绑了老爷的人来传的话,这些人无处不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说不定老二出去找人的时候也被他们抓了。
她早就知道这些人防不住的。
现在梁家只剩下女眷让她们怎么办。
“太太,”管事道,“会不会我们家里有他们的人,要不然我带人再去查一遍。”
“不用查了,”梁大太太颤声道,“吩咐下去明天……启程吧!”她不能拿老爷和儿子的性命去赌,而且就算查又有什么用,真的能找到那些人的眼线吗?
就算家里能防得住,外面的人呢?
也许按他们说的去做,真的会有一线生机。
管事已经明白了梁大太太的心思:“我这就去安排。”
管事刚刚走出门,就听门房来禀告:“蒋大爷来了,问我们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商贾之间都会有些来往,路上也好互相照顾,万一谁家商队出了事,至少有人帮忙报信回来。
梁大太太想到自家的情形,明天两个女眷带着商队去大同,这一路还不知道遇见什么事,能不能将老爷他们救回来,心中不禁一动吩咐管事:“将蒋大爷请进来吧!”就算打听打听消息也是好的。
从前蒋家不太引人注意,现在却不同了,蒋家的姻亲宋家出了一位都督,而且这位都督十分年轻将来必然前程无量,最重要的是宋都督前往常州卫所任职,南直隶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能够想到,蒋家以后会越发的兴旺。
梁大太太整理一下衣衫,支撑着从软塌上起身,坐在椅子上待客,梁大小姐则避去了屏风后。
蒋大爷走进屋子向梁大太太行礼:“世叔和二郎不在吗?”
梁大太太脸色微变,但不动声色地道:“他们有事脱不开身,明日我带着商队去大同。”
蒋大爷惊诧地看着梁大太太:“您……这……商路危险,您怎么方便,北边多不太平,可能会遇到乔装打扮的鞑靼人。”
“没关系,”梁大太太道,“我也曾与老爷一起走过商,眼下老大没了,家中人手不足只能如此。”
蒋大爷沉默片刻没有再劝说只是道:“我们明日也要去大同,大太太若是不嫌弃,不如一起同行,也算有个照应。”
梁大太太心中欢喜,想到那些人送来的口讯,只是说让他们明日启程,沿路走官道,没有他们不能与旁人同行。
蒋大爷这话就像是雪中送炭,梁大太太真的不想拒绝。
除此之外,蒋家是宋家的姻亲,这等于衙门里多了一条路,她们前途未卜,或许真的需要蒋大爷帮忙。
她就怕会无端牵连了蒋家。
梁大太太想到这里,心中一凉就要开口拒绝。
“就这样定下吧,”蒋大爷道,“大太太女眷走商必然有难处,涉及隐秘我就不问了,从前我们两家就相识,如今既然遇见哪有不相助的道理,这次我带的货物也不多,正好有空余人手,明日一早我就来帮忙。”
梁大太太心中一暖:“可这事……”
蒋大爷道:“蒋家有难处的时候,大太太再帮我也就是了,”然后起身向梁大太太行礼,“时间不早了,我就不叨扰了,大太太好做安排。”
梁大太太立即感谢。
蒋大爷起身时看了一眼屏风,屏风后的纤细人影让他心中一亮,这次还会另有收获。
送走了蒋大爷,梁大太太将管事叫来安排明日事宜。
整个小院子忙碌到深夜才渐渐安静。
梁大太太吹了灯,带着满腹心事躺在床上,刚准备合眼,就看到一条人影无声无息地站在了幔帐外。
梁大太太下意识就要喊叫。
“想要梁大老爷和梁二爷活命就不要出声。”那人影冷声吩咐。
梁大太太勉强点了点头,片刻功夫门被打开,又有一个人走进来。
随着那人渐渐靠近,梁大太太能辨认出那是个女子。
“母亲,”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来,“从明日开始,我就是您的女儿了,跟着您一起前往大同,这一路上还要我们母女互相照顾。”
……
宋家。
宋成暄看着空荡荡的大床,微微皱起眉头。
他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可今夜他却觉得屋子太过冷寂了些,就好像多年的习惯一下子被改变,让他感觉到十分不适。
第六百五十一章 谁都别想睡
“大爷,该歇着了。”
陈妈妈犹豫再三还是进门来,大奶奶不在家,这屋里屋外的气氛好像都变了,现在他知道为何宋家下人见到大爷都是一副紧张的神情。
大爷在家中板着一张脸,的确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陈妈妈也是老管事了,见过不少风风雨雨,男主子独自在家的情形她常常见到,老侯爷最多晴转多云,这种情况只要少说话都做事,大家都会平平安安度过。
侯爷看似晴天,但是心中已经细雨绵绵,好在有世子爷在,别人用不着头上顶锅,再不济还有兵部洪大人那个倒霉蛋可以被折腾。
现在的大爷……有些让她心中慌张,就像小时候家中闹洪水,村子里所有人都被无情地卷了进去。
早知道她不该来做管事,主子越来越难侍奉,一个比一个能出难题。
宋成暄走向浴房。
陈妈妈松了口气,应该可以了吧,接下来希望大爷沾枕头就能睡着,那她的差事也算办好了。
陈妈妈走出屋子,忐忑地等着屋子里传来声音。
脚步声来了,灯却没有熄。
陈妈妈吩咐银桂:“去喊张真人过来。”永夜跟着大奶奶走了,这院子里了解大爷的也就剩下张真人了。
宋成暄躺在床上,却忽然感觉到床铺硬得很,还不如衙门值房的木板床,库里应该有更暖更软的褥子。
如果清欢在应该能将那床褥子找出来。
他们刚刚成亲不几日,她就跑了出去,外面那么好玩,比与他在家中好许多吗?
宋成暄看向旁边的矮几,上面放着几本书,她想得倒是周全,不过他今晚不太想读书。
宋成暄终于起身,拿起架子上的长衫穿上,这几日在家养得精神太好,以至于辗转难眠。
既然这样不如做些事。
“将张真人喊过来。”宋成暄吩咐一声。
“大爷,”银桂上前道,“张真人方才让人来知会,他怕……”
说到这里,银桂就生气,张真人原话说的是:怕世子爷办不好事,他过去帮帮忙。
就算世子爷一无是处,侯爷能打,夫人能训斥,却轮不到张真人那个骗子说三道四。
银桂心中默默向张真人翻了个白眼,将中间这段话抹掉:“张真人去找那些粮食了。”
宋成暄皱起眉头,张真人愈发不像话,竟然事先没有禀告自己就出府去了。
宋成暄又看了一眼冷清的内室,清欢这是为了朝廷的事奔走,不止是简王的遗祸,也是户部和兵部监管不当,这么算来宗室和兵部尚书大人至少也该出出力。
这么冷的天,顺阳郡王、宁王和洪大人应该也睡不着觉吧!
宋成暄吩咐银桂:“让门房备马。”
银桂应了一声立即打发小厮去安排。
陈妈妈松口气,看来大爷准备出去折腾了。
送走宋成暄,陈妈妈困意来了:“好了,吩咐厨房、柴房的管事,院子里的杂役都歇了吧!”
这场雷雨绕道去别的村了。
……
简王谋反,皇室宗亲都受了不小的惊吓,宁王妃将整个王府里里外外都整理了一遍,忙得脚不沾地,结果真的找到了好几个简王的眼线,夫妻两个胆颤心惊地将一切处理好,这才安下心来。
家里算是干净了,却也弄得宁王素了好几个月,今晚总算得了功夫,宁王早就一头扎进了浴房,然后心情不错地走出来,准备好好与王妃谈谈心,谁知刚刚脱了衣服,就听到门口传来管事妈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