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番外(388)

皇帝皱起眉头。

冯顺快步走上前,压低声音在皇帝耳边禀告:“皇上,消息传出去了。”

宫中戒备森严,皇后执掌凤印管束整个后宫,冯顺也吩咐十二监,谁也不得在宫中随意走动,如有发现不轨者,立即严加处置,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消息不过片刻功夫就传了出去。

“好,”皇帝冷冷地道,“朕倒看看他们要怎么做。”

皇帝话音刚落,顺阳郡王就道:“皇上说的是张家吧?”

皇帝皱眉。

顺阳郡王道:“这也并非是秘密,得罪张家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嘉善长公主府出了事,大家还不是要看国舅爷要怎么安排。”

宁王仿佛也缓过一口气来:“既然皇上有猜疑,不如就让人去问问国舅。”

“问?”顺阳郡王笑道,“谁会承认?那天嘉善长公主府出事,国舅爷先朝臣一步站在朝堂上,满朝文武就都知晓,国舅爷做的事都是圣意,就因为这样,国舅做什么都不会有人质疑。

别说皇上让人去问,就算让人去查,也什么都查不出来。”

宁王被怼的灰头土脸:“难不成顺阳郡王可以担此大任。”

“我自然不行,”顺阳郡王道,“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行,这人不是京官,在京中与其他官员没有什么往来,而且他不怕得罪张家,最重要的是,皇上启用他,正是对他信任有加,他定然心存感激。”

皇帝道:“顺阳郡王说的事谁?”

顺阳郡王弯腰:“正是宋成暄。”宋成暄因为徐家的婚事,被皇上“养伤”在家,人人都以为这是得罪张家的下场,如果用宋成暄,正是说明了皇上的态度,自然会无往不利。

如果皇上下定决心对付张家,就会用宋成暄这把刀。

顺阳郡王和宁王都在等着皇帝的抉择。

皇帝眯起了眼睛,半晌吩咐冯顺:“去宋家,吩咐宋成暄查此事,若是国舅没有错,不准他构陷,否则朕就治他的罪。

国舅有错,他也不能包庇,不然朕也要治他的罪。”

冯顺应了一声。

皇帝看着顺阳郡王,目光又落在宁王身上:“今晚的事,你们也有重任在身,给朕盯住那些人,既然你们要做朕的眼、耳,就要将看到的,听到的如实禀告。”

顺阳郡王跪在地上行大礼:“臣肝脑涂地已报皇恩。”

宁王也跟着跪下行礼。

两个人走出大殿,宁王看着顺阳郡王,总觉得今天晚上他被顺阳郡王算计,终于出了宫门,宁王一把拉住顺阳郡王:“你不是说,大局已定,你我入宫只是顺着皇上的意思办事吗?你却又弄出这样的事是为了什么?”

顺阳郡王拽着宁王的手往自己领子上摸去:“宁王爷,我也没想到这样难办,我这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宁王只觉得触手湿黏好不恶心:“我看你是故意算计。”

“绝没有,”顺阳郡王凑过来道,“我也是为了大周社稷,我们保的是皇上,王爷怕什么?”

顺阳郡王这话说的有道理,不过宁王心中仍有担忧,这顺阳郡王祖传坑货,现在他与这人走在一起办事,有种前途未卜的感觉。

“这桩事我们定然立功,”顺阳郡王道,“皇上是下定决心要对付张家了,否则也不会答应用宋成暄。”

宁王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皇帝的态度,皇帝今日见他们,也是要在太后娘娘面前做出样子,皇帝是被逼无奈才会查张家。

这一点上来看,这一步没有走错,不至于落得一个不好的结果。

“宁王爷,顺阳郡王爷。”

一个人影从旁边走出来。

此人身姿挺拔,一路上前,就带着一股气势,宁王心中一惊。

顺阳郡王拉住宁王道:“这位就是宋大人,”说着微微一顿,“宋大人将来飞黄腾达不要忘记宁王爷,今日在宫中,宁王爷为宋大人说了不少的好话。”

宋成暄上前道谢。

宁王微微一笑:“宋大人年纪轻轻,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那是自然,”顺阳郡王道,“宁王这是为大周朝廷举荐了贤能之臣。”

宁王觉得顺阳郡王现在的夸赞很顺耳,这位宋大人做好了今日的事,在皇上面前赚到脸面,将来会仕途平顺,卖给这样的人一份人情,自然有好处。

“事不宜迟,”宁王道,“宋大人等到冯中官的旨意就立即去做吧,免得夜长梦多。”

宋成暄告辞,带着人一路回宋家等待旨意,跟在后面的永夜,又望了顺阳郡王和宁王一眼,偷偷地扳了两根手指,第二个。

公子说的没错,顺阳郡王真是个好说客。

第四百七十四章 刺客

宫中的侍卫换了班,其中一个换了身衣服,悄然在城中穿行,然后闪身跃进张家院子。

张玉慈正在等消息。

侍卫将字条带来,张玉慈展开仔细地看了几遍,脸色渐渐沉重。

这是坤宁宫送出来的消息,宫内的情势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于皇后就像是濒死的人要拼命喘上最后一口气,显然皇上也因此给了于家颜面。

张玉慈咬牙,皇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但没有惩戒徐家和于家,还纵容他们闹出这样的动静。

难不成皇帝准备借此对张家下手。

张玉慈愈发觉得有这样的可能,有证据落在皇帝手中,张家很有可能会被惩戒。

“京中有慧净同党作乱,”张玉慈看向屋子里的管事和幕僚,“该怎么办?”

幕僚道:“应该让都司卫所去拿人。”

张玉慈眯起眼睛,幸亏他还留了一手,那准备救慧净的老妇人尚在京中,只要他让常悦带人去抓那老妇人,就能说那老妇人供出嘉善长公主府中还有慧净的眼线,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正式登堂入室。

拿到嘉善长公主手中的证据,大家相安无事,否则……别怪他不客气。

幕僚听得这话就要转身去安排。

“我亲自走一趟。”

张玉慈站起身离开屋子,走到院子中,他又想到一件事,独自一个人来到书房中,打开密格,拿出只瓷瓶,瓷瓶中装着的都是当年真华留下的丹丸,这药是好东西,能杀人于无形,掌控一个人的生死,中毒的人就像是生了场大病,眼看着中毒的人在痛苦的挣扎,一碗碗药喝下去却没有任何的效用,那种感觉真的让人很舒坦。

当年听真华说及这些,只觉得真华可怕,真正用起来的时候,却又觉得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

他握着这些药丸都可以掌控一切。

可现在出了事,他不能再留着它们。

张玉慈将药丸倒进了手心里,快步走到暖笼旁,手上用力药丸就被捏开,变成粉末簌簌而下。

张玉慈不禁觉得心疼,太可惜了!真华已经死了,药方再也寻不到,毁掉这些……就再也没有了。

张玉慈眯起了眼睛。

好半天张玉慈才从屋子里走出来,紧接着有一个人影趁着没有人注意悄悄地溜了进去,他轻手轻脚地打开了暗格,拿出张玉慈方才取出的瓷瓶轻轻摇晃,里面却空空如也,那人立即看向暖笼。

……

丹丸处置好了,张玉慈松了口气,现在就要去嘉善长公主府。

“父亲,”张鹤快步走上前,“您要去哪里?带上儿子一起去吧!”他不是傻子,家中的气氛凝重,定然是出了大事。

“你就留在家中,”张玉慈表情异常郑重,“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擅作主张,只要家中不乱谁也不能奈何张氏。”

张鹤颇有些失望,不过见父亲如此严肃,却不敢再反驳,只能点了点头。

张玉慈顾不得再交代其他事,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抢得先机。

张玉慈换了一身不起眼的长袍,快步走出了张家。

……

嘉善长公主府,长公主抱了抱长孙,这孩子被救回来之后,调养两日就已经恢复如常,只是一双大大的眼睛中含着些许的恐惧,今天早些时候,终于开口说话,问的却是:“聂嬷嬷哪里去了。”

晖哥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何平日里那么好的聂嬷嬷会突然要那样对他。

没有人回答晖哥的话。

晖哥的眼睛有些发红。

“聂嬷嬷生病了,回到老家休养去了。”嘉善长公主心中一软撒了谎,等到晖哥痊愈之后,再长大一些,她会说出实情,现在她下不去这样的狠心。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