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番外(367)

“谁说的。”徐青安皱起眉头。

赵统道:“世子爷可以与我家公子比一比,世子爷没有机会还手。”

徐青安的脸顿时黑下来。

赵统接着道:“按照世子爷现在的情形,如果再勤奋一些,定然会有进步,到时候您面对公子就有一击之力了。”

徐青安皱起眉头,赵统怎么敢这样不管不顾地说。

“需要怎么操练?”安义侯的声音传来。

赵统立即向安义侯行礼道:“最少每日要再加一个时辰,一个月之后就会见成效。”

安义侯沉着脸看徐青安:“听到没有?从明天开始就找这位小哥说的办。”

“卑职不敢,”赵统弯腰,“侯爷督促世子爷是为了世子爷好,世子爷还年轻尚有机会。”

这话是说的没错,不过安义侯听起来有些刺耳,难不成他与宋成暄对战,也打不了几个回合?

赵统拿起厚厚的一摞饼,告退离开。

安义侯看着赵统,如果泉州的兵马都是这样的人练出来的,那一定不容小觑,这次常州战事,薛沉从泉州带来的人手并不多,分散在常州水师中间,却也能够帮主将稳住人心,可见他们的厉害。

如果宋成暄带着这样一支队伍打仗,那就更加所向披靡,不过泉州的人手毕竟还是太少了,需要用整个东南为宋成暄养兵,想到这里他不禁心中发痒。

安义侯看向徐青安,虽然儿子有些不堪,但不知道宋成暄能不能看在欢儿的面子上,让他嫁一个,再搭一个,照泉州的练兵方式,也许还能将青安练出个人样来。

齐德芳上前与安义侯客气了两句,安义侯这才离开。

“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呢,”徐青安道,“莫名其妙就搭上了半条命。”每日再多一个时辰操练,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他就知道那黑脸大汉进了他家门,定然不会有什么好事。

……

京城繁华的街面上,缓缓走过来几个和尚,百姓们见到他们纷纷施佛礼,京中看到出家人那是寻常事,谁也没有在意。

几个和尚走到了顺天府衙前,其中一个拿起鼓槌,击响了鸣冤鼓。

“咚”“咚”“咚”。

随着鼓声响起,周围的百姓渐渐聚拢过来。

顺天府文吏走出来询问:“几位来衙门是?”

击鼓的和尚道:“贫僧是来伸冤的,贫僧师父悟元法师,曾去往乌斯藏司讲经,却不幸在乌斯藏圆寂,圆寂前收了一位弟子为衣钵传人,那弟子就是慧净,我们听说慧净以假佛法迷惑人,心中不安,前来对证,看慧净是否果然走入歧途,从前因为看到悟元法师的衣钵许多细节未加盘问,如今也想问个清楚。”

出家人不敢妄自猜测,更不能随便说出猜疑的言语,但是所有人都听了明白,他们是怀疑悟元法师圆寂另有隐情,说不得是被那慧净所害。

经过这样一对证,慧净的来历也就清楚了,想到这里文吏心中一喜:“几位大师随我来吧!”

“阿弥陀佛。”几个和尚鱼贯而入。

……

见到几位大和尚进了顺天府,徐清欢算是松了口气,有他们在相信黄清和能够将事情查清楚。

“现在可以走了吧?”徐清悦在一旁道,“我们还要走几个绣庄呢,多找几个绣样也好将针线做起来。”

皇上赏赐一处宅院给宋成暄,宋成暄这才去了礼部衙门。

她也就带着清悦一起出来。

“姐姐也得将心思多用在婚事上了,”徐清悦轻声道,“姐姐没看伯母愁的不得了,这么多年姐姐没有攒下一件像样的女红,过两日宋家来下聘礼,姐姐要用什么回过去,虽然咱们家中绣娘的手艺不错,但我知道几个绣庄,那些绣娘的手快,活也更加细致,我们多看看想要什么样式的,心里也好有个数。”

徐清欢听着清悦的话点点头,马车进了集市,外面一阵喧闹,徐清欢透过帘子向外看去,人群中仿佛有个人影闪过。

看到那人影,徐清欢不禁一怔,她好像见到了一个熟人。

马车恰好停下,徐清欢和徐清悦两个人下车进了绣庄,徐清悦正要说话,只听身后有人道:“三小姐就是这里了,昨日奴婢就是在这里买的。”

徐清欢转过头,看到一个女子踏进绣庄中来,那女子撩开了头上的幂篱,露出面容,她眉目如画,俏丽如春桃,看起来很是令人悦目。

还真的是熟人。

前世里,她可是常常见到这位庾三小姐。

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人

庾家在北方多年,李煦去北疆时,庾家费了不少心机来拉拢,不过很快李煦靠着自己站稳了脚,庾家也就断了那个心思,不过一直与李家来往不断,这位庾三小姐更是如此,动辄就去寻李大小姐。

庾三小姐也算巾帼不让须眉,经常与父兄一起守城,每当有战事,庾三小姐都让女子换道袍,以黄布覆面,在城中行走救治伤兵,战事结束之后,这些女子提灯在尸身堆里寻找尚有生机之人抬回救助,庾三小姐在北疆许多将士心中都有很高的地位。

庾家的男子也不示弱,个个天生孔武有力,北方有不少城池关卡皆由庾家人驻守,就因为这样,李母总会在她面前提起庾三小姐,她一直没能有身孕,渐渐有传言说她有病症在身,恐怕不能生产。

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到了李长琰耳朵里,李长琰当着她的面惩戒了那些下人,她那时为了去见父亲手下的副将,刚刚从边疆重镇回来,看到这一幕,虽然心中有波澜,却也因为诸事缠身,心力交瘁不想太去理睬,不过还是将李家内宅里清理了一番。

李家的态度暧昧,李母虽然仍旧对她和颜悦色,没有任何埋怨的意思,但是这样的平静下,她能感觉到所有人的态度。

李煦想要求天下,每一步都要走的平稳,不能有半点的差池,李侯夫人不能有孕,李侯却还不肯纳妾,是爱美人还是爱天下?若有人拿住了这一点,必定会翻出些波澜来。

庾家本就是北方的名门,庾三小姐早在他们没有成亲之前就钟意李煦,这些年庾家人也算为李家鞍前马后,若是能将他们招揽入幕,李煦就算是如虎添翼。

这样的消息甚至闹到了边疆重镇,父亲的副将纷纷给她送来了礼物,是要稳固她在李家的地位,突然有这样的阵仗,让李家仿佛丢了脸面,李母突然抱病在屋中,不愿意与人多言语。

李煦回到府中时,她已经将礼物都打理好入库,李母将李煦唤去说了几句,李煦就离开了家门,当晚本来要回府中用饭,却只让人知会她因为繁忙脱不开身。

那天夜里,她迷迷糊糊刚刚睡着,李煦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她起身去迎他,服侍他换了衣衫,就要安置他休息。

李煦却拉着她的手坐在床上。

那时李煦的神情如何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说:“我已经去找了庾家,与他们说清楚,我李煦绝不会再娶旁人,若是庾三小姐再有这样的心思,我与庾家必生嫌隙。

清欢,自从求娶你时,我就想好了,今生只有你我,没有旁人,至于子嗣,也不必着急,你我都还年轻,我常年征战在外,夫妻聚少离多,这本就是寻常事,是有人故意以此大做文章,你放心,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第二日李母身边的管事妈妈被赶去了庄子上,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嚼舌。

庾三小姐倒是还依旧做着她的事,整日四处奔忙,比任何人都要辛苦似的,李母休养了一阵从屋子里出来,待她依旧热络。

再往后,她被送去了京城,北方的一切也渐渐离她远去,李煦坚持给她写家书,她也会收到亲信送来的消息,庾家仍旧忠心耿耿,庾三小姐似是再也没有觊觎李煦的心思。

她和李煦常年夫妻分离,有人动了心思送了美人给李煦,李煦不仅将美人赶走,还将那人重责,对她的深情仿佛从来没变过。

直到,她被李长琰围杀,那场面仿佛就像是秋狩,所有人精神高昂,异常的兴奋,她一个小小的女子,难得会被李家这样看重。

那一支支射入她皮肉之中的箭矢,就像是钉子一样,让她血肉模糊,没有谁会不痛,也没有谁能够熬过这样的折磨。

鲜血在她身上流淌的时候,她只是看着前方,那个承诺会真心待她,今生只有彼此的李煦哪里去了。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