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番外(215)

“驸马爷明鉴,”常州知府道,“下官与倭人绝无关系。”

“口说无凭,”苏纨声音冷淡,“要查过之后才知道。”

官员一旦被查,就像坐了冷板凳,就算在这件事上没有查出罪过,也会有人趁着这个机会落井下石……

想到这里,常州知府脚下有些发软。

苏纨说完这些看向常州总兵和安义侯:“我这样处置,两位以为如何?”

常州总兵不敢怠慢径直道:“还是驸马爷想的周到。”

安义侯思量片刻:“倭人收买大周官员,是何等之事,若不查明必成隐患。”张兴也是一员猛将,多年与他征战在外,先皇在世时甚至夸赞过张兴,没想到如今物是人非,张兴宁愿去投靠白龙王。

魏王爷的案子时至今日,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安义侯先回去疗伤,”苏纨道,“我立即向京中递密折说明此事,请圣上定夺。”

苏纨说完话先行离开,常州知府立即跟了上去。

海上渐渐平静下来,之后一只小船仍飘在海面上,隐约看到船上有人在向岸边招手呼救,那是谢老太太。

只不过不论是商贾的船只,还是官府的船只都对此置若罔闻,谁也不准备去救她。

谢老太太大喊大叫,不知找了个什么东西拼命地拍打着海面,想要将船撑到岸边,弄了半晌脚下一个失衡,整个人倒栽葱地落入了海中。

韩勋急切地道:“此人是重要人证,不能有半点闪失。”

旁边的衙差立即道:“大人放心,已经有人去救。”

话音刚落,只见谢老太太如一头死猪般,被人丢回了船上。

韩勋松了口气,向安义侯躬身行礼:“衙门里还有卷宗要整理,下官不敢耽搁。”

安义侯点了点头,韩勋立即带着谢老太太离开。

安义侯看向身边的宋成暄,两个人走到僻静之处,安义侯才开口道:“常州的形势远比我想的更复杂,若不是清欢,这次恐怕就要被他们得逞。”

提起女儿,安义侯脸上浮起与有荣焉的神情:“还多亏了宋大人帮忙,”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片刻,“宋大人此次前来常州,会不会就在此逗留,泉州那边的形势可还好。”

海风吹得宋成暄衣袍翻飞,他的目光深沉,神情如同那拍在人脸上的海风,带着些许的冷漠和凌厉。

安义侯的话入耳。

他其实没想过这些,他已经许多年没有做如此没有把握的事。

更没料到自己会因为担忧徐清欢的安危,丢下了去往琉球的船队,直奔常州而来。

出京那天他明明已经想了清楚,她没有这样的思量,他也不必强求,却没想过这一切并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安义侯的话吞吞吐吐,他心中却明白安义侯想说的是什么。

“想要一切恢复原样吗?”宋成暄冷冷地道,仿佛要用冰霜将自己冻住,这样旁人也不敢接近他。

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郎入室

安义侯听得这话,心中一颤,脸上满是期盼的神情,喉头仿佛也被哽住。

“那是不可能的,”宋成暄道,“我让人去福船不是为了帮侯爷,是为了大周的百姓,侯爷是常州主将,总不能依靠我们泉州水师来打仗。

若是没有本事拿下此战,侯爷就不该前来常州,误国误民。”

宋成暄说完话转身离开,只留下安义侯怔愣在那里。

“侯爷。”

半晌有人带着郎中上前查看安义侯的伤势。

卸甲、掀开与伤口粘合在一起的衣衫,更多鲜血涌出来,安义侯却感觉不到疼痛,耳边始终回响宋成暄的话。

宋成暄的话说得刺耳,但也没有错,他不能做那误国误民之人,既然来了常州就一定要打胜仗。

……

徐清欢坐在杌子上,让凤雏帮她梳理头发。

凤雏心疼地道:“小姐的头发是不是也被火燎到了,奴婢怎么觉得发梢都卷曲起来。”

当时火苗突然蹿起,她用袖子遮掩了颜面,大约就是那时候,头发被殃及……

“没关系,”徐清欢道,“过几日长一长也就好了。”

凤雏一时安静无声。

“怎么了?”徐清欢问过去。

凤雏道:“都是我没护好大小姐,早知会这样,我定然不让大小姐捧着那火器。”

徐清欢摇头,如果不是她拿着火器,张兴如何会上当,她不能冒这个险。

凤雏道:“还要怪那方士,做出的东西良莠不齐,说好了不伤人,却偏偏冒出火来,亏我还送了他那么多吃食,现在大小姐伤成这个样子……唉,我们就是太相信他,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徐清欢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她随着女先生读书时,凤雏就在旁边打瞌睡,难得还能记住一两句话,如今用在这里,倒也不算错。

“大小姐还笑得出来,”凤雏眼睛红肿,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这胳膊上也是划痕,这么长的一道,会不会留疤。”

“好了,”徐清欢拖住凤雏的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我们也算是有惊无险。”这个结果她已经很满意。

“还不是因为宋大人,”凤雏只要想到在关键时刻,宋大人站在船头来救大小姐,心中就对宋大人多了几分欢喜,“这位宋大人真的不错,三番两次来救大小姐,可惜了……”

“可惜什么?”徐清欢问过去。

凤雏仔细地想了想:“可惜宋大人是个人,如果他不是人该多好。”

徐清欢惊诧地瞪圆了眼睛:“这话……作何解?”

凤雏道:“宋大人这样旺大小姐,若是他是个符箓、挂件儿什么的,小姐就挂在脖子上,或者拴在腰上,这样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奴婢也就不用担惊受怕。”

宋成暄变成个符箓、挂件儿?

亏得凤雏想得出来。

“凤雏,”徐清欢正色道,“这话不能说出去,万一被宋大人听到了,定然会生气。”

凤雏点了点头:“奴婢知道了。”

回答的这么快,可能并没往心里去,想想宋成暄那张冷冰冰的脸,大约是经常见面,大家熟络起来,凤雏和孟凌云也少了惧怕。

在凤翔时,他们第一次见面如此剑拔弩张,而后的经历和改变完全出乎她的预料,更没有想到……宋成暄会为她来到常州。

她并不是一个迟钝的人,只是受前世的影响,她一直没想过这些,就连张真人提点她,她也觉得张真人只怕会错了意。

直到他亲口说出来。

宋成暄对她到底存了几分的心思,单纯的有些好感,还是更深一层的喜欢。

她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想过这些,也不曾花心思在这方面,于是无从去分析。

经历了前世之后,许多事都看得更明白些,不会再那么冲动、单纯的喜欢上一个人,轻易托付一生,可也不会因噎废食,绞了头发做姑子,只因为前世的错误,一辈子不去嫁人,之前与祖母说笑要留在娘家,也是她因前世感伤说的玩笑话。

总归还是要嫁人的,但是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她还没仔细想过,因为她觉得那些事离她还很远。

也许她想寻个远离纷争的良人,单纯的因为彼此欢喜携手余生,不必大富大贵只要小富即安。

不过现实与想象总会有差距,眼下还有案子没破,安义侯府步步惊心,谁也不可能扔下一切全身而退。

也许她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些,毕竟好感和喜欢、倾心还不同,安义侯府的这道坎,不那么好越过去。

“大小姐,宋大人来了。”孟凌云低声禀告。

徐清欢心里不自觉地有些发慌:“请大人去堂屋里吧。”

孟凌云停顿片刻:“世子爷已经将宋大人请进院子里了,世子爷还吩咐厨房做些饭菜,说要感谢世子爷。”

这哥哥还真是……

今日揭开了身份之后,她就从江家搬出来,住进了这处小院子,方便与父亲相聚,这处院子不大,前面只有一个堂屋,哥哥要请宋成暄吃饭,自然要将桌子摆在堂屋里。

徐清欢就要吩咐凤雏让人去布置,却听得院子中传来徐青安的声音道:“我们就在前院吃酒,就那棵桂花树下,桌子摆在外面凉爽。”

前院与后院就隔了一个小小的月亮门,哥哥的声音听起来格外的清楚。

吩咐完之后,徐青安从外面走进屋,一脸笑容地看着徐清欢:“哥哥今日请了贵客来,你说巧不巧,就在这胡同外,遇见了宋大人,我就将人捡……请了回来。”这位宋大人整日里冰着一张脸,身上的威势让人惧怕,他将这位大佛请进门,外面的小鬼自然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