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欢+番外(165)

宋成暄忽然道:“这样上门来,不怕被张家人看到?”话说出来他微微皱起眉头,他怎会还记得这桩事,非要想她问个缘由似的,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心眼小的人。

徐清欢被问得一怔,他这话从何而来?昨日在道观他救下她和哥哥,又跟着他们一起回了侯府,若是张家盯着只怕早就知晓了,他这突然的不满从何而来,难不成为的是前些日子她没有传消息给他?

所以她进门开始,他便一直不言语,就是在报复她那时的作为?

这怎么可能。

宋成暄在外领兵多年,若没有些气魄也不会到今日,他是做大事的人,怎会与她计较这些,再说他心中应该清楚的很,安义侯府的事不该牵连到他。

她若是上门求他帮忙,才是心怀叵测。

她想来想去也没什么不妥,再心思深沉的人也不该挑出错来。

受伤的人最大,她自然不能与他争辩。

徐清欢思量到此试探着解释道:“那时候父亲被人攥住了把柄,也不知道能不能脱身,我们家里人也就罢了,怎好再牵连旁人。”

宋成暄道:“倒是合情合理。”

哪有什么不对,她与他四目相对,眼睛中满是坦然的神情。

“药快凉了。”徐清欢又将汤盅向前放了放,今天过来送药,她也是满怀赤诚,希望他能喝,不过他对安义侯府始终有戒心,于是她跟高先生将药方要了来,这是高家的秘方,京中其他郎中自然难及,他让身边人抓药熬煮,也许会服用。

徐清欢将药方推了过去:“宋大人不日就会离京,路上难免颠簸,伤口好得快些,总归能有些帮助。”

宋成暄抬起眼睛:“你知道我要离京?”

徐清欢道:“海上要有战事,倭人未必就直接来攻常州,沿海少不了泉州水师防范戒备,大人定然会回泉州帮忙。”宋成暄在东南许久,以他的本事,泉州应该遍布他的人手,他此时回去主持大局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相信泉州那边也会劝他回去,以免在常州涉险。

“接下来宋大人应该还有许多事要安排,”徐清欢起身行礼,“我们兄妹就在这里跟宋大人道别了,希望宋大人此战旗开得胜,将来仕途平顺,建功立业,我们在京中得到消息,也会为大人庆贺。”

她盈盈下拜,眼睛中闪动着期盼,说的那句话更显得真心诚意。

仕途平顺,建功立业。

是该如此,走了这样一圈,在京中也算有所收获,打赢这一仗也会对他有所助益,他在东南会更平顺。

知道她是发自肺腑,可他心中却莫名的有些滞闷。

徐清欢说完准备告辞离开。

“就这点诚意。”宋成暄忽然淡淡地道。

徐清欢讶异,顺着宋成暄的目光看到了那汤盅,他是嫌她规劝的太少吗?

宋成暄接着道:“你确定这药可用?”

就算给了药方他也未必会没有了猜忌,料想她熬得药他不会喝,徐清欢走上前打开汤盅饮了一口:“这药就是照方子熬出来的,若我存了害人之心,必然不敢喝,”说着她将汤盅放进了食盒中,抬起下颌,“公子放心,这药无毒。”

徐清欢说完又向宋成暄福了福:“大打扰宋大人了。”说完先一步离开了院子。

徐清欢让凤雏扶着上了马车,徐青安才想到还有一件事没办:“妹妹先等等我,我去去就回。”

徐青安去而复返,看到树下的宋成暄正端起茶杯饮茶,面上看不出喜怒。

徐青安道:“宋兄,我那件衣服可穿好了?不怕宋兄笑话,我这人有个毛病,喜欢倒腾衣服穿,刚好现在就有那么一件簇新的衣裳。”

宋成暄抬起眼睛:“你还要吗?”

目光中满是疑惑,仿佛他不该开口要回去似的,徐青安抿了抿嘴唇,那是妹妹做给他的,要不是这样,他可能就不好意思再开口:“是啊,我还想拿回去。”宋成暄总不好拒绝。

“不行,”宋成暄眉眼之间又是一冷,“我用过的东西从不送人。”

徐青安还欲说话,宋成暄看向永夜:“送客。”

第一百九十五章 筹备

徐青安慢吞吞地从宋家走出来。

徐清欢掀开了帘子看到哥哥一副受了打击的模样:“这是怎么了?”

徐青安咧了咧嘴:“我后悔了,不该答应将你给我做的新衣裳送他穿,现在他不肯还,”不过想想当时他是恩公,“我这样小气,会不会有些忘恩负义。”

徐清欢点点头:“一件衣裳而已,哥哥不要放在心上。”不过她也没想到宋成暄会将衣服穿走,或许他有他的习惯。

今日他的脾气来的莫名其妙,真是个心思难测之人。

大家说的好像都很轻巧,徐青安脸上多了几分哀怨,可就是那样一件衣裳,他等了好多年。

……

宋成暄脱了靴子躺在榻上,忙碌了一天,处置完手中的公务早就该养养神,只是没想到坐在院子里品茶时,她会来。

完全是个巧合。

宋成暄闭上眼睛。

“公子。”永夜有些欲语还休。

宋成暄重新睁开眼睛看过去。

永夜抱着一个汤盅:“公子,这药该怎么办?您要喝吗?”他说着话脸微红,就在方才徐家下人来取汤盅时,他手疾眼快将汤盅“弄没了”,眼看着徐家下人四处寻找。

他沉着脸装作一无所知,徐家人果然没敢上前来问。

等到徐家人离开,永夜才有些后悔,他这是做的什么事啊,有生以来这样第一次做这种偷偷摸摸的勾当。

手中的汤盅拿也不是,放也不是,想要偷偷处置了,又怕公子日后知道会唾弃他,干脆硬着头皮来问,若是公子说:不喝。

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将汤盅交出去,以挽回他一点点颜面。

永夜心跳如鼓,耳朵都变红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自己到底被什么人下了咒,竟然这样恬不知耻。

宋成暄看过去,忽然想起少女站在那里,一双眼眸璀璨,阳光落在她那白皙的耳朵上,一缕碎发吹在耳边,显得她更加清丽、明媚,她笃定地拿起汤盅饮了一口,然后转身坚决的离去。

好像将他看透了似的,只可惜一切也未必就能尽如她意。

宋成暄眯了眯眼睛,从榻上起身,伸出手:“拿来。”

永夜一脸惊诧:“公子,您要用吗?”

宋成暄看过去,他那墨黑般的眼睛一冷,眉角如同蒙了层霜雪,脸上更添威严,震慑的永夜不敢再说什么,将手中的汤盅递了过去。

宋成暄一饮而尽,这药没有那么难吃。

永夜捧着汤盅退下去,空空的汤盅,一滴药都没剩,他显然不能再送回去。

要不然就当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什么都没发生好了。

……

宋成暄一觉醒来,开始查看东南送来的信件。

其中一封是军师亲笔所写,船和人手已经布置好,催促他回到东南,白龙王做了多年的海盗,与其他海盗有些来往,这次也可能会让那些人前来帮忙。

京城火器一炸,消息传出去,那些人对白龙王多了几分的信心,说不得派出船只前来插上一脚,到时候泉州水师的压力必然剧增。

宋成暄将信放好。

永夜上前道:“洪大人送信来,请公子去别院一叙。”

宋成暄点点头,此时兵部对去往常州的人选应该有了定数。

“走吧!”宋成暄起身向外走去。

洪家的别院就在北城,院子不大很是僻静,方便坐下来谈话。

宋成暄被请到堂屋坐下,他转头向窗外看去,洪家下人将庭院里的灯尽数点燃,不一会儿功夫,洪传庭大步走进门。

洪传庭笑着道:“本来下衙就会过来,谁知被人绊住说了两句话,可让你久等了?”看起来心情很是不错。

“没有,”宋成暄道,“我也是刚到。”

洪传庭端起茶喝了一口:“叫你过来,是告诉你兵部、吏部的安排,可能不日你就要回泉州了。”

宋成暄脸上一片平静,抬起眼睛道:“谁会带兵去常州。”

提起这个,洪传庭脸上更添几分信心:“说起来大约你也没有想到,就连我还是一头雾水,这些年他百般推辞就是不肯再披甲胄,如今竟然主动请缨……我早就觉得他耐不住寂寞,如今看来果然被我言中,只不过来的稍微晚一些罢了。”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