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闺秀养成记(27)

时间忽悠而过,一转眼便又到了年下,说来神奇的是,明夜这段时日,竟然丝毫没有想家,她仔细想了想总结,除开朱同学这一出又一出的事没断过外,还有就是她三无不时的总能见着老爹,明夜被老爹抱着,一路乐呵呵的回了家。

殊不知,明睿丰这会儿已经在想着,该寻个什么理由把闺女从宫里接出来才好,太子近来闹出的动静,他在旁边瞧着都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宝贝闺女牵连进去,明夜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尤自沉浸在能回家的喜悦之中。

一回到家,明夜先是和她娘一阵的腻歪,然后紧接着便被孙氏好一顿投喂,大抵长辈都有这样的心里,总是怕自己孩子在外吃苦受委屈,而只要一回家,便要用美食来传递她们的情感。

家里照旧为过年准备着,周瑶还说呢:“得亏你这生辰在腊月里,不然我这当娘的,怕是连你的生辰都过不了了。”

语气之中,极为幽怨,明夜知道,她娘这是见不到她,所以想她的缘故,若是跟在朱翊钺上学之前,她听到这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要回来陪娘的,可是如今,她是真的游些舍不得文华殿那几位老师的。

这几位先生,非但学问一流,而且拥有大局观 ,明夜每次听他们讲课,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之感,连带着心境都会开阔不少,其实,在最初时,她心里多少还是带着些许骄傲的,毕竟从后世而来,她所拥有的朝前信息和理论,远非当时代人可比拟,但只有真正的和这些人接触后,她才明白之前的自己有多狭隘。

这是整个大明帝国最优秀的一批人,他们有着十分渊博的知识,非凡的远见,还有着当代人才能有的无上智慧。

名师才能出高徒,这话是再没错的,明夜虽然算不得高徒,但他们确系名师无疑。

所以,这会儿,若是回家的话,她心里还真是舍不得。

周瑶多精明的一人啊,对她这点小心思,一眼就看透了,她冷哼一声:“你这个小没良心的,到了宫里都快把你娘给忘了!”

明夜嘿嘿傻笑,抱着她娘的脸先狠狠亲了一大口,看她娘脸色稍缓,这才跟她娘解释:“我现在跟着哥哥一起读书,有时还能见到爹,我、我舍不得嘛。”

周瑶说这话,发牢骚的感情居多,倒不是真想闺女回家,能够有幸蹭到太子的老师,这是何等荣幸,周瑶又怎么会因自己的一时思念,而叫闺女放弃这种良机呢。

况且,明哥还能在一旁看顾着她,她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不过,家中虽然一切照旧,但明夜还是敏锐的从这其中,察觉出那么一丝不同寻常来。

因为明夜发现,外公在这个家中的存在感降低了,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她已经回来这么些天了,除开到家第一天给外公请安外,其他时候去正院时,也基本上见不到他的。

这可真不是明夜自恋,她觉着,就凭外公对她的喜欢,怎么着也不该如此啊。

周瑶到没怎么往心里去,她道:“你外公这些日子身子不大舒服,不过都是些小毛病,并无大碍,过段时间就会好了。”

听她娘这样说,明夜也就放心了。

而事实证明,明夜还是放心的太早了。

才过完年,明夜还在家里复习功课时,一颗大雷便在周家的头顶炸开。

外公……致仕了。

这件事,在周家所引起的轰动,绝对是超级地震级别的。

这年头,可没有到了法定年龄就要退休一说,除非身体条件真的不允许,才会致仕回家养老,这世上,还是普通人居多,权利这东西,没人会愿意主动放手的,这里面要是没猫腻才怪了。

不过,虽说这是个大雷,但明夜却是瞧着外公精神尚可,没有那种经历大打击的萎靡神态,反倒和平日里区别不大,见到她时,还能拿致仕这件事和她开玩笑。

明夜就觉着,果然还是她见识太浅了吗,正主这,完全没有问题好吗。

当然,明夜之所以把这比作一颗雷,那是因为,外公本人没炸,但舅妈却是彻底炸了。

单看李氏平日里虽然也爱挑个头,掐个尖,却从没受到大惩处,便能看出,这人身上或许有很多毛病,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绝对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个度和底线在哪里,就算每次开闹,也绝不会真正踩到周承荪底线。

因为她心里清楚,别看她嘴上说老爷子偏心,常常嚷着不公平吃了亏,但,自己男人是个什么德行,她不是不清楚,老爷子在位时还好,周充彦还能在这个闲职上混饭吃,可一旦老爷子致仕,周充彦怕是连这个闲职都没了。

所以,她十分清楚,这次老爷子致仕,对西院影响不大,但对于自己的影响,那无疑是巨大的。

这中关于切身利益之事,叫她如何继续保持沉默。

不趁着老爷子还有些余威时,多为自己捞些好处,等到以后想捞都捞不了了。

明夜并不清楚此事的后续发展,因为,她要进宫读书了。

而等她到了宫里之后,明夜这才惊觉,也许,外公致仕一事,并不那么寻常,因为朱翊钺五个老师,一共被撸了四个。

只有一个申大人依然挺立。

哪怕明夜是个政治废,也能感觉到,有种风雨欲来的紧张氛围。

第26章 旧事

而像明夜这种小虾米, 若不是因着朱翊钺的关系,她怕是连旁观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到底, 明夜还是没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 在私下偷偷问了朱翊钺:“为什么先生都变了啊?”

朱翊钺没有直接回答她这个问题,只是告诫她:“此事牵扯甚大, 几位老师皆被贬官,以后都不会来文华殿教导了, 这事我同你说了, 不过你要记住,此事要藏在心里, 再不能同其他人说的。”

明夜忙听话的点头, 立刻紧捂住嘴巴, 表示自己会牢牢记住。

朱翊钺见状, 这才满意的摸摸她的头顶,然后开始检查她的功课,看她在家时有没有偷懒。

明夜虽没能在朱翊钺这打听出什么, 不过,她后来确是自宦官那探听到一些消息。

大体意思是,高拱小人,仗着陛下信任, 开始报复徐大人, 这大抵便是此次政治风波的起因,而在这次风波中遭殃的诸位大人,便是高拱排除异己的后果。

隔着老远, 明夜都能感觉到说话人的那种愤恨,这位高拱高大人,简直就是奸诈至极,心胸狭窄的小人。

明夜只隐约听了这一耳朵,再多的就没了,心里想着方才听到的话,又想到几位先生的遭遇,明夜猛然间想到,自家外公会不会也是因为这个,而被牵连进去的?

最后,明夜无奈又惆怅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这会儿家里怎么样了,舅妈有没有继续再闹?她很是心疼外公,本来被贬官就够憋闷的了,再被舅妈烦,外公心里该多难受啊。

前朝无论怎样的风云变幻,却丝毫影响不到内宫廷,明夜仍就每天随着朱翊钺一起上学,而唯一叫她开心的便是,老爹并没有走啦。

日子,就这样有条不紊的过着。

而明夜,她这会儿也明白,当初偷听的来的高大人是何人,高拱,便是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并太子少师的高学士,若是再简单一点来形容,就是内阁首辅高大人。

明夜并不知道,为什这位高大人名声如此之差,不过,在她看来,这位高大人,乃是这彻底的实干家。

就连朱翊钺,虽说对高大人处事不大满意,但对于对方的政务能力,还有这种凡是务实的态度,十分的欣赏。

但是,当高大人这认真,用到朱同学本身身上时,这事情便不那么美妙了。

无他,作为太子的老师之一,高拱对皇上上书,说朱同学的字已经写的足够好了,再学下去也无太大必要,毕竟作为太子,书法终究只是小伎,他应该学的,应是治国□□的大道。

所以,太子这课业的比重应该有所调整了,不再习书法,而要相应的加重经史的比例。

明夜:……

她现在深深觉的,现在朱翊钺即没厌学,也没出什么心里问题,这真不是侥幸,而是朱同学本人足够优秀和坚韧的缘故。

她心里是知道,这些人都是为了朱翊钺好,乃是为了为大明王朝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君主,可是,真的不用讲究方式方法吗?

上一篇:大佬教你如何宠妻下一篇:主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