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趟的所有花销,从大队出!”高兴明大手一挥,做主把花费给揽了。
魏淑华本想拒绝,合作社的生意蒸蒸日上,不缺那点出公差的钱。不过转念一想大队这么做的用意,在客气地推让后,她果断接受大队的好意。
接下来的时间里,魏淑华一直在为去交易会做准备。
等稻子一收回来,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其他人干,魏淑华与合作社的同志们加班加点,硬是在出发前赶出几千套不同类型的产品。
当然,魏淑华不可能带着几千套产品出门,毕竟现在连订单都没有。她和随行人员每人扛着一个大口袋,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去南方的列车。
这一次,顾瑾玉倒是没再跟着她妈走,因为大队小学开学了,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她背上早先在省城买好的军绿色挎包,被魏继礼和孙氏送去学校。
顾瑾玉满打满算只有五岁,按照虚岁算,也才六岁,而魏琳琅的年纪比她还小,两人其实还不到入学年龄。
但现在入学年龄管得不严,而且两个孩子也有基础,校长没说什么,让两人顺利入学。
上学后的生活跟以前差别不大,老师们虽然算不上专业,但也有真材实料,跟魏家大队比起来,高桥小学的师资力量已经算很好了。
魏琳琅本身就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再加上他脑子聪明,长得又好看,开学第一天就俘获所有老师的心。
有魏琳琅珠玉在前,顾瑾玉就显得平凡许多,但这个平凡,也只是跟魏琳琅比,跟其他小朋友比,她简直就是老师眼里的小甜心。
凭借着以往在四队的号召力,顾·小甜心·瑾玉在班级里如鱼得水,所有人都喜欢她和她的零食。有了号召力打底,她也顺利当上高桥小学一年级的班长。
“叮叮当当……”校长在教室外面摇着铃铛,代表下课。
一下课,坐在教室最后排的张大丫就跑到顾瑾玉桌前,用命令式语气说道:“顾瑾玉,放学后等我,我要去你家玩!”顾瑾玉家里有很多零食,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她为人又很大方,谁去她家玩,她都会拿出零食招待。
张大丫早就眼馋顾瑾玉家里的零食了,那些都是她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没上学时,她和顾瑾玉玩不到一块儿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现在好了,她跟顾瑾玉是同班同学,顾瑾玉总该跟她一起玩了吧?
顾瑾玉正在写作业,她和魏琳琅的作业一向都是在学校完成的,这样就不用背书本回家,免得压成高低肩。
“我们要去山上捡柴,你要一起去吗?”顾瑾玉看了张大丫一眼,并没有同意对方的要求。
她又不蠢,怎么可能主动邀请并不熟悉的同学去自己家里呢?就算顾家条件好,零食多,可条件好是爹妈辛苦挣来的,零食也是用钱票买回来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哪儿经得起天天请?
像李大柱和朱卫红他们跟顾瑾玉玩得很好的小伙伴,她确实大方,有什么吃的也愿意跟小伙伴们分享。可她今天请小伙伴们吃块糖,小伙伴们明天就给她带块烤红薯,虽然不是次次都有,但也是礼尚往来。
顾瑾玉也不是图他们的烤红薯,就是感觉这样的相处更舒服。像张大丫,她最开始请对方吃块糖,对方还嫌弃她给的少,在背后说她小气。
一两回还好,次次都这样,顾瑾玉就不怎么搭理张大丫了。但张大丫脸皮厚,为了吃的脸皮再厚都是值得的。
“那捡完柴呢?捡完柴我能去你家玩吗?”张大丫还没死心。
顾瑾玉还没说话,就听坐在旁边的魏琳琅慢悠悠说道:“捡完柴就要回家烧火做饭,张大丫你真幸福,放学回家不用做事,还能去别人家玩。”
“等会儿回去路过你家,我一定要问问张奶奶。”
“你,谁说我放学不干活了!”听魏琳琅说到干活的事,张大丫顿时慌了,她要去顾瑾玉家玩,找的借口就是顾瑾玉请她去。要是让家里人知道,顾瑾玉放学回家也要干活,家里人肯定就知道她在撒谎,到时候……
一想到要挨打,张大丫急急忙忙回到座位上,再也不敢提起去顾瑾玉家里玩的事了。
放学后,顾瑾玉和魏琳琅手拉着手,背着空书包回家。
到了家里,两个孩子立马进入山谷,去鸡场喂鸡。
经过魏琳琅不懈努力,他终于把蚯蚓养出来啦。而第一批小鸡仔也正式投放到山谷里,为了避免家禽们逃走,魏琳琅又找人帮忙编了竹篱笆,围了一个简易的鸡场。
其实没有这个竹篱笆也行,山谷里有母狼在,这些家禽平时都很乖,不会乱跑。但魏琳琅怕鸡到处拉屎,尤其是那几个水池子,都是他的私人澡堂子,绝对不能被鸡屎破坏。
总之有了鸡场,魏琳琅就开始尝试科学养鸡了。
这段时间,魏琳琅眼看着小鸡仔一天比一天大,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因为政策限制,魏琳琅换到的小鸡仔也很少,一家家的去换,总共只得五十只。但这个数量也不算少了,等这些小鸡仔长大后,就留作种鸡,让它们鸡生鸡,不断壮大鸡场。
一想到自己小小年纪就事业有成,魏琳琅喜笑颜开。
魏淑华走后,家里就没人管得住两个孩子,两人很是过了一段逍遥自在的生活。
当天气转凉,山林也被染上秋色时,魏淑华和社员们终于回来了!
跟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作者:这几天思路不畅,请大家见谅~
第88章 死人了
这次去南边参加交易会,加魏淑华一起, 一共去了五个人, 其中有两个男同志——四队队长李胜利和合作社的会计。
这五个人包括魏淑华,都是一副大开眼界的模样, 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读书可以明智,然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去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事,同样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就像现在很多人连县城都没去过, 谁要是去一趟县城, 都能当成炫耀的资本。
这不仅是因为贫穷, 去一趟县城坐车费劲不说,还得掏车费;也是因为自身的局限性, 很多人连读书都不重视,更别说出远门了。
魏淑华他们出了一趟远门, 那是真真正正地涨了见识。前进合作社毕竟只是个小单位, 再加上又有江南那边大厂这样的竞争对手, 想要在交易会上大放异彩是不可能的。
但合作社同时拿到好几个国家的单子, 完全不虚此行!
“妈,你是不是亲眼看到外国人啦?他们的眼睛鼻子大吗?”等魏淑华收拾好一切, 坐在摆好饭菜的桌子前时,顾瑾玉就靠了过去,好奇地追问,“他们说话跟我们一样吗?”
之前在省城,钟伟带两个孩子看过的外国电影是译制片, 译制片都是有国语配音的,顾瑾玉勉强听得懂。
但钟伟也跟他们解释过,外国人说的都是外语,不配音是听不懂的。
魏淑华拿起碗先盛了碗汤喝,然后才回答顾瑾玉的问题:“我们这次去交易会看到很多个国家的人,他们的长相和肤色、发色都不一样,还有跟咱们长得差不多,但不是我们国家的人。”
“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我们这次过去,交易会那边有专门的翻译,但还是很不方便。”说到这里,魏淑华放下碗筷,从拿回来的行李里边儿找出一个大块头,“我买了一台收音机,以后你俩没事就听听里面的广播,学学普通话。”
不仅两个孩子要学,魏淑华自己也是要学的,出门在外也方便交流。除此之外,她还准备偷偷学学外国话,听说收音机也能搜到外国电台。
只是学外国话这事不能放到明面上来,她也怕被人发现。
顾瑾玉并不知道魏淑华的远大志向,她和魏琳琅火速吃完饭下了桌,围着收音机东看西看。
摸了摸收音机,顾瑾玉眉开眼笑道, “咱家终于也有收音机了,长得跟莲花婶婶家的不一样,这个更气派!”
现在的收音机跟自行车一样是个金贵物,倒也算不上稀罕,只要有钱有票就能买到。以顾家的条件其实早就买得起收音机,只是之前沈树枝嫌浪费没想过这事,魏淑华穿来后又一直很忙,也没把这事放心上。
这次要不是票券不够,她肯定要买三个收音机,顾魏两家一家一个,再放一个在合作社,也算丰富社员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