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郎叫姜伯诚,在种田上是一把好手,现在跟着姜老爷子管着家里十来亩的田地。娶的媳妇是隔壁村里孙家的大闺女孙梅,也就是刚刚被姜老太使唤去煮鸡的孙氏。
夫妻俩膝下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大丫九岁,三丫四岁,去年给取了名字,大丫叫姜欢,三丫叫姜慧。长子小名虎娃,大名姜兴,现在也七岁了。
姜三郎叫姜叔孝,种田比不上老大,但胜在孝顺,现如今跟着老大种田,也是个老实能干的。就是娶了个姜老太瞧不上的儿媳妇,三儿媳吴莲花是个逃难过来了,家里连一亩下等田都没有,嫁过来就破破烂烂一身衣裳。
老三家就一个闺女,五岁,叫姜雅。
姜四郎姜季文还没成家,但他小时候念过书,识字,在镇上寻了个好差事,在酒肆里做账房,一年到头还能攒个几贯钱回家。
至于姜二郎,他和几个兄弟们都不一样,小的时候跟着兄弟们一块进村学念书,兄弟们都一念书就喊头疼,唯有他坐得住,沉得下心念书,还因此得了村学教书秀才的看重,亲自替他改了名字,唤做姜仲行,几个兄弟的名字都是跟着他改的。
十七的时候考上了童生,后来便一直在考秀才,只可惜到底家里底子薄,考了六七年的,一直没中,不过即便如此,他在家里还是很得姜老爷子看重的。
姜仲行的妻子,也就是刚刚生了孩子的何宛何氏,是大柳村老童生家的次女,脾性很温和,只是姜老太一向不和几个儿媳妇亲,所以两人关系倒也是淡淡的。
姜老太与儿媳实在没什么可说,过了会儿,孙氏端了鸡过来,酸溜溜道,“娘,您吩咐的鸡,我给端来了。您可真疼二弟妹,还特意杀鸡来给她补身子。”
姜老太闻言冷笑,“咋了,我喂的鸡,杀一只给老二家的补补身子,你也要管?这个家你孙氏做主了不成?”
孙氏哪敢跟婆婆正面交锋,闻言立即萎了,话也不敢说了。
姜老太见孙氏老实了,才道,“给家里男人每人舀一碗,一碗汤三块肉,别胡乱糟蹋吃食。剩下的温着,给老二家的补身子。”
孙氏一听就开心了,二弟可不在家里,这么一来,能喝上的上鸡汤的,可就他家大郎和三弟,反正自家占了便宜就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新文铺子开张
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2章
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姜老太把两个儿媳妇给喊了出来,一个个吩咐活。
“老大家的,你去把晚饭给做了,到我屋里拿三个鸡蛋,去梁上割二两肉。老三家的,去把猪草收一收,明个儿猪还得吃。”
孙氏、吴氏听了都赶忙动了起来,不敢耽误事。
这时,姜家小院的门突然被推开了,进来个高大的男人,穿了读书人才穿的袍子,微微喘着气,“娘,宛娘生了?”
来人正是姜家二郎,姜仲行。
他平日里都在夏县里念书,何宛这边一发动,那头得了嘱咐的姜大郎就赶忙去给二弟递信了。姜仲行得了消息后,赶忙同书院先生请了假,急匆匆赶了一路回来了。
姜老太皱着眉上去,“急什么,你娘我在家里守着,你媳妇和孩子还能飞了不成?”
姜仲行气喘匀了,笑着道,“娘,我这不是担心,你一个人照顾宛娘,把自个儿给累着麽。”
姜老太一听,果然脸色好了几分,拍了拍二儿子衣裳上的灰,边道,“何氏在屋里呢,给你添了个闺女。”
姜仲行心里急着看媳妇,但也不好冷落老母,干脆揽着姜老太一块往里走,笑着道,“闺女好,贴心孝顺,日后让她跟着娘学管家,定是一把好手。再说了,我有宣哥儿了,再来个闺女,儿女成双,吉利得很。”
姜老太听了心里高兴,面上却还是板着个脸,拉长了脸不乐意道,“我都一把年纪了,还给你看孩子呀——四妞妞不聪明,我可懒得教她管家。”
“咋能不聪明呢,咱老姜家的孩子,还有娘您这样伶俐的奶,肯定聪明啊……”
姜仲行三言两语将老母哄得合不拢嘴,说话间,进了自家屋子,便见到在床上歇着的妻子何氏,转眼又瞥见妻子身旁的小婴孩,软软的一小团,睡得正香,小手放在两侧,握成小拳头。
姜仲行心中一暖,险些落下泪来,好在男儿有泪不轻弹,“宛娘,辛苦你了。”
何宛仰头见到相公,也轻轻喊了一句,“二郎。”
姜老太一看这场面,也不当坏人了,干脆道,“二郎好好陪陪你媳妇,我先出去了。”
姜老太出去了,姜仲行走到妻子身边,轻轻揽着何氏单薄的肩,怀里抱着妻子,眼里瞧着软软小小的小闺女,一颗心简直要软成一团了,满腔柔情。
姜仲行道,“宛娘,辛苦你了。”
何氏听了丈夫柔情的话,眼睛一湿,忍着泪笑着道,“有什么辛苦的,有娘照顾着我呢,娘还让大嫂杀鸡了。”
姜仲行没继续言语,他虽然在外人面前能言善道,但对于自家人,却是觉得行动大过甜言蜜语。
两人说了会儿话,何氏想起了孩子的事情,“二郎,你给四妞妞想好名字了吗?娘今个儿还问了呢。”
姜仲行沉吟片刻,商量的语气,“宛娘,有个事我与你商量商量。咱闺女的名字,我想着,不如让娘来取。我方才听娘的语气,不像是嫌弃咱家闺女的样子,咱让娘取名字,日后娘多少会多疼闺女一点。”
姜仲行是个读书人,但却不是个傻读书的,人情世故颇为精通,附近几个村子没有哪一个说他一句不好的,和几个哥哥夹在婆媳矛盾中不同,他一向很能化解娘和妻子之间的矛盾。
何氏听了,倒是没有反对,点点头道,“都听你的。我就是怕娘不肯给咱闺女取,毕竟,娘她——她不是很喜欢丫头。”
“不必担心,我来同娘说。”
夫妻二人相拥说着话,离他们不远处的小女婴,却是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正一脸惊讶看着自家爹娘。
原来爹爹这么会哄奶啊,怎么上辈子自己就没发现呢?也正常,上辈子自己一心想着要嫁给那渣男,对家中的事情都不大上心,虽然知道奶偏心自家,但却不知道这都是爹的功劳。
床榻上的爹娘说起了亲热话,小女婴十分自觉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放空了思绪,决定不做自家爹娘的电灯泡了。
电灯泡这个词,她还是在那个奇怪的地方学到的。
上辈子,小女婴也是姜家的女儿,取名为姜意,从小到大虽然没享什么大福气,但也没受过啥苦,虽然爷奶都重男轻女,偏心家里的孙子,但好歹爹爹娘亲对她们兄妹一视同仁,比起大伯母和三婶家的堂姐,她的日子可舒服多了。
可惜,都怪她自己眼瞎,不顾家中长辈的反对,一意孤行嫁到了潘家去,结果表面上正人君子的潘衡,居然置了外室,还在她为他操持秀才宴的当日,领着那大肚子的外室上了门,说要纳妾。
她那婆婆,她进门之前说拿她当亲闺女的表姑,不劝潘衡,反倒过来劝她要贤惠,逼着她认下那大肚子外室。
上辈子的姜意也不是个好脾气的,哪肯受这样的气,一气之下在秀才宴之上闹大了,潘家落了好大的面子,估计潘衡科举这条路,一个秀才是到头了。
在潘家大闹后,姜意便收拾了自己的嫁妆,与潘衡签了和离书,打算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得了。结果一出门,还没走出潘家那条街,肚子便痛的不行,裙上全是血,就那么生生流了孩子,痛晕了过去。
一睁眼,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的房屋十分怪异,从上到下有十几层,还不是用黄泥起的,各种颜色,房子里进进出出的人也很奇怪,不管男女,全都露胳膊露腿的,白花花的胳膊大腿,一开始简直把姜意的眼睛都给闪花了。
渐渐的,在那里待久了,姜意也就习以为常了,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叫“XX大学南校区”,露胳膊露大腿的男女们是这里的学生,甚至偶尔还会跟在那些年轻的男男女女身后,到他们嘴中的“教室”去听先生上课。当然,刚开始她半句话都听不懂,不过,上课的先生也不会来点她的名就是了,因为没人能够看到她。
在那里待了很久很久,姜意掰着指头算一算,估计得有十来年了,结果一睁眼,就发现自己又投生到娘肚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