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瑶华也在想,什么时候能让学校收女孩子就好了,可惜这个还需要好好谋划。
胤禛回来没多久,康熙爷又想带着皇子们巡视蒙古了,这次和以往不同,康熙竟然把太子也带上和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一起,而让其他阿哥留在京城,由内阁和六部分管事务。
这几年因为朝廷富裕,边关无战事,所以政务并不紧张,康熙爷也就任由他们暂理,真要有重大事情自然会快马加报,如今驿站也算修缮完毕,官道上水泥铺路也完成了一半,速度很快。
可惜这回大概是流年不利,队伍出发后刚到蒙古,康熙就生病了,几位阿哥又要轮流侍疾还要和蒙古各部联络感情,幸而有威力强大的火器震慑,不然还不知道蒙古各部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然而,可能上天不想让康熙爷今年好过了,太子夜窥康熙帷帐,意图不轨,正好被他自己抓个正着。
是的,那晚具体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清楚的,只是正好赶在康熙爷病好醒来的时候,发现太子在帐外窥探,嗯,康熙爷大病初愈,正是心思敏感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直宠爱的儿子鬼鬼祟祟偷窥,而不是正大光明的进来侍疾?脑补过度,就把太子大骂一顿然后暂时关了起来。
勉强和蒙古会晤完毕,康熙爷就急忙回京了。
而路上,胤禛和大阿哥胤礻是,负责看守太子。太子自从被康熙爷下令看管起来,就一直很沉默,谁和他说话他都不理。也没有在康熙爷面前为自己的夜窥辩驳一句,仿佛已经默认了所有罪责。
直到康熙爷回京,下令将太子幽禁在毓庆宫不得外出?
听到胤禛回来说起这件事,宋瑶华非常疑惑,难道不是圈禁在上驷院准备废太子吗?
不过宋瑶华不会直接问胤禛这个,她转而问:“圣上可有说禁止其他人探望太子?”
胤禛摇头道:“皇阿玛只是不许二哥出毓庆宫,并没有禁止我们去看他。”
宋瑶华闻言道:“爷与太子一向关系亲近,乍然出事,原因尚未明确公布,您还是去看看太子吧,或许可以从太子那里知道事情的具体情况?也能在圣上和太子之间转圜一二?”
胤禛道:“我也早有此意,瑶华倒是和我想到一起了。不过这才回来,怎么也要等明日了。”
翌日,胤禛果然下朝后去了毓庆宫,这回因为毓庆宫外的守卫,这兄弟二人难得直接在前厅会面。
胤禛上来就问:“二哥当日为何会做出那般失礼之事?平白惹皇阿玛生气?”
胤礽倒是笑了:“老四,怎么和几年前一样,还是你第一个来我这里?孤倒是不知,你我二人的关系还能这般好?
早在我叔公一家惨死后,我在朝中就无多少支持者了吧?怎么,到现在还舍不得去掉你的伪装?”
胤禛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不论二哥你信不信,我始终都敬你是我二哥。或许其中不乏一些假戏,但是真情亦有之。
二哥应当记得,从小宫中也只有我与你时常在一起,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疏远了一些,但是那些过往情谊,胤禛从未忘记。
所以二哥,此次事情若真有误会,还请二哥据实以告,弟弟定然会去皇阿玛面前为二哥解释。”
胤礽半晌才道:“老四你觉得,唐高祖与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之间关系如何?唐太宗与其太子承乾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胤禛听见胤礽的问题,一时无言,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他要怎么说?这两个,一个杀兄弑弟,一个逼宫未成,被判充军,郁郁而终。
而胤礽与皇阿玛现在的关系,再想想被赐死的索相一家,胤禛顿时觉得,他就不该来这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阔爱的小仙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冬天吃雪糕 10瓶;阔爱的小仙女 5瓶;荷花伴欣儿 3瓶;虞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8章
胤禛许久都没有开口,胤礽见状笑了笑道:“老四,我今年三十有五了,你说我还能再活个三十五年吗?
我的前半生每时每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为皇阿玛长脸,要给兄弟们做表率,还要时时刻刻被朝臣大儒们拿来评价一番。
稍微一点出格,参我的奏折就能堆满御案,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因为总有一群人盯着我。好不容易熬到入朝,先是老大和我针锋相对,后是你们想拖我下水。
叔公一家死后,我一度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毁掉。我甚至几度幻想着我哪天会不会在上朝时直接血洗朝堂呢?老四,你觉得我可怕吗?
不过后来皇阿玛把我扔到西洋人那里学西方文化去了,你知道西洋人的政权是怎么样的吗?皇帝完全被架空,全部由议会来表决国家的发展策略!
所以,我挺不甘心的。我前半生是为了什么要学习那么多治国之道啊,顶着你们这些兄弟们的压力,我图个什么?
等那个所谓的早已是我囊中之物的皇位吗?可我已经累了,我不想等了。那天晚上我听见有人说皇阿玛病情凶险,怕要不好。有一瞬间我其实在想,要是能更不好就好了。
呵,所以我才悄悄去看看,没想到皇阿玛却是好了。事后想想,我其实挺不孝的,至少皇阿玛从小到大对我是真的很好。
如今他正值春秋鼎盛,我却已过而立之年,我实在不甘,所以窥伺帝踪是真,意图不轨也是真的,我没什么好说的。
老四你走吧。”
胤礽说完这些话,对胤禛摆摆手,回了后院。只留胤禛独自一人无话可说,干坐半晌,也无奈而回。
第二日,太子让看守的禁军给康熙爷递了折子,大意就是自认自己学识不够,才思浅薄,不堪大用,恬为储君,请自废太子之位,入学院深造。
康熙爷看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在大朝会上同意了太子之请。把塞外之事含糊带过,然后改封太子为亲王,将畅春园赐给太子,允许太子出宫别居。
一言出震惊朝堂,内阁大臣及大儒们还有坚持嫡长继承的官员们都持反对意见,直言太子并无大错,稍有瑕疵也在接受范围,总之反对声浪极高。
可惜,康熙爷是不听劝的主,此事已经一锤定音,决无更改可能。
宋瑶华听说后,很是不解,太子当真心甘情愿放弃了?这似乎有些超出预料。不过左右也碍不到她,胤禛也说没什么问题,那她也就不再深想。
目前她还有许多没有做完的事情,还需要规划,也没有心思想这些,反正最后胤禛能当皇帝就行。
之前的水泥路,预想铺设全国官道,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完成,再有受胤禩筑堤启发,其他受水患之苦的地方,也在想尽办法弄水泥修筑堤坝。
这倒让水泥的制造速度赶不上使用速度,宋瑶华又准备再多开两个作坊生产水泥。
还有成衣铺子,胭脂铺子和首饰铺子,在其他各省开的分店,宋瑶华当初设计的有贵宾尊卡,言明等级不一样的尊卡可以享受在这三家铺子里不同的购物折扣,以及一些新出产品的试用。
然而大部分新花样都是京城作坊制作的,来回运到各处花费时间和路上的损耗也有些影响。
于是宋瑶华打起了驿站的主意,可惜她知道驿站最终的用途还是胤禛那边的暗卫密探收集消息,传递消息,总不能本末倒置。
然而目前只有驿站途径官道,官道才铺设水泥,路况较好。为了不影响货物运输中产生的损耗加剧,宋瑶华也不得不向胤禛提出用官道运输货物之事。
只是宋瑶华只说了个头,胤禛就拒绝了,表示康熙爷不会同意的“官道是朝廷用于快马传递消息的途径,如果给予民用,造成道路拥堵,一旦有紧急奏报,会影响传信速度。”
宋瑶华道:“我们不需要开放给所有民用,只开放给拥有朝廷批准权限的人,只要占用一半的官道就好,留出一半路给快马奏报也没有问题啊!
而且每过一道驿站必须给驿站缴纳道路维护费用,费用视官道距离和使用的人,物的价值而定,你觉得如何?
且需要往来各地的人,消息也很灵通,在驿站歇脚的时候,也有助于暗部的人收集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