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派来为难我的吗+番外(6)

作者:望疏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

周亦渔抱着豆浆和旺仔牛奶进了办公室,齐素今天调休,财务室里只有她和许凉凉两个人。

明湖公墓的规模并不算大,财务室统共三人。

许凉凉仍在为她的会计再教育而奋斗,把模拟题打印了出来,现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勤奋读书。

“鱼姐早。”

许凉凉含糊不清地打招呼,目光黏着在题库上。

“早。”

周亦渔的声音冷,说着把热豆浆推到许凉凉的手边,许凉凉立刻表示自己感受到了鱼姐冰冷皮囊下的火热心肠!

“……”

火热心肠的周小姐并不是很想要这样的赞美,她拖开椅子坐下,开机,说:“不火热,快月末了,你财务报表的材料都整理好了吗?”

问题问出来,许凉凉沉默一秒,飞快地赞同了周亦渔刚才的说法——她的心肠并不火热。

许凉凉:“嘤,我马上搞。”

周亦渔笑起来,把声音放软,听起来就没那么冷了:“逗你的,你好好学习继续背书吧,我弄就行了。”

“好羡慕鱼姐啊,CPA都考完了,什么也都考好了……人生赢家啊鱼姐。”许凉凉趴在自己打印的题库上拖长了音调说。

“对了鱼姐,有个问题我想问你很久了,趁李经理还没来……”许凉凉压低声音,朝周亦渔的方向挤过来,大半个身子都趴在办公桌上。

“姐你的学历能力什么的完全可以拿到那种特别厉害的offer啊,为什么要来明湖公墓这个小破地方当会计啊?”

许凉凉掰手指:“工资也不算高,待遇也没多好,地方还偏……”

周亦渔目前正在当会计,她目前就职的单元全称是:金仓公墓明湖墓区。

国集联营的园林式墓园。说白了还是个墓园,但到底是个风清水秀远离市区的养生好地方。

两年前刚过来的。

本来确实是有更好的offer的,在来明湖公墓之前也工作过两年。

周亦渔说:“来这里体验一下轻松愉快的养老生活。”

许凉凉:“……?”

周小姐并不缺钱,前两年在相当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干,头秃得快要和暴躁医学生姐妹一个样了。

明湖公墓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清闲,实属放松身心的好工作。

周亦渔望着财务室窗外松涛阵阵,墓碑十里,如是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一个坑了对方一百零九,一个坑了对方一百四。但考虑到双方的能力上限,被坑指数半斤八两。

第6章 为难之六

金渡公墓明湖墓区的营业时间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四点结束,相当标准的朝八晚四制度。

比起周亦渔申请调到这里之前的那一份令人头秃的审计工作来说,另一个好处就是:在明湖公墓不会有奇奇怪怪的加班。

告别九九六,生活都变得多姿多彩了起来呢。

早上七点至八点基本没人来,八点以后陆陆续续来了些选购的客人。

明湖公墓的主要客源并不是它所处的这么一个小小县级市,这个小小县级市有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毗邻魔都。

号称“魔都北花园”,甚至连广告词都是“明湖公墓,地处魔都北花园,您的人生后花园”。

当时周亦渔来这儿入职的第一天,仰面看见了这么个巨大的广告词,现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像被逼着生吞一整个煮鸡蛋,无言,又有些好笑。

总之,明湖公墓客源主要都是来自于寸土寸金连死都死不起的魔都。

明湖公墓有专车,上下午两班,请了专门的司机负责在营业日往返于魔都与金渡市之间。

客人来选购,介绍、推荐、带着他们去墓区走走感受环境,这些事情都和财务室没有关系。

周亦渔心安理得地窝着,一直到手里的票据初步整理完了,她才起身去洗手间。

营业厅里客人三三两两,正常数量。

周亦渔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关心单位业绩。接着仍是垂头往洗手间走,目光垂在脚面前几步的光滑大理石地板上。

其实营业厅建得不好,主要是采光不太好。总是晒不到太阳,老显得阴森森的。

况且又是墓园,但凡封建迷信一点——就算不太封建迷信,也不太让人舒服。

但是李经理坚持这样,也就这样了。

周亦渔对于营业厅的采光并不关心。

她是财务室的,财务室采光一向很好,一直亮堂堂、暖洋洋。

从洗手间出来,重新经过营业厅回财务室的时候,遇见一对老年夫妇。

是一对携手而立的老夫妇,也许是自己来的。现在正十点,不是专车接送的时间。

两个人正仰头看旁边墙上贴着的“购墓流程”和“购墓须知”。

就像医院的科室里,墙上总会贴着一些各种疾病的科普小知识,或者是本院的某某某新仪器新疗法。

甚至周亦渔早上总去吃的那家奥灶面也会在墙上贴一面大大的“奥灶面的来源”,这种科普小故事,一路强扯到那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事。

正如以上两种情况,明湖公墓贴个“购墓流程”,旁边再贴上“落葬风俗”,也不足为奇。

周亦渔看一眼,继续慢慢地走。

“诶小姑娘,麻烦问一下,洗手间在哪儿?”

有人叫住她,是那位老太太。

明湖公墓是指示上做的不太好,没个洗手间指引。

老太太应该是魔都人。

周亦渔前些年在魔都当社畜,近两年来了明湖公墓,天天又见魔都人又见本地金渡人,莫名地生成了一种一眼辨别对方哪儿人的本事。

老太太和身边老头年纪看起来都很不小了,但衣着整齐得体,老太太甚至化上一点淡妆。

妆不浓,并不像老妖怪。

“我带您去吧。”

周亦渔放软声音,转身推开玻璃门,作了个手势。

她不忙,也不介意帮这些小忙。

老头留在原地,扶了扶鼻梁上架着的眼镜,转而低头去看小圆桌上随意摆放着日报。

这也是他们公墓很老式的习惯,坚持订日报,也是李经理坚持的。

洗手间离得不远,只是颇有些隐蔽,得拐个弯,上两层台阶,再拐个弯才是。

“我看着他们忙,没好意思问。多谢你啦!”

老太太摆手说。

她口音不像纯粹的魔都人,好像掺杂了北方的。

周亦渔连道不谢,抽身要退。那老太太有些吃力地弯腰洗了洗手,忽然又问:“活墓都得八十岁以上才能买的么?”

“是,得八十以上,凭身份证才能买活墓。”

活墓就是所谓的活人墓地。大多地方还有这个习惯,五六十年代,农家老人的院落里时常有做好的寿材架起来摆放,老人心里看着满意。

现在国家是明令禁止销售活人墓地的。

周亦渔怕对方不懂,干脆耐着性子好人做到底,解释一二。

“我们国家是明令禁止卖活人墓地的。能卖的三个情况,一个就是人死了凭死亡证明来。第二个就得年龄八十以上,凭身份证也能买。还一种情况呢,就是得了绝症,拿相关病历来,也行。”

周亦渔知道自己平时的音色总是偏冷,听着好像冷酷无情。跟老人说话的时候,她刻意放软了声音,好显得更柔和些。

“您八十了么?”她问。

“诶。”老太太直起身:“八十二了!”

她点头。

老太太再慢慢走下来,周亦渔干脆再陪她走回营业厅。

“小姑娘,你是北方人啊?口音听着不像这儿的。”

周亦渔:“没,我是金渡本地人。但我妈是T市人,我在首都念的大学。口音有点儿带过去。”

老太太长长“哦”了一声。接着倾吐欲还是发作,絮絮说话。

跟乡下的老太太一样。

可见人类总是相似的。

“我知道国家这个政策,前两年刚八十就想来了,那老头子非拉住我不许。”

“说他还没满呢,急着看什么,难不成还分开买么。就等到了今年,这老头也八十了,我们俩才打算一起来自己挑。”

老太太说着,慢慢笑了笑:“还是得自己挑,最诚心如意,今年就能定下来了。”

“您提早买好了,就算不落葬,每年的保养费也是得交的。早买了反而得多花钱。”

“早买了好。”老太太斩钉截铁地说:“不然等真死了,有没有的地方睡真是个问题呢。”

上一篇:他知芦芽暖下一篇:无忧小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