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反派痛哭流涕(55)

系统警惕道:“你个小狗日的不是想睡人家吧?!”

燕琅打个哈哈:“再说吧。”

……

百官日日在宫门前静坐抗议,士子们自是随从,御史们更将赵皇后喷了个狗血淋头,几方作用之下,皇帝的这场老年叛逆没能持续多久,便宣告结束。

董绍被禁军从狱中放了出来,但皇帝坚决不肯恢复他的职务,口称若天下人见辱蔑天子之人官复原职,毫无损伤,从此岂不再无尊卑之分?

董绍听闻不过一哂,却也不低头央求,将自己手头上的事务尽数交付给下属,便收拾东西,离开了门下省。

朝臣嗟叹,士林景仰,虽然离开了朝廷,他的声望反倒更上一层楼。

慕容晟在昌源停留了半个多月,也没能查出个什么结果,而在他提审过那名被扣押的军需官之后,后者便触壁而死,可想而知是说了些什么东西。

燕琅心下有些嘲讽,却也懒得点破,到最后,此事便以那军需官与蒋世安有隙,故而心生怨恨,为难边军草草结束。

皇帝也知道如此结案难以服众,只得再加封赏,北境将士皆有加恩,燕琅也再次得了黄金万两的赏赐,她也没沾手,照旧分给底下部属士卒了。

此事既然有了结果,慕容晟自然不愿在沈胤之的地盘上停留,圣旨降下的第二日,便带着俞婵,匆忙动身还京。

过了三月,气候便温和起来,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百姓开始农耕,恢复被战争破坏的耕作,而楚王慕容晟与昌平侯之女郑茜芳的婚礼,也在此时到来。

燕琅跟慕容晟不和,也懒得惺惺作态,为此返回金陵是不可能了,吩咐人包了两块砖头送去,算是尽了一份心力。

慕容晟大婚那天,系统颇有些感慨的问她:“作为野猪的白月光,秀儿你现在什么感觉?”

燕琅想了想,笑道:“逃过一劫?”

系统哈哈大笑起来。

萧子昂进得门来,便见燕琅倚在窗边,神态含笑,心头微微一动,脸上却波澜不兴:“楚王这桩婚事,正好与南方流民起事赶在一起了。”

他将手中书信递与燕琅,道:“皇帝有意扶持赵家外戚,便令赵皇后的胞弟赵乾前去赈灾,积蓄人望,但赵家本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家,赵乾更是烂泥扶不上墙,不仅将赈灾银款中饱私囊,还烧死感染疫症的百姓,百姓本就深受水患侵害,原以为朝廷赈济之后会好些,不想竟遇上这么个混世魔头……”

燕琅听得蹙眉,接过那书信粗略一看,便道:“流民起事,现下情状如何?”

“朝廷已经派兵前去剿灭,首战便失利,此后更是连连败退,”萧子昂道:“流民已经占据岳州,号称有十万之众,下一步便要进军荆州。”

“荆州可是要地啊,”燕琅叹道:“若真有目光深远者统率流民,攻克荆州之后,未必不会划江而治,两分天下……”

萧子昂含笑道:“有君侯在,自然不会。”

燕琅也笑了,摇头道:“你倒是信得过我。”

门外有鼓声传来,不多时,便有脚步声与通禀声传来,萧子昂回首去看,笑意温和:“朝廷派来的使者,到了。”

不出萧子昂所料,皇帝果然降旨,令博陆侯沈胤之南下,平定流民作乱一事。

“陛下是想一石二鸟,”送走传旨的内侍之后,萧子昂笑道:“君侯若是南下,必然不能携带大军,强龙不压地头蛇,此次南征未必顺遂,兴许还会有性命之忧,若是能借君侯之力平定南方流民,固然可喜,若不成,则可顺势问罪。再则,他也可以再度趁机遣人来此,收服北境边军……”

燕琅听他说完,颔首道:“既然如此,还是兵分两路吧。”

她环视众将,道:“我此次南下,只带杨先生与三千善水精锐,而昌源,便交由军师坐镇,务必使得后方无失。”

萧子昂领命,众人齐声称是,临分别前,又叮嘱燕琅道:“流民来势汹汹,君侯此去万万当心。”

燕琅笑微微的看着他,目光灼灼道:“先生是在担心我吗?”

萧子昂原还自若,现下却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踌躇几瞬,终于还是道:“是。”

他坦然应声,燕琅反倒一怔,静静看他一会儿,道:“等我回来。”

萧子昂眼睫微垂,应了声:“好。”

……

燕琅快马加鞭,七日之间便抵达岳州,而此时此刻,战况已近糜烂。

赵乾心知自己此次捅了篓子,已经避开不敢见人,而沿路官员深知赵皇后得宠,唯恐来日皇子登基,记恨此事,又兼皇帝未曾做声,竟也不敢缉拿问罪。

赵乾犯下这等大错,固然有愚蠢的缘故,但更深一层的缘故,却是慕容晟派人暗中挑拨——这也是此次流民作乱,楚王一系默不作声的缘由所在。

事情闹得越大,就越难以收场,赵乾就死的更惨,赵皇后也会成为红颜祸水似的人物,受世人咒骂鄙薄,而她所出的皇子受母亲连累,也再无登顶的希望。

燕琅没有那么多思量,也不会顾及朝中盘根交错的势力,抵达岳州之后,便问罪赈灾失利的人,先将赵乾抓出来严刑审问,又从他嘴里掏出了十来个附从之人。

她惯来雷厉风行,此事也不例外,三日之内,便将赈灾贪污一案审理个清楚明白,到第四日,便将赵乾等十余人压到菜市口处刑,首恶赵乾罪大恶极,凌迟处死,余者腰斩弃市,即刻执行。

百姓见州郡官吏庇护金陵使臣,早就不再信任官府,现下见这位年轻的君侯如此犀利公允,如何不感激涕零,再得知燕琅便是那位保境安民的博陆侯,更将她奉为神祗,尊崇之至。

博陆侯沈胤之的名字,又一次响彻海内。

第38章 我要做皇帝38

赈灾不力、中饱私囊的祸首赵乾被凌迟处死,附从者也被延展弃市,燕琅尽数抄没其家产,清点在册之后,全数用来赈灾,民心为之一稳。

岳州刺史因附从赵乾,已然被处死,燕琅便令自己亲信暂代刺史之职,主持岳州军政诸事。

越过朝廷而直接任命主官,这是相当犯忌讳的事情,然而燕琅一到此地,就先把赵皇后的胞弟千刀万剐立威,又将罪人余财悉数清点赈灾,自己却分毫不取,莫说百姓景仰,岳州本地官吏对她也是又敬又怕,竟也不曾对这么不合规矩的事情提出异议。

民心既稳,流民聚众为患一事也被摆到了眼前。

“这些流民大多是流离失所的受灾百姓,的确可怜,可他们聚众为乱,也着实祸害过诸多村镇,滥杀无辜、强占女眷,更是一个也没落下,若是招安,怕也不妥。”

几个官员商议过后,还是道:“对待他们,还是武力征讨为上。”

博陆侯沈胤之向来以作风强硬著称,此时却没有显露赞同之色,只摇头道:“流民中虽有奸邪之辈,却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是贫苦百姓,吃不上饭,耕地被夺,无计可施之下,方才聚众起事。他们落到这地步,天灾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人祸同样不可忽视,这是朝廷有负于百姓,不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杨望之在侧,听得微微一笑,躬身施礼,敬佩道:“君侯有仁心啊。”

燕琅淡淡笑了一下,又正色道:“杨先生,你来起草文书,便说流民中未曾参与作乱,擅杀无辜之人,此时弃暗投明,官府便另授田产,既往不咎……”

杨望之明了她心意,颔首应道:“是。”

有官员蹙起眉,语重心长道:“附从起事的流民尚且有授田,静守在州郡中的百姓却没有,消息一传出去,那些没起事的怕也要坐不住了,君侯固然是一片好意,然而先贤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不只是他们,所有流离失所的百姓都要由官府编纂户籍,重新授田,近年来地方豪强势力愈盛,强占田亩,放印子钱,逼迫百姓卖儿鬻女,多少人被逼的家破人亡。”

燕琅不知想起什么来,神情渐冷,道:“户部统计出来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更是一年不如一年,皇帝只知道选秀、扩建避暑宫殿,金陵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只盯着自己眼皮子底下那一亩三分地,却不知地方已经民怨四起,触之即燃了!”

岳州几个官吏在侧,听她说的如此犀利,皆是一怔,回过神来,不觉心下酸楚,双目微湿,向燕琅施礼道:“博陆侯竟如此知晓百姓疾苦,我等代岳州百姓,谢过君侯!”

初云之初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