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蕊蕊语气突然变得暧昧:“我敢保证,换张照片,男生们往你抽屉里塞的匿名信,女生们除了请教你新学期打算买什么复习教材,还会找你讨要护肤秘诀。”
倪优同学很傻很天真:“那要告诉他们,我之前用过大宝和百雀羚吗?”
“不用,女生宿舍早都知道了,你最近换成了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哈哈!”
季蕊蕊笑着,用笨重的雪地靴,朝倪优扬出一把散雪,转身打趣她:“榆木疙瘩,天天对着陆大校草,居然还没有开窍……”
倪优也团出一个雪球回敬:“哼,敢还手的话,过完年,别来抄我的寒假作业。”
“……算你狠。”季蕊蕊瞬间被打中了死穴。
两个姑娘互相打闹的时候,许瑛还在一张一张地翻看红榜。终于,在倪优的名字往下,数了二十多个人名之后,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前十名之外的学生,是没有资格贴大头照片的。
第27名,在学渣们看来能爬上年级百强榜就是大神级别的成绩,放到市立的一中或者实验,恐怕前100名都进不去。
许瑛的心情有点沉重。
她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她和倪优一样的作息,一样的努力,结果却总是谬之千里。
原本打算还给倪优的《十一月的肖邦》,在她的口袋里,被下意识揉烂了封面。
作者有话要说:
某言:讲真,想转站陆卓了!
闻迦:扶朕起来,下章出场。
第5章 Lesson 05
Lesson 05
密城有“十五的元宵十六甜”这种说法,总要过完正月十六,喝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逛逛街头的庙会,看罢最精彩的一场灯盏,参与政府举办的有奖猜谜活动,这个年才算结束。
但是省教育局里的领导一“市”同仁,从不肯开特例,每年寒假过后,例行的下学期开学的这一天,恰恰总是正月十六。
倪优一大早起床,检查昨天就收拾好的背包,婉拒了母亲送她去开学的要求,“妈,这又不是新生入校,这么点东西,我能搞定。而且,你一早要推爸爸去书报摊,还要自己去上工呢,时间冲突,就不要太担心我啦。”
女儿说得很在理,倪爸爸旁听着,心里却极不忍。如果他的双腿健全,没有发生过意外,他定然不会让女儿独自一人去学校报到。
菁华高中90%以上的学生都是全日制寄宿生,但仍有不少家长,会忍不住思念儿女,而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带着种种好吃好喝好用的东西,去探望孩子。
倪优的父母也不例外。高一上学期的中秋节是周三,菁华高中没有放假。倪妈妈提前一天,就把街道环卫办分发的月饼、点心等福利整理出来,再添上两袋水果,借搭老邻居的车子,给倪优送过去。
中秋节这天早上,倪爸爸也克服了诸多困难,一路也跟车过去。到了校门口,倪妈妈下车去保卫处登记申请进校,倪爸爸却坚持留在车上,要求妻子不要将自己同在车子里的事情告诉女儿。
校门口人来车往,他怕同学们笑话她。
倪妈妈何尝不明白丈夫的想法,她自己也是一大早换了身平时不多穿的半新衣衫,涂了简单的口脂,才匆匆赶来的。
学校留给家长们的时间,只有每次课间的十分钟。
倪爸爸坐在一街道之隔的小面包车里,躲在半开的灰色玻璃窗后,远远地看着校园门口。
女儿接过妻子手上的袋子,眼睛里绽放着挡不住的惊喜。
他跟着女儿高兴,也跟着自己心酸。
倪爸爸倪妈妈向来无需担心女儿的成绩。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的倪优,从来不向自己的父母汇报成绩,但是校方每学期每个月准时打到倪爸爸账户上的学杂费、餐补和奖金,都非常精准地证明了,自己的女儿有多优秀,也有多辛苦。
倪爸爸转动轮椅,来到倪优旁边,抬手掂了掂她的书包,似乎是确保这只沉重的包袱,不会压坏女儿瘦弱的肩膀。
他顺手往书包的夹层添了一张100元的毛爷爷,嘱咐女儿:“年前你的钢笔不是摔坏了吗,等到学校了再添点好文具,中午也记得给自己买碗元宵喝。”
这是父亲用一份份报纸、一本本书刊卖出来的钱,倪优本能地想要拒绝,但是看到爸爸严肃又担忧的脸,她乖巧地收下了。
但在出门前,她还是把钱悄悄塞进了母亲挂在玄关的工作服口袋里。
**
去学校的路上,倪优坐在公交车里。迫使自己的大脑重新进入学霸模式之前,她从背包里取出陆卓的Walkman,美滋滋地塞进了耳朵里,总结假期的收获。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倪优除了晚上写作业,温习功课。白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帮父亲母亲,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初,她想要跟着母亲,一起去清扫社区街道。自然是遭到母亲强烈的反对:“胡闹,这是小姑娘家家该做的吗,万一被同学知到了多不好!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样子!”
事实上,她上学期交到的两个好朋友,许瑛和季蕊蕊,都已经知悉她的家境状况。尤其是季蕊蕊,过完年从城市的另一端打车跑到倪家“借鉴”寒假作业的时候,还相当体贴地给倪妈妈送了一套精致耐用的牛皮手套,用来保护她那双过早被风霜雕刻的手。
至于其他人的眼光,倪优并不在乎。
她觉得学生先把自己的成绩做好,就是先把本分做好。然后再去做别的,都是额外的历练。
而这种感悟,是她在被倪妈妈赶去父亲的书报摊帮忙时,从路遥先生的那本《平凡的世界》里,获得的。
不得不说,父亲的书报摊,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甚至比陆卓馈赠给她的音乐世界,更加更富多彩,更加奇幻震撼。
当然,倪爸爸为了给女儿做表率,从书商那里所进之货,主要是人们常看的日报晚报,各种新闻、娱乐、文化期刊杂志,书籍方面则以古今中外名著经典居多。
倪爸爸最大的原则是,他的书报摊绝对不卖任何涉黄涉暴的东西,即使当时在年轻人里很火的台湾小言也不行。
因此,倪家的书报摊,并不比城区的同行来得赚钱。
偶尔有恶趣味的行人路过,故意拿倪优开涮,索要一些大尺度的盗版小H书,都会被倪爸爸瞪着眼睛赶走。
倪优反过来安慰父亲,脸上仍旧一派天真,但是她心里,什么都明白。
最初,她一度陷在文化课本和课外书籍的矛盾中无法自拔,所幸自律的她非常清楚,眼下家里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成绩换来的奖金。
于是她强迫自己,只有在白天帮父亲照看摊位的时间,在客流相对淡场的空隙,才去翻看那些复购率高的畅销书,而晚上,仍旧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就连她最爱的Walkman,也会被束之高阁。
假期数十天,拼拼凑凑,她也不过读了三本好书——《红楼梦》、《**的葬礼》、《平凡的世界》。
很多年后,她早早已稀释了红楼未完的遗憾,忘记了穆书的情节,《平凡的世界》留给她的印象,也只剩下路遥先生所描绘的那一段,贫瘠年代,刻苦求学的年轻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围着一锅简单的猪肉炖粉条,肆泪垂涎、大快朵颐的场景。
但在当年,父亲的书报摊,启蒙了她。她第一次知道,原来故事可以这样讲,书可以这样写,人性与情感可以这样……隽永。
**
公交车停靠在菁华高中站,进校园之前,倪优想起今天是周一,除了例行的新闻播报,陆卓还会做有关“新学期新风貌”的主题广播。
陆卓原先附赠的那些磁带,已经被她在过去的半年听得倒歌如流。她想了想,还是先去了学校附近的音像店。
昂贵的CD、影碟区,自然看了也买不起。她只在巴掌大的、日渐衰落的磁带区沙里淘金。
倪优一眼选中了林俊杰的新专辑《西界》。
其实,彼时的华语乐坛虽然尚在鼎盛时期,但是已经开始受到无版权规范的互联网的影响,出现了下滑的征兆。
JJ这张专辑的传唱度并不如《编号89757》那张有全民神曲《一千年以后》加持,销量甚至不如前一张专辑《曹操》,但是倪优还是毫不犹豫地购买了。
毕竟在她眼里,偶像有一副天赐的嗓音,不管唱什么,都是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