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瞻彼日月(9)

作者:亮家川儿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果儿来,外公抱抱。”父亲抱着三岁的女娃娃笑出了声。

“哎呦,别揪外公的胡子。”果儿伸手拽着父亲的白胡子,哈哈笑着喊“外公”,均儿在一边看着自己的小侄女宠溺地笑着。诸葛亮轻轻拉拉女儿,让她松开捉着外公胡子的小手。诸葛果长到半岁大,生的玉雪可爱,很招人喜欢。父亲母亲便常从家中过来,在隆中住几日,帮着照料果儿。此次恰逢均儿从白楚处游学归来,父亲便为均儿看看学业,讲讲书籍。均儿与果儿虽说是叔侄,但相处起来倒更像兄妹。闲时便带着小果做游戏,其乐融融好不欢喜。

诸葛亮从父亲怀里抱过果儿,果儿便开始缠着他要给他梳小辫,诸葛亮对这小家伙向来疼爱得紧,而今这风度翩翩的君子也是满头女子妆了,我们都笑出声来。诸葛亮看着女儿,也是无奈宠溺地笑着。我看着果儿坐在夫君的怀里,父亲在一旁为均儿讲述着《六韬》的篇章,母亲和青衿正忙着给果儿做衣服,便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美满涌上心头。我笑着开始绣手里的方巾,抬头间正巧也看见孔明含笑的眼眸。

或许,如果是盛世安详,这样的岁月静好,一辈子都不会消失吧!

想到现在的时局,我的双眸还是暗了下去。现在刘表割据,荆州还是一派生机,可不远的都城洛阳早已是硝烟战火的天下。我们一家人尚且可以在乱世之中得到一时片刻的安闲时光,但是这样的日子又能持续多久呢?北边是曹操的初露峥嵘,南边是孙策的屡战屡胜,荆州本是中原要地,易守难攻,一旦两边的局势稳定,那么荆州的地界上必然会硝烟四起。到时候,依靠一个思想落后、兵力尚弱的刘表,又能支持多久呢?

诸葛亮把果儿交给均儿,悄声走到我的身后,我出神地想着今后的时日应当如何,一只手轻轻覆上我的眉间,把我皱着的眉头揉开。

“在想什么?”诸葛亮柔声问。

我拉住他的手,把他拉到身前看着他说:“想这荆州之地也不会长久太平下去了。夫君到底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明主跟随。现在的局势,是刘表已老,后继无人。姨娘的儿子,我的表弟刘琮虽受到刘表的宠爱,但他并非是可造之材,反而因为溺爱而添了娇纵。至于刘表的长子刘琦,心思善良,但不免软弱,这二人无论何人继承荆州的事业,都不能保住荆州。”

他看着我,长长叹口气,道:“夫人的想法,亮甚是赞同。可为今之计,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点点头,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我:“若是日后,亮因明主而助琦,夫人会怨我吗?”

我竟一时语塞。

“孔明凭心行事,但做无妨,夫人那里,老夫去劝便是。”父亲在一边突然说。

“父亲。”我眼神询问道。

“贤婿莫忧,黄家与刘家的关系,老夫自有分寸。”父亲看着诸葛亮,正色道。

“谢岳丈。”诸葛亮向着父亲深深一拜。父亲笑着摆摆手,说不必多礼,然后到院中看均儿他们玩耍去了。我倒是觉出孔明话语中的几分深意,问道:“夫君如此说,可是心中已然有了属意的明主?”

他拉过我的手,说:“也许吧,亮还要再等等。”

我点点头,他又说:“夫人不必担忧,明日、将来,亮无论如何都会护夫人和果儿周全。”我安心地靠在他怀里,在窗边看着追逐的孩子们和旁边笑吟吟的老人。不多时,传来了母亲呼唤吃晚饭的声音。

也许未来会有分离、坎坷吧。我想。

但只要和他在一起,什么样的处境我都可以度过。

只是不知道,我的夫君,他等的那位明主,什么时候会来呢?

第9章 隆中对

建安十一年,十一月。

白楚和诸葛均回到荆襄,说是均儿已经学有所成,可以出师了。于是我和均儿、孔明去城中看望了诸葛家两位姐姐,顺道拜访了庞统,而后见了爹爹和娘亲,便在黄家庄子里采了些梅花,便回家准备来年春天的竹叶酒了。

回到隆中,夫君帮着我将酿造的酒窖藏起来,便到了夜里。我们一家正在用饭,他突然开口道:“夫人,我这几日有事出门,劳你在家中了。”

我带着几分好奇看向他,总觉得他还有什么话想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好笑道:“既是有话,直说便是。什么事让诸葛先生这般吞吞吐吐的?”

诸葛均也搁下筷子,好奇地看着他的二哥,想来也是从未见过他二哥这般模样。

果儿则俏皮地刮刮自己的小脸,羞着她爹爹。

夫君看着一家人的神色,忍不住笑了出来,而后说道:“若有人来拜访,就劳烦均儿和夫人替我接待一番了。”

我不知是哪位朋友,竟然还需我这夫君出去躲避,很是好奇。但既然夫君他不愿意说,我也不再询问。

次日,诸葛亮收拾了几件衣物,带着一张琴,离开了隆中。

腊月,隆中山里的梅花开了,我带着均儿和果儿,还有新来的小书童鹤奴一起上山赏梅。山中的梅林是山上隐居的几位朋友种的,有腊梅、白梅还有红梅,次第开放,很是喜人。我和孩子们到了山中司马徽的居所,沿着雪径,赏着白梅,便看到了他的竹舍。远远看去,窗牖上有暖暖的烛光,显然是在家中。我便轻轻叩响了他的家门。不多时,门开了,司马徽看见我带着孩子们来并不惊讶,只是笑着抱起了果儿,让我们进到屋中。

我帮着果儿脱下斗篷,又把自己的斗篷挂好,司马徽已经给三个孩子了一些果子吃,打发他们在旁边玩耍下棋了。

我和他相对而坐,他倒了一杯梅花酒递给我,酒是刚刚温好的。

我饮下酒,笑道:“先生好像知道月英要来拜访似的。”

他老神在在地给自己也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而后搁杯摇头道:“老夫可没有你这丫头说的那么神,只是我这白梅林,寒冬总能吸引些朋友来打秋风罢了。”

我二人又饮了几杯,说起一些旧事,他忽然问道:“怎不见孔明?”

“说到孔明。我倒是有一事不明。”我总觉得司马徽好像知道些什么,便接着问道:“前些日子,他说不日可能会有人拜访,之后便带着琴出门了。也没说去了何处,亦没说何人来访。我倒不知,哪位朋友让他这般躲避?”

司马徽眼神亮亮的,带着几分趣味地看着手中的酒杯,也没回答我的话。

我看他的样子,更觉得他知道原因,便道:“既然你不说话,那我来猜一猜。”

他笑呵呵地点点头。

“首先,肯定不是我熟悉的那几位。”

他啜饮了一口酒。

“其次嘛,也不能是旧情人上门来吧。”

他唇边一抹微笑,继续沉默。

“我看,夫君也不像是得罪过什么人的样子,倒是有几分期待。”

他笑意继续加深,只是不言。

我沉默了一会儿,一个想法突然涌上心头。

“该不会是,他等到了那个要追随的人吧?”

司马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道:“等人来了,你自然也就知道了。”

那就是是了。

我心中突然也有几分期待。我也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人,才会使我的夫君,这般才华的男子念念到如今,等待到如今。我知晓孔明的性子,在道义上、爱情上、君臣选择上,他永远都是从一而终的那类人,一旦认定了,就至死都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

在司马徽这里又饮了两杯,看天色不早,便带着孩子们回了家里。到门口的时候,看见崔州平在等,便让均儿带着果儿到书房去,我引着崔州平到了内堂。吩咐鹤奴煮好茶,便问崔州平有什么事。

“今日在山上遇见了一位将军,他说自己叫刘备,来请孔明出山相助。”崔州平啜饮着鹤奴端上来的茶水说道。

“哦?刘备?就是现在坊间传闻仁厚爱民的刘皇叔?”我好奇道。

“正是。”

崔州平闻着茶香,说道:“那人身边还有两个兄弟,说是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三人一起起家,看起来,也像是久经沙场的将军。”

“那州平兄是带着刘备来到隆中了?”我问。

“这倒是没有。”他饮罢茶水,继续说道,“他们半路遇上了我,以为我是孔明,我告知了他我的身份,他几分惋惜我不是孔明,但也请我到食肆去用了酒菜,谈论了些荆襄的名士,问了我几个关于孔明的问题。而后天色晚了,他问明白了隆中所在何处,说今日天晚不便打搅,于是就要送我回家,我说要去寻友,婉拒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