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重生在五零(102)

作者:小王胡公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个凶手老蒯上周就落网了,我亲自去审的,他交代了这个案子,我有点印象,所以这个余洮山一说日期我就想起来了。”

原来如此,李传庆点点头接受了这个解释。

········

刘雁诗今天有些心神不宁,原因就是昨天自己给属下余洮山和徐宝民下达的两个任务。

作为一个老特工,他自然明白那条命令意味着什么。

她相信他们也知道。

如果放在以前,她还有信心让两个对党国忠心耿耿的特工自我牺牲,但是现在······

就连刘雁诗自己现在对于反攻都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只是她知道自己无法脱身而已,毕竟,自己的家人都在对岸。

“小刘,最近物价又涨了,你明天去银行做个专访,我已经带电脑或跟银行的高主管预约好了。”

带着袖套和圆框眼睛,有些秃头的副主编洪端从办公室出来说道。

“我知道了洪主编。”刘雁诗被从沉思中惊醒,脸上却不见任何的惊慌失措,足可见她的能力与经验。

“这位高主管是我的老朋友了,我已经跟他约好,到时候他会把最近两年关于币值和物价的资料给你,你回来仔细看看,争取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报道来。”

“好。”

刘雁诗眼睛一亮,整张脸都好像鲜活起来,就像是一朵刚刚盛开的兰花。

办公室的人都开始羡慕起刘雁诗来,能够独立的写这样一篇重要报道,对他们来说是体现自己在报社地位的事情。

也说明刘雁诗入了领导的眼,要开始培养她了。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刘雁诗真正高兴地,是她能够接触到相关的金融资料,她在沪市的工作内容除了搞破坏,搜集相关经济资料也很重要。

这样总部就可以根据他们送回去的情报联合某些国家,一起制定经济封锁新华国的方案了。

毕竟一个拥有好几亿人口的大国,现在已经从战争的泥潭中挣扎出来,如果再不给他戴上枷锁,全力奔跑的新华国,想想都让人害怕。

刘雁诗从来没有想过,对岸和某些国家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要帮你。

她更不会明白,如果有一天某些国家无法再对新华国进行经济封锁,狂奔起来的大国会招致什么样的忌惮,又会发生什么样啼笑皆非的事情。

虽然很快就能得到一份资料让刘雁诗心中兴奋,但是眼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确认余洮山和徐宝民到底有没有执行自己的命令。

到了下班时间,刘雁诗婉拒了同事要给自己介绍对象的好意,背着一个白底蓝花布做成的小包出了报社。

穿着一条布拉吉长相清秀,一头乌黑头发的的刘雁诗有些吸引人的目光。

看着周围许多羡慕或者惊艳的目光,刘雁诗心中有些得意,即使是再沉稳,她也是个女人,而且是个年轻的女人。

“就是她!”

小王拿着照片站在报社对面的弄堂口说道,找到了目标让他有些兴奋。

年轻人总是会幻想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干掉了坏蛋,拯救了许多人,最好再有个长相姣好的姑娘被自己迷倒。

小王感到有些口干舌燥,看向刘雁诗的目光也有些灼热。

他就是自己成为英雄的开始。

刘雁诗感觉好像有一道灼热的目光投在自己的身上。

多年的间谍生涯让她时刻都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心。

她转头看去,却看见一个中年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卷乱糟糟的钱,一副心疼的样子一张一张的递给对面有些微胖的年轻人,而年轻人则是面红耳赤。

看了几秒,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刘雁诗收回了目光。

而胡大同和小王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个短命鬼,要是惊了她看唐处长不剥了你的皮。”

老胡低声叱骂道。

关键时刻,还得是老将出马。

别看虽然现在老胡整天一副混吃等死的样子,但是干了二三十年警察的,就没一个简单的。

想想老上海复杂的形式,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红党,国党,青帮,苏北的人,三教九流,没一个简单角色。

能在乱世里穿这一身皮的,想也知道不简单。

至于为什么现在老胡开始混吃等死,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

至于第二,老胡是个留用人员,所谓留用人员,就是解放后政、府让他们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以观后效。

成了留用人员的老胡,很快就改变了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老胡只不过是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就看见小王这小子直勾勾的盯着目标看,他就知道要坏菜。

幸好回来的及时,没有酿成大祸。

刘雁诗虽然没有发现可疑的人员,但还是做了几个反跟踪动作。

小王没有再跟,接下来跟着她的是其他几组同志。

第126章 扫盲

虽然刘雁诗已经很小心了,但是无奈唐德恺这次亲自出手,早已经补下了天罗地网。

这种天罗地网不是在她身边布置了多少人手,而是在关键的点上布置。

对于一个老特务来说,他对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敏感的。

如果有一天自己的身边出现了很多的生面孔,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暴露了。

面对刘雁诗这样有经验的老特工,唐德恺很有耐心。

·········

“真是烦死了哎,好端端的搞什么扫盲班。”

林红绣坐在沙发上抱怨道。

原来是街道发出通知,从今晚开始街道就要开始举办扫盲班。

金主任订了一个小目标,争取在一年内,帮助街道一半以上的人先脱盲,两年之内让街道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阅读报纸。

林红绣是识字的,她原来是长三堂子的姑娘,读书识字算是基本操作,琴棋书画也基本精通。

唐阮阮一想,自己加老妈还是个才女。

但是你会读书写字不代表你就可以不去了。

林红绣依然要去,不是作为学生,而是作为老师。

有人要说,林红绣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不去不行吗?

还真不行,别说还有一个月才生,就是明天到了预产期你今天也的去。

因为现在不流行贤妻良母了,流行铁姑娘。

至于原因,前段时间叶淮生被带去学工的时候,沪市的几所高中带着学生下乡学农去了。

其中有个叫吴梅的姑娘,每天扛着锄头,拿着铁锹和农民一起挖渠,干的比男同学还多,肩膀因为挑土都磨破了,脚底板都磨出血了还不休息,知道累晕在地头,醒来后又继续劳动。

这位吴梅同学的事迹引来了报社的报道,然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刚开始大家只是评论这个吴梅同学的行为,有的人说她傻死心眼,有的人对他敬佩不已。

但是后来,红旗日报竟然转载了吴梅的事迹,并且赞赏她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的践行者。

一时间全国都陷入了这场大讨论,有女权主义者说这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一样可以做,并且不比男人做得差。

有思想保守者委婉的说还是男主外女主内比较合适。

也有理性的人说男女平等不一定是全然的要求男女做一样的事情,根据男女的优势与劣势,合理的分配任务比较合适。

总而言之,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开始席卷全国。

各个地区各个单位一时之间多了诸如“优秀女员工”“三八劳动者”“铁姑娘”这样的称号或是奖项。

并且很多单位都设置了相应的奖金或是奖品。

林红绣所在的百货大楼也不例外,紧跟潮流,设置了“先进妇女劳动者”奖项。

规则是每一个季度评选出一个人活得这个奖项,奖金没有,但是作为百货大楼奖品不缺,获奖者可以得到一条津门轻纺厂生产的毛巾被。

这可是个好东西,钱多少不说,就连沪市这么大个城市,百货大楼也才拿到五百条的存货。

别看五百条听着挺多的,但是别忘了这里是沪市,五百条,别说水花了,连个涟漪都不一定能见到。

而想要得奖,不光要在单位玩命儿干活,还要在街道积极参与扫盲。

这毕竟可以算是一条基本国策了,毕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要是带着几亿文盲,怎么狂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