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众人签好约子离开徐家,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孙婶和林大娘这才终于得要施展方才一直弯腰而变得十分疲软的腰背。
“丫头,既然约子已经写好,那我们也回去了。”
孙婶将写好的约子摞成一摞,递到徐芳园的手里。
她浅笑:“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丫头,你也早点歇着吧,累了一天了。”林大娘也在一旁道。
“今儿麻烦大娘和婶子了。”徐芳园感激道。
“咳,你这丫头怎得这般见外!”孙婶听言,瞥了她一眼:
“你帮了我们两个那么多,我们做的这点事情算什么麻烦!”
“就是!”
林大娘咯咯笑开:“能帮上丫头你,我们不知道有多开心呢!”
“对了……”
林大娘似突然想起了什么:
“丫头,今儿那么多人都写了约子呢,那些人你都要收啊?”
“不是啊。”徐芳园笑道:“今儿还有好些人没在呢。”
“以后肯定还要多写些约子的。”
“丫头,我不是那意思。”林大娘摇头,神情比先前还要凝重了几分。
徐芳园微滞:“大娘,你想说啥啊?”
“那钱宁芳的螺子,你也要收么?”
林大娘忧心忡忡的看着徐芳园:
“丫头,今儿这一出可都是她闺女儿闹出来的。”
“还有那李翠花,那就是个典型的墙头草,你看她摇摆的多厉害!”
“丫头,你涉世未深,大娘我觉得我有必要告诉你。”
“像李翠花这种人,能离她多远就走多远!”
“像她那样的,就是养不熟的心眼子小的跟颗针一般小的蛇,今儿个对你摇头摆尾,明儿个指不定就因着什么鸡毛蒜皮点的小利润直接反咬你一口。”
说起陈小花和李翠花,林大娘的脸上便止不住露出嫌恶的神情。
而孙婶听到林大娘的话,脸色也没之前好了。
其实,若是林大娘不说这事儿,她也是想要找个机会对徐芳园这样讲的。
迎着孙婶和林大娘忧心忡忡的神情,徐芳园缓缓道:
“其实对她们两个我倒是没有太大的顾虑。”
“诚然,那李翠花是个墙头草,但她顶天了也就是个墙头草,我不认为像她那样的人,有反咬我的机会。”
“当然,我不想同她计较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这。”
说着话,徐芳园深吸了一口气,她轻声道:
“如今良田去了镇上读书,等食肆修好了,我也要去帮忙,这徐家就剩下了我家阿爹。”
“我是真的不放心他。”
“如此,我觉得这段时日还是不要开罪人的好。”
听了徐芳园的话,孙婶和林大娘的脸色皆是微变。
她们显然是没料到徐芳园还有这层顾虑在里头。
不由自主地,两人看向徐芳园的目光都多了几分同情和欣慰。
徐芳园着实有些受不了两人的目光,干脆摆出一副好奇的模样岔开话题:
“对了,婶子、大娘,你们可以同我讲讲那钱宁芳是怎么回事么?”
“我怎么觉得……那钱宁芳和陈小花不像是一般母女呢?”
“那可不就是不一般的母女么!”
林大娘被徐芳园的好奇打动,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陈小花那丫头一直就看不起钱宁芳呢!”
“看不起?”
“可不!”林大娘点头,她看向一旁的孙婶,道:
“哎,孙婶不是挨着钱家住的么,她家是什么情况,孙婶再清楚不过了。“
孙婶听得林大娘的话,难得没有搭腔。
徐芳园挑眉,她想起那回赶场时,陈小花带了一筐子豆腐去镇上时满脸的不高兴:
“因为钱宁芳做豆腐的原因么?”
“哪里会是因为这个啊!”林大娘被徐芳园的话逗笑了:
“丫头,你别看那豆腐虽然卖不了几个钱,但好歹是门营生呢!”
“在咱们村里头,男子都少有自己的一门活路,像钱宁芳那样会做豆腐的,好些人都羡慕不来呢!”
徐芳园皱眉:“既是如此,那陈小花到底在嫌弃个啥?”
“自是嫌弃她娘当初把她生下来呗!”
林大娘努努嘴,很是不屑。
她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孙婶听到这话时,一直强撑的笑容陡然僵住。
徐芳园注意到了。
但因着林大娘还在这,她不好直问,而是不动声色的拍了拍孙婶的手腕。
孙婶回过神来,朝着徐芳园勉强笑笑。
“其实也不怪丫头你这种反应,你那时候太小了,是不知道咱这村子里以往发生过哪些个大事儿的。”
“就钱宁芳的那事儿,当时可是在整个村子都引起轰动了的呢!”
第536章 各走一边
大黎民风开明。
大黎的百姓对女子经商并没有什么看法,但他们对于某些事情到底是无法容忍的。
依林大娘所言,当年钱宁芳也是个出去找活做的。
她找的活儿是跟着人行脚商人一起挑着罗兜去到各个村子贩卖些小东西。
行脚商多是男人。
而那时的钱宁芳还是个娇滴滴的女娃娃。
钱宁芳起初跟着他们一起走村蹿乡的时候,是没有多少人看好她的。
不过,钱宁芳是个要强且绝不轻言放弃的。
虽然那活儿很累,但她一直咬牙坚持。
终于,半年过后,她可以独自去挑着罗兜去卖东西了。
几乎每个月,钱宁芳都会拿不少银钱给家里贴补家用。
起初的那段时日,钱家是很欢喜的。
但渐渐地,钱宁芳开始不怎么给家里银钱了。
钱家以为是自家闺女儿日子过得艰难,还不时支钱给钱宁芳。
钱宁芳当然没有收下家里给的银钱。
她告诉父母,自己过得去,还朝着家人抱歉说,没有给家里银钱。
因着她自小就是个让人极为省心的孩子,钱家人也没怎么多想。
钱家人纷纷安慰钱宁芳说——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若是在外头太辛苦了,就不要在外头做了。
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她一个小丫头。
对此,钱宁芳每每只是勉强一笑。
大约又过了半年。
在一个雨夜,钱宁芳无比狼狈的回到了白沙村。
白沙村人看到,她的肚子微微隆起。
钱宁芳怀孕了,但她还没成亲。
孩子的父亲据说是个做豆腐的。
这事儿犹如一声惊雷,将白沙村的村民们震翻了。
众人怎么都没料到往日里连话都不敢说得大声的钱宁芳居然会做出这等不要脸的事情来。
一时间,白沙村里传言四起。
有人说,所以啊,女人家没事学男人家去做什么买卖嘛!
说是做买卖还是靠着皮囊过活!
有人说,指不定那钱宁芳之前拿回家的钱根本就不是做劳什子买卖得来的。
谁知道那钱经过了多少男人的手呢。
还有人说,那钱宁芳之所以自己一个人大着肚子回村,莫不是她自己也分不清肚里的娃儿是谁的?
……
众说纷纭,但大伙儿说得最多的是——
这老钱家一辈子的名声可算是毁在这么在外头乱搞的丫头手里了。
外头的传言越演越烈。
但钱家却是无能无力。
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没有人比钱家说得比村里人更厉害。
打从钱宁芳回村子的那天起。
钱家人从上到下统统找着钱宁芳说了话。
他们想要找到钱宁芳腹中孩子的父亲,让他负起这个责。
然而,钱宁芳除开最初说了那人是做豆腐的,咬死了不说那男人到底是谁。
后头,她的老母亲以死相逼,钱宁芳才终于说清了那男人到底是谁。
只是,当老母亲听得那男人早已娶妻生子且是个再破落不过的做豆腐的之后,气得昏倒在地,直躺了足足三天才缓过神来。
虽然三妻四妾算是寻常,但那是对有钱人家。
在乡下,好些男人一辈子都是要打光棍的。
钱家人自是不愿意让钱宁芳过去作妾。
钱宁芳听得家人议论纷纷,苦笑:“人都死了,嫁给谁啊。”
众人听言,更是心惊。
钱宁芳骗了家里人。
自打她发觉自己有孕后,立即就找上了那男人。
但是,她没有料到往日几乎时时都同自己待在一起的男人早已有了家,有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