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逼我当男后+番外(24)

陶仵作跑过来一把把他抱起来,“昀哥儿你跑什么?这里可不能乱跑,万一损坏什么怎么办?”

焦昀老实窝在他怀里,“我只是听说灯笼破了,想着能不能修一修,祖父以前花灯节都会做灯笼给我,我也会糊,会帮忙的。”

陶仵作听他提到老秀才,也不忍心说焦昀,摸了摸他的头,“好了,这里不能乱闯。”

焦昀乖乖应了,因为被陶仵作抱着,视线一高,目光环顾一圈,可这一瞧,他眉头却皱了起来,又很快垂下视线,“陶哥哥我知道了,是不能随便闯进别人家里,这屋子的主人要是回来,怕是会生气。”

“哈哈哈什么主人,这屋子早就空了很多年了,听说这院子是以前府里一个得宠姨娘的院子,杨老爷过世之后,姨娘被送到庄子,这里就没人住荒废了……不对,我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做什么?”陶仵作边往外走,就在一只脚踏出门槛时。

焦昀歪头一愣,“咦,不会啊,你看那床榻和桌子还有梳妆台干干净净的,怎么像是空的,陶哥哥你又骗小孩子是不是?”

他的话让陶仵作已经卖出去的腿收回来,他反射扭头一看,之前没太注意,因为荒废所以先入为主,可这时被提醒,陶仵作把焦昀放下,走到不远处的梳妆台前,再是桌子上,果然干干净净的,甚至是空的床榻,上面竟然还放着一床薄被。

陶仵作脸色微变,总觉得奇怪,这里既然有人住,为何杨家又说没人?

在陶仵作站在床榻前瞧着那叠的整整齐齐的薄被发呆时,焦昀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后,望着那薄被子,再回头看了眼那灯笼的切口,联想到那碎的不正常的玉镯,脑海里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

只是这想法若是证实,怕是之前的证词又要全部推翻重新来过。

可这直觉太强烈,他不好出面,只能赌一赌。

若是真的,至少对陶仵作这边破案是个关键的证据,因为很可能凶手巧妙把龚氏出事的时间往后推迟,避开真正的作案时辰,让自己有不在场的证明。

焦昀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提醒到陶仵作,视线一扫,落在悬挂帷幔的钩子,眼睛一亮,他丈量一下个头,重新回到桌边。

这才边喊陶哥哥边朝陶仵作跑去,到了近前,脚下一个踉跄,手腕刚好搭在床幔的挂钩斜往上的绸带上。

他的惊呼让陶仵作转过头吓一跳,赶紧一手扶住他,一手就去拉扯缠住他手腕的床幔,把钩子一放,床幔落下,钩子落回床边,虚惊一场。

焦昀适时捂着手,低着头自己呼呼,“幸亏没红印子,否则娘该担心了,谢谢陶哥哥救了我。”

陶仵作看小孩这么懂事也不忍心说他,刚要摆手说没什么下次让他注意,却一愣:红印子?还有那绳子……

他突然想到什么,猛地站起身,像是确定什么,走回到那个破的灯笼前,望着断裂的绳索一段,拿起来仔细瞧着,等摸着那一半平滑的断口,突然回头盯着之前拢床幔的钩子上的绳子,再来回看看,突然大笑一声,“昀哥儿你站在这别动!千万别动啊!”

说罢就跑出去,“大人,我们都错了!凶手的犯案时辰推断可能有问题!”

焦昀听到这一句,轻轻吁出一声,搞定了。

陶仵作急吼吼跑出去,他平时一向稳重,侯大人想念叨几句,可想到他的身份,只能头疼:“陶先生,你在说什么?”

陶仵作却已经一手提着扯破的灯笼,另一只手则是拿着绳子的一截,“大人你看这里。”

侯大人扫去一眼:“这灯笼怎么?不是龚氏出事时不小心扯下的?”灯笼上布满灰尘,上面还有几个指印脚印他们来时就这样,大概是出事后仆役把人放下时不小心碰到留下的。

陶仵作把绳子的一截往前又凑一凑:“大人我说的是这个,你仔细瞧瞧,这绳子断口真的没问题?”

侯大人看陶仵作说得认真,表情也凝重下来,他凑过去,仔细查看,这么一看,的确有哪里怪怪的:“这个切口……这里似乎太过平整。”

陶仵作:“不是似乎,是真的平整。大人你再等等。”他说罢,让侯大人拿稳灯笼,速度跑去龚氏出事的石阶,探出头,费劲伸.出手臂,把那些不起眼的玉镯碎片都捡起来。

侯大人意识到什么,看向几个衙役。

他们也去帮忙,等所有碎片都捡起来,陶仵作把玉镯放到空地旁的石桌上,拼在一起。

除了零碎的无法拼凑,大致的形状却是可以。

他拼凑完,仔细检查摔碎的缺口,终于知道找到一个极为平滑的地方。

这时,侯大人已经凑过来就站在他身后,杨大等人也过来,奇怪这个陶仵作到底在做什么,神叨叨的,怪邪乎。

陶仵作重新拿过那截绳子的末端和他拼起来两块玉镯拼合起来的位置拿给侯大人凑近看。

侯大人看过去,不止是他,身后围过来的杨大等人也脸色微变。

如果一样还能解释,可这两样东西,一个绳子,一个玉镯,竟是可怕的……切口很是相似。

皆是一半很平整,一半很微妙。

陶仵作将他们目光收入眼底:“大人你看这绳子,这灯笼挂了许久,绳子都朽了,如果真的是外力撕扯断裂,应该都是不平整的,可这一半平整一半如此,只能证明,有人事先用刀子割了一半,还能悬挂,可只要很小的一点力气,就能直接不堪负重而断。而这玉镯切口也是这个道理,有人事先把玉镯切出一个口子,只要受力也会很容易断裂。”

侯大人皱眉,“是有人故意为之?”

陶仵作:“是,二夫人看来确实不是自杀,且凶手犯案的时辰并非只是二夫人死的那段时间。”之前只是因为她的指甲起疑,却并不确定,如今却已经有确凿证据,二夫人的确是被杀死的。

侯大人等人面容凝重至极,“你刚刚说出事的时辰不对,是何意?”

陶仵作:“大人可还记得验尸单?她手腕上有一道很细的红印子,因为不明显,所以只是记录在单,我们都并未在意。可如果……”

他想了想,附耳在两个衙役旁嘱咐。

很快两个衙役去而复返,准备妥当后,陶仵作瞧着重新挂上的一盏同样的旧灯笼,是从另一边拿下来的,上面的绳子也是被切断一半。

陶仵作带着侯大人等人走到龚氏出事的石阶前,重新悬挂一条白绫,角度找好,陶仵作站在石阶上,背过身去,面对回廊,他的面前是打好结的白绫,右手边头顶斜上方先是灯笼,随后就是靠得很近的柱子。

陶仵作在自己的右手腕绑了一截隔断只剩一点牵连的绳子代替玉镯,再把这手腕抬起,一旁的衙役把灯笼最下方的穗子缠.绕在绳子上。

之后,他把头挂在白绫上,头垂下,因为脚能踩在上面,头下落,刚好挂在白绫形成一个支撑,却不至于勒毙,还有手腕,也刚好,他把全身的力道都集中在脖子上,之后完全撑在那里。

侯大人等人不解瞧着,不明白陶仵作在做什么。

就在衙役退下只剩陶仵作一人闭着眼撑在那里时,突然,他像是猛地惊醒,发现自己眼前的情况,反射性看向被缠住的右手,开始拼命挣扎,并用手去够灯笼的穗子,想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往后坠。

这情景就如同当时龚氏出事时的现场还原。

当时龚氏之所以会选择拽灯笼,是她面前唯一的支撑,因为先入为主觉得灯笼挂好,可她这一拽,灯笼上的绳子本就不稳,加上年代久远朽了之后,再加上她一用力,玉镯也同时因为那个之前的切口外力作用下崩断,落在地上四分五裂。

她的身体直接往后一倾,她惯性下猛地脚下一个踉跄,本来她双脚都站在石阶上,这样一退,双脚悬空,脖子上本来松松垮垮只是起支撑作用的腰带猛地在她脖颈上收紧,她再也无法挣脱,身体下坠双脚悬空,可不就自己把自己吊死了。

等陶仵作双脚悬空后白绫猛地收紧,立刻有衙役把他拉上来。

可即使如此,他也憋得脸通红。

在场包括侯大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也就是说,有人故意设计这一切,意图瞒天过海利用他们查到的二夫人的死亡时辰错开真正犯案的时辰。

且拂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