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听雨一言不发地注视着陈澍镜片下那双浅色的眼眸。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路灯和车灯倒映在陈澍的眼中,宛若桥下波光粼粼的河面一样跃动着。
“然后我逃跑了。”陈澍没有注意到林听雨的目光,他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接着说,“一个人退学,办理复读手续,逃到这个小镇,重新开始。”
林听雨轻轻吐出一口气。
“……你很勇敢。”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只有这句话。
林听雨想起第一次在沈青梅家遇见陈澍时,沈青梅对陈澍的评价就是“很勇敢”。
那时林听雨只知道陈澍瞒着家人退学复读的做法惊为天人,却不曾想他的背后却背负着一捆又一捆带血的荆棘。
陈澍就这样沉默不语地负重前行,每走一步,背上的荆棘便会刺入他的皮肉一分,沿途走过的路便又多了一个血脚印。
“勇敢”这个词对陈澍而言,太过于沉重了。
而毫不知情的林听雨竟然还对他说,你转学吧,你走吧,你不属于这里。
林听雨一下子捂住了自己的额头。
操。
他都对陈澍说了些什么?
“我逃跑过很多次,但这一次,我决定面对,我要自救。”陈澍说,“我不能再失败了,否则我这一辈子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只需要努力就能翻盘的机会。”
林听雨沉默不语。
陈澍接着说:“我以前最经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现在我知道答案了。”
“……是什么?”林听雨问。
“那就是,”陈澍转过头,直视着林听雨的眼睛,坚定地说,“‘凭什么我不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林听雨一怔。
凭什么,我不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凭什么我要质疑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我为什么不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我的父母生下我的时候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可既然我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就是我,我有我自己的生命,有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不是任何人的附庸,也不是谁跟谁用来延续香火的产物,更不是为了维持某段婚姻或者某个家庭关系才降临在这个世界上的。因为我就是我,我只是我。”
陈澍面色平静地说。
骤然间,林听雨的心脏砰砰砰地疯狂乱跳起来。
“……陈澍。”林听雨终于叹了一口气。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震撼。
陈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把林听雨那颗阴暗潮湿的心也给点燃了。
陈澍真的是特别的。
就像他说的,陈澍就是陈澍,陈澍也只是陈澍,他有他自己的生命,有他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陈澍是万丈悬崖边上吊着的那个向死而生的人,哪怕脚下是无尽深渊,哪怕化成一具皑皑白骨,他也有着明确而坚定的信念,绝不放手。
他和林听雨见过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他是奇迹的碎片,哪怕不慎跌落到这个小小的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却仍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林听雨,你不是问过我,是不是很讨厌同性恋吗?”陈澍突然问。
猛然间听到这句话,林听雨心头一颤,不由得侧目望去。
是,当时陈澍并没有回答他。
但他听了半个晚上陈澍的身世,似乎已经不需要再问了。
答案呼之欲出。
陈澍直视前方,面色平静地说:“是。”
明明猜到了答案,可林听雨还是闭上了眼。
……这是不是,意味着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林听雨深吸一口气,复而睁眼,想说些轻松的话语来缓和气氛,却听到陈澍继续说:“……可我,并不讨厌你。”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点题了,《奇迹的碎片》就是这么来的。
这章有些压抑,挺住啊!因为后面还会有更压抑的(作者迅速遁地
第36章 第九话 动了心(1)
林听雨倏然扭头去看他。
这个晚上, 陈澍说得太多了。
林听雨却鲜少地保持缄默,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 吸食着陈澍难得释放出来的负面情绪。
两个人沿路走回了糖厂。
林听雨把陈澍送回了楼下。
简单道了个别,林听雨摸出烟盒,正想转身往回走,陈澍却回头叫住了他:“林听雨。”
林听雨抬头看他。
陈澍站在矮楼门口,静静看着林听雨。
他的双臂垂放在身体两侧, 腰板挺得笔直, 整个人像一根亭亭玉立的竹子,经霜雪不凋。
“别抽烟了。”他说。
林听雨一怔, 往怀里摸烟盒的动作便不由自主停了下来。
他收回手,改成插兜的姿势。
“好。”
从陈澍家楼下离开, 林听雨并没有回自己家,而是转变了方向, 去了厂里的篮球场。
篮球场已经很老了,水泥糊的观众席只有四阶,一共两米高, 有的地方已经破损,露出里面陈旧的青砖,边缘附上一层墨绿色的青苔。
林听雨走上最高一阶,转过背反身坐下, 将两条长腿悬在墙边,仰头望向没有星星的夜空。
这里是林听雨最经常来的地方。
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一个人跑来这里坐着发呆。
林听雨习惯性地伸手去摸烟盒, 耳旁忽然响起陈澍刚才那句淡淡的“别抽烟了”。
他迟疑片刻,又把手拿了出来。
周一上午的全校晨会上,教导主任拿着话筒站在台上,狠狠地夸了陈澍一通。
夸他见义勇为,夸他聪明机智,夸他有安全防范意识,还号召全校同学向他学习,都去考CPR证书。
林听雨站在队伍后面昏昏欲睡。
他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望向站在队伍第一个的陈澍,开始神游。
黑色短发,纤长优美的颈项,腰杆挺得笔直,双手垂在身体两侧。
从林听雨的角度望过去,可以看到两截短短的眼镜腿。
“……下面掌声有请陈澍同学上来领锦旗!”
台上的教导主任声如洪钟,语气激动道。
领锦旗?
林听雨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懒洋洋地偏了偏身体,目光从人群缝隙穿过,落到教导主任手中那面锦旗上。
“忘我救人,真情无限”。
八个金色大字,在红色的锦旗面上闪闪发光。
林听雨没憋住,抖着双肩笑出声来。
队伍最前端的陈澍动了动,平静地走出队伍,走向主席台。
赵芳菲在医院住了几天,今天已经回学校了,这面锦旗应该是她父母送来的。
今天早上林听雨还看见她满脸通红地拎着一大袋土特产送给陈澍。
大概是听说了赵芳菲来自荆市附近的农村的,这些土特产都是她家里人用心准备的,陈澍便没有拒绝。
两个人站在课桌边说了两句话后,陈澍就把东西收下了。
“阿听,我觉得我也应该送一面锦旗给你。”身旁的刘飞扬一边鼓掌一边艳羡地探头去望台上的陈澍,“让你也上去备受瞩目一回。”
林听雨有时候不太明白刘飞扬的脑回路:“……那你打算在锦旗上写什么?暴打他人,寻衅滋事,值得鼓励?”
“那是他们不了解你。”刘飞扬小声辩解,“我知道你对朋友很好,又讲义气,经常帮我。”
“所以就说你想得简单啊,谁会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个陌生人啊。”
见台上的陈澍双手接过锦旗,林听雨抽出放在口袋里的手,象征性地拍了两下,回答道。
刘飞扬一脸还有话说的表情,见林听雨全神贯注地盯着陈澍看,就没再说下去。
陈澍刚下台回到班级队伍没半分钟,教导主任又在台上宣布,让高三月考考了前三名的同学上台领奖状。
陈澍把锦旗卷起来,托给旁边的同学帮忙拿一下,又上台去了。
他上台的时候,林听雨明显听见台下的学生发出了嗡嗡的议论声。
台上的陈澍没什么表情,镇定地站好,接过奖状,拍照,鞠躬,下台,回队伍。
站了没半分钟,陈澍又被教导主任叫上去了。
这回是“荆市年度市级三好学生奖”,于荣霞前一阵帮他争取到的那个。
上周五她特地请了假带陈澍去市党校参加颁奖仪式,这回又在全校面前再颁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