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后悔的,只有我是真心对你好!我不日将要回京,卿书……家里给我说了亲事,可我一听到你的消息,就……”
白卿书打断了她的话:“那赵小姐便回去吧。”
当初她顺着赵家家主的意思向自己提亲,又在家人反对中和自己退亲,现在反而逆了一次,就觉得勇敢而付出真情?
就算他落魄成了一根草,也有自己的骨气。
何况有人把他当宝。
“主子,门外来了一群衙门的兵,朱县令也到了。”
下人传来消息,大脑刺痛的赵蔷很想让他们滚,嘴里发苦,最终定神道:“让他们进来。”
声音因为方才太激动,吼得太大声而沙哑。
朱公子赶紧提醒道:“我姐呢?还有孙小姐,还有那个小厮,你快把人放了。”
赵蔷冷笑,却不得不叫手下把人放出来。
……
朱县令担心出幺蛾子,心想倘若李玉敢对自己女儿做什么,便叫人将她抓起来。
女儿把李府的人绑了的确有错,李玉如果同意善了,那这件事就不再追究。
结果她女儿鼻青脸肿缩在同样受伤的孙知宜身后,瑟瑟发抖。
她当即就打算责问李玉,发现打人的另有其人。
此人是赵侍员的二千金。
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她不满地问赵蔷,赵蔷道:“我不过替天行道,朱县令这是要我将这件事告知家母,让她上报?”
她把罪责推到朱大小姐身上,自己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朱大小姐敢怒不敢言,委委屈屈认了。
逆女!尽给老娘惹麻烦。
平日在琥城作威作福无所谓,被传到京中,可没有好果子吃。
朱县令咬着牙把女儿带回去,因为孙知宜也一道,她看了孙知宜一眼。
后者立刻会意:“孙某什么也不记得。”毕竟孙知宜也牵连其中。
“公子!呜呜呜哇……”
文意哭得稀里哗啦,他没受伤,只是被吓到:“都是因为奴的错……”
白卿书轻揉他的头发,温声安慰。
李玉可以把夫郎接回家,本该高兴,望见赵蔷阴测测的脸,总感觉风雨还在后头。
赵蔷费了那么多心思,会这么容易放弃?
尤其是离开的时候,赵蔷还贼心不死,对白卿书道:“你迟早会来找我的。”
这让她提起了十二分警惕。
回到府里,还没进去,门口就摆了个大火盆,周围一堆人围观。
“爹,你这是做什么。”
李玉皱眉,难不成她爹真的觉得卿书不贞洁,不干净了,想要去去晦气?
“赶紧走,围在别人门口作甚!”
她有点生气,挥着袖子对旁人道。
得知卿书不见,爹当时还很是责怪自己一番,现在人回来了,就嫌弃了?
白卿书在马车上看到此景,就没下去,心里也是阵阵发凉。
他们倒还真误会了李家正君。
“赶人做什么,我就是让他们来看的。”
“爹你……”李玉没想到她爹这般不给自己面子,非要当着这么多人,让夫郎跨火盆。
结果李家正君叹了口气。
“他一个孕夫,既然完好地回来,你的表情又很自然,就证明没出事。我还不至于那么迂腐,叫大伙儿来,是让他们说点吉祥话的。”
“赶紧背着你夫郎跨火盆,求平安。”
李玉还是不得其解,板着脸把夫郎背下来,跨过火盆。
刚过去,那些人就一个个开口。
“好了好了,以后都会顺利的。”
“李家夫郎啊,咱们知道你是干净的人,刚被抓走,你妻主就立刻找了回来,啥事儿也没有。”
“是啊是啊,回来就好,好生养胎。”
一群人在门口说着,绕是有其他想法的,也不好在这个时候发表意见。
这是给夫郎洗刷名声呢。
“哎呀,多谢你们,我儿婿自是好的,这回可是被惊着了,得好好补补。”
看着李家正君笑眯眯地给那些人发“平安钱”。
李玉暗笑,爹是真的把卿书当自己人了,开始护短起来。
等人散去,进府后,李家正君扒拉着白卿书的衣服检查。
“真没事?吓死我了,你说你干嘛为了一个小厮,大晚上跑去跟陌生人说话呢!”
看不上白卿书的时候,哪儿都觉得不顺眼,不配。
接受了这个儿婿,就是看在这双胎的份儿上,李家正君也得好好对白卿书。
“没事,让您受惊了。”白卿书笑道。
文意瘪着嘴,听李家正君训了好久,都泛起了泪花,很是自责。
以后再也不敢乱跑了。
他们回了院儿,找大夫把脉,听到对方说一切正常,才放下心。
白卿书如今沐浴不方便一个人,李玉就亲自帮他洗。
看见夫郎雪白的手腕上有几道被绑时造成的青紫,心疼地吻了吻伤处。
洗好后,李玉给夫郎上药。揉的时候,白卿书因为疼,轻轻吸气。
他刚沾过水,头发微湿,鼻尖还有滴水珠。皱着眉躺在妻主怀里,看自己手上的淤青。
李玉见水珠欲滴未滴,低头将其吻去。
看似温馨,可她心里还未平静。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来了~
唉,这俩夫妻也是坎坷。
动作快的话这个月完结,不快的话就下个月了……
第65章
近日琥城官眷及有钱人家的圈子里,多了一个讨论的对象,连普通老百姓也有所耳闻。
新开的那家玉芳阁,首饰、小玩意儿、布料等都有售卖,十分精巧,是其他铺子里没见过的款式与品种。
有贵重的,有廉价的,但数量不多,都是独一份儿,卖完便没有了。
许多人以买到玉芳阁的名贵首饰为荣,谁让那些个大户人家的夫郎都去买呢。
“玉芳阁到底是什么来头,短短几月便做这般红火,我看城里还有不少商户与他们合作。”
茶馆内,酒楼里,宴席上,都论起这事。
某位消息灵通的女子小声道:“听说是那几位……”
“不会吧,她们不只会玩乐么,什么时候也奋起了?”众人纷纷露出怀疑的目光。
正因为李玉的朋友们见了太多好玩好吃的事物,口味刁,眼光毒辣,才使得玉芳阁与众不同。
有商户想要打压这家铺子,背后东家不知是何背景,竟惹得多方力量支持。
吓得他们赶紧丢弃不好的心思。
是的,李玉朋友们的家里已经知晓她们合伙的事。
不成器的孩子忽然认真起来,即便没有提供帮助,但若有人搞事,也不会袖手旁观。
没想到竟然真的有所成就。
张芸对李玉这位姐姐十分佩服。
李家人当中,只有李玉性格最跳脱,想法也最多。
李府明明生意不错,她却另起一家,还想将店开到京城。
“我也想像李姐姐这般。”张芸道。
李玉白了她一眼:“你不回太傅府了?”老老实实考功名去吧。
说到功名,李玉的二姐已经回到府中,等待乡试。
李家家主没有拒绝李玉开玉芳阁,也是因为想到了老二。
倘若李容中举,就会继续往上考。
真有一日能够到殿试那一步,留在京中,必定需要姐妹的支持。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
李家家主见女儿的铺子名声越来越响,摇摇头叹息:“你若也考功名,不一定比你二姐差。”
“免了,我可不想做官。”
李玉摆手,官场的凶险比生意上更甚,看夫郎家就知晓。
家里有一个读书人就行了,二姐性子温和沉稳,又不失机智,比她更合适。
而且她不放心家里——大姐太老实,娘渐渐老了,二姐不懂经商……
她的努力,李府的人都看在眼里。李静默默做事,李容认真温习,李家家主渐渐放权,在幕后支持女儿们。
府里的男眷则对白卿书羡慕起来。北北
李张氏因为妻主回家备考,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叫了李梅氏,一同去看待在院儿里养胎的白卿书。
此时已值夏季,夜晚下了一场雨,驱散连天的闷热。
白卿书脸色红润,坐在院儿里看书。
孕夫精力不比平常,看一会儿就困了,他揉着眼睛,轻轻捂嘴打呵欠。
李张氏二人还未上前,便见李玉快步走过去,温声细语的模样,要把白卿书抱进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