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知青,今天谢谢你帮小言。”对方声音里有些局促不安,“奶糖小言已经吃了,这条鱼不能再收。上次你从山上摔下来,小言什么也没做,就是去通知了一下人,而且,村长家嫂子已经谢过了。”
说完把手里的鱼递给温梨,鱼被收拾得很干净。
“秦叔,上次要不是小言去通知了人,我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被发现呢,说不定就出事了。这条鱼是给小言吃的,秦叔你把它拿回去,给小言补补。”
两人推辞了一会儿,对方推辞不过,沉默着把鱼带了回去。
温梨看着离开的背影,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听村里人说,当年的秦家大少爷是个很聪明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又上过大学,是十里八乡人心中最满意的女婿,是未婚姑娘心中最好的夫婿人选。
后来娶了个穷人家的姑娘,简直是让人大跌眼镜,只可惜这姑娘是个没福的,十月怀胎难产了,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孩子生下来,自己的身子坏了,养了两三年,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从那以后,秦家那个大少爷就稳重了很多,再后来,家里被算旧账,断了一条腿,整个人就更沉默了。
现在家里就剩下爷仨,也没个女人。媳妇娘家那边担心被牵连也断了关系,孩子的姥姥看着不忍心,会偷偷塞给外孙一些东西接济着,磕磕绊绊的也算是活了下来。
这些村里人都知道一些,但也没人会坏了良心去说。毕竟当初秦家富贵时对乡邻很好,而现在又这么惨,大家都有些同情弱者心理。
牛棚旁边的一座小院子里。
一个老人戴着瓜皮帽,正坐在小马扎上编筐子,家里的筐子上次又被砸了,烂得有些不能用了,这次就再编一个。这门手艺还是年轻时一时兴起跟村里的老大哥学的,没想到临老了还能派上用场。
看到儿子手里提着鱼,老爷子抬头看看,问:“咋又提回来了?”
“爹,她不要,说是给小言补补的。”男人随手捞了个小马扎坐下,眼神清亮,没有了面对温梨时的那种局促。
老爷子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沉默了好大会儿,说:“她不要,咱就留下,晚上把鱼做了。”
“......我现在想给自己儿子补补身体,还要人家一女孩子给东西。”男人自嘲的笑了笑。
立刻就感觉到头上被敲了一下,“你个臭小子说什么呢,那是人家温知青人好,成天想七想八的。”
“行了,总会过去的,慧慧拼死生下的孩子,总要你养,老子可不给你养,赶紧的,把鱼剁剁做上,再过一会儿你儿子就回来了。”
男人依言提着鱼进屋,留下秦老爷子一个人在院子里,轻轻的叹了口气,继续编自己的筐子。
自己这个儿子啊,受的打击有点大了,慧慧多好的孩子啊,又勤快又聪明,待他这个老头也好,只可惜没养好身子,就这么没了。当时儿子也想跟着去,还是他这个老头觉得不对劲,大半夜的把孙子抱过去,狠着心不给他养,让他自己养,他自己去十里八村找羊奶喂孩子,算是把人给留下来了。
人还在,心不在了。他一老头也不知道能活到几时,可小孙子还小着呢,万一出个啥事儿,小孙子就没人护着了,到时候要吃多大的苦、受多大得罪啊。
有他这个老不死的活着,儿子虽然腿有点毛病,但至少跟村里人熟,十里八乡的也有几个熟识的,有人护着,小言那孩子能好好地长大。
屋里的男人看着老父亲上下翻飞的手,一时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这本书改名字啦!封面也改啦~
书名由《七零不孤单》改为《七零女配她不想奋斗【穿书】》
改掉书名,主要是因为,我发现封面太丑了,书名也太随意,就动手修改了一下,自己做了个封面哦~
第9章
自从上次的鱼事件之后,村里人偶尔会去看看小池塘里有没有鱼,偶尔听说有哪个人捉到一条,但再也没有过一次出现这么多的了,再加上农忙还没结束,那里有这么多的时间去捞鱼啊。
或许是吃人家的嘴软,现在很少有人去说温梨干活不中用,毕竟人家运气好啊,这水塘在山上都多少年了,平常去捉个鱼也就巴掌大,都是孩子自己挖个坑生火烤着吃了,哪里像现在这样,村里人人人有份,这么好的事就让温知青遇到了,这是运气有多好啊。
温梨的日子过得更轻松了。看来自己原来打算的不错,很有必要跟村里人处好关系,就是有些可惜那天为了吸引鱼儿上钩倒出去的灵泉,那么珍贵的灵泉就换回来几条鱼。
之后的几天,温梨也偷偷去了山上几次,但没敢去太远,只是熟悉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毕竟原主对这座山还是很熟悉的,自己要是太陌生的话就有些奇怪了。
万一被人看出来怎么办?连穿越这种事儿都出现了,温梨的三观已经有些摇摇欲坠,现在是什么都有可能,小心些也没什么。
这些天上山也不是全无收获,温梨采了好多的蘑菇,还有木耳之类的,最幸运的是,在一个草丛里还找到了几个野鸡蛋,虽然没有野鸡,但有野鸡蛋可以吃也挺好啊。
其实,就算有了野鸡,她也抓不到啊。温梨看了看自己的细胳膊细腿,默默地给自己打了个叉。
一连十几天,时断时续地忙碌着,社员们都累瘦了好几斤,可仍然没能掩盖脸上的笑容。终于把所有麦子都收好晒好了,下季的也都种好了,由村里人运着去交公粮。
社员们把粮食装好,由大队长带着,浩浩荡荡往公社里赶。
说是公社里,实际上交粮的地方要稍微偏一些,当时建的时候,粮仓就没有建在城里,而是建在了城东边。
大家也都趁着这两天可以歇一下,去买些东西。
平时大家伙儿都忙着挣工分,就算是农闲的时候,也都在家里修修补补,纺线织布,整整自己的自留地之类的,很少出门逛,毕竟手里没钱没票的,哪能去浪费那个时间精力啊。
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忙结束了,正是一年之中最欢喜的时候呢,趁机出门溜达溜达赶赶集也挺好的啊。
平迁省地处平原,偶尔夹杂有些山岭,为平淡的大地增添了一些波澜起伏。在多年以前,这里曾是国家的粮仓,不知道为全国输送了多少粮食。
现在即使自由经济被冲击,这里的百姓的日子相比其他地方要好过很多,这也就是哪怕温梨下乡的地方并不是多么富足的地方,日子仍旧比较好的原因。
等温梨到村口的时候,拖拉机旁已经有了不少人等着,其中就有温梨在小姨家见到的刘玉梅,对方带着一个小篮子,站在车旁,嘴微微抿着,带着笑。看到温梨来了,就微笑着歪歪头跟她打招呼。
何晓文“噔噔噔”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拉着温梨就走。温梨跟众位大娘大婶打过招呼,就跟随她们俩一起等着车子开。
等了好一会儿,见二杨还不开车,就有大婶开口了:“二小子,怎么还不走,再晚了就连牛车都赶不上了。”
众人听完这些话轰然大笑,也纷纷催促。
“就是就是,再晚了天黑了怎么办。”
“二侄子,人都来齐了,赶紧走吧,这大热的天,都成快烤熟了。”
二杨脸有些红,扯着脖子朝后面喊了句道:“还有人没来呢。”
“谁啊,这么慢,再晚些耽误了交公粮可咋办。”众人有些不满了,平时晚些就晚些,都等着交公粮呢,要是耽误了正事咋整。
众大婶不耐烦,纷纷催促着二杨开车,这次不同于原来开玩笑似的发问,而是真的有些火气。交公粮这种大事还能拖后腿,这不是要命吗。
直到二杨受不住众人的劝说发动了拖拉机,从远处跑来两个女孩高喊着“等一等”,离近了看,温梨认出来了是同宿舍的宋沁和张玲玲。
“不是说好等着的吗?怎么能先走了呢。”宋沁气还没喘匀呢,就连珠炮似的对着二杨一顿数落,人却麻利的爬上车,众人对此见怪不怪。
旁边张玲玲低声安慰了一句,“阿沁只是有事耽误了,我们跑了好久才赶上,如果这次没赶上,就只能等下次了。我劝劝阿沁,她不会生你气的。”
二杨感激地看她一眼,张玲玲笑了笑就去找宋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