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纪事+番外(56)

作者:绿梅枇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三娘子,”萧阮声线转柔,柔软得就像是花的心,“你不该卷入这些。”

“什么?”嘉语抬头,眼睛又睁得圆了。猫儿迷惑的时候,也是这样吧。萧阮说:“……太后与陛下的争执,无论哪方获胜,你能得到什么好处,以你的身份,有始平王在,这一世,可保无忧。”

嘉语:……

她是真没有想到萧阮会说这样的话。这一世,可保无忧?如果不是遇上他,那也许是真的,父亲会给她挑一个如意郎君,也许未必有他的风姿,未必有他出色,甚至开始的时候,也未必有多喜欢她。但是看在父亲的面上,只要不相看两厌,时长日久,总会生出一些温情,足以携手到老。

如果世道不变的话。

乱世里,没有人能够说这两个字:无忧。

嘉语后来看到过这样的先故事:前朝有极得皇帝宠信的贤臣,皇帝将最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他过世,皇帝亲临悼唁。但是当王朝分崩离析,公主被她的枕边人、她父亲宠臣的儿子,亲手砍下了头颅。

乱世里人如草芥,没有人比她更明白。

没有人希望生在乱世,除非……嘉语心里一动,看向萧阮的目光,忽然又复杂了许多:“宋王殿下这样说,原本也没有错。”

“哦?”萧阮一挑眉。

“我也一直在想,一直想不明白,殿下身为南吴皇室,到底为着什么缘故,要插手我燕朝帝后不和——殿下不必和我说与此事无关,如果当真无关,就不会那么巧,刚刚好能够掐在小玉儿死的时候拦我进舱。”

“三娘子为什么不猜我只是耳目较常人灵便呢?”萧阮不动声色。

“也许罢,”嘉语不置可否,“一个事情发生了,总会有人受损,有人受益,总不会所有人都得了好处,但是也不会人人都因此受害。小玉儿的死,于陛下当然是没有好处,太后又何尝不是。”

“那么,在三娘子看来,这个事情里,最大的受益人莫非……是我?”萧阮嘴上说得轻松,心里也隐隐后悔。他劝她不要卷入帝后之争,实在是一时好心——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过这样纯粹的好心了,却不料她敏锐如斯。这样一来,倒是他引火烧身了。

“如今看来,获利最多的是于将军。”嘉语道。

是,表面上看,获利最多的是于烈,不过从来枪打出头鸟,皇帝和太后还没有到决裂的地步,于烈隔绝两宫,是自己找死。

那背后、于烈背后的推手……到底是不是萧阮?她不知道。以萧阮的年纪与心智,恐怕未必谋算得到于烈,但是从萧阮日后的成就倒推,就算不是他主谋,也脱不了干系。但是无论是不是他,眼下都不是戳穿的好时机。嘉语盯着萧阮垂下的手,有风过去,风盈于袖。她可不是从前的元嘉语,相信他是翩翩君子,不会杀人——那就是个笑话,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九五至尊。

且不说她如今人在险地,如果萧阮要灭口,她和嘉言、周乐今晚死在宋王府,哪个会知道?人尽皆知的只是她们姐妹被于烈带走,于烈那才叫百口莫辩;就算退一万步,萧阮放过她,她说萧阮是主谋,难道会有人信?凭她之前对萧阮的倾慕,最多的猜测恐怕是因爱生恨吧。

于萧阮,不过是一桩无须解释的风流韵事罢了。

因不得不避重就轻说道:“……我想,宋王殿下多少也分了一杯羹吧。”太后骤然失势,空出来的位置不少,皇帝人手定然不够用,如果萧阮向他示好——不用示好,萧阮原本就是皇帝身边的人,皇帝定然会想到他。

萧阮目色微沉。

嘉语不容他说话,继续道:“我也知道殿下与陛下亲近,小玉儿的死,恐怕殿下也为陛下打抱不平,但是殿下不妨仔细想想,陛下与太后,终究是母子,这母子的仇,难道还能坚持到天长地久去?就算陛下有这个心,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百善孝为先,不孝这样的罪名,便贵为天子也当不起。

萧阮沉默了片刻:“那三娘子的意思是?”

“我想殿下帮我。”嘉语揭开底牌。

萧阮失笑:这算是声东击西吗?先前说得那么严重,让他几乎以为……底牌揭开,原来却不过是想求他帮忙。小娘子的招数,才耍得这么花里胡哨。

于是问:“三娘子要我做什么?”

第64章 误入歧途

嘉语道:“今儿晚上,就多谢殿下款待了,等天明了,我和阿言还是得回府。”

“你怕于将军的人会守在始平王府?”萧阮皱眉,“羽林卫的行动,我无权干涉。”

嘉语微微一笑:“哪里会让殿下这样为难。”

“那是要我想法子引开羽林卫?”萧阮口中这样说,心里已经转过七八个念头,羽林卫花样子好看,军纪却好得有限,街头闹事,隔壁起火,都能引开他们……只是要不露行迹,恐怕不易。

“也不是,”嘉语笑吟吟地道,“我猜,长公主府上,该有宫制的车吧,我想向殿下借上三四十辆。”

“三四十辆!”萧阮一听之下,已经明白她的计划,却道,“我哪里调得动母亲的仪驾——何况就算是母亲的仪驾,也没有三四十辆之多。”

嘉语问:“先前我向殿下求助的那支金钗,殿下可还记得?”

“辟寒钗么?”萧阮问。

这回轮到嘉语吃了一惊:当时谢云然戴的那支钗子,上头也不见什么纹饰,样式也不是时兴,只道寻常,谢云然送她她就受了,也没有多谢,不想竟是辟寒钗——怪不得贺兰袖问她要。

——相传三国魏明帝时候,昆明国进贡了一种漱金鸟,体格极小,在小娘子的掌心里,也能够站上三五七只,有明黄色的羽毛,厚实细密。没有人听过漱金鸟的叫声,有人说它们根本不会叫,但那不是真的,月圆的晚上,它们会唱歌,只是那声音,很难被人听到,因为每每一出声,就会被月光冻住,冻成细细碎碎的金屑。

那些金屑比寻常黄金稍重,当时魏明帝后宫里的妃子,争相取这种金屑,打造成佩钗,就叫辟寒钗。这漱金鸟寿命极短,至多只能活一秋,数量又极少,所以到后来,辟寒钗就只是传说,谁也没有见过了。

之后三国归晋,再之后晋室南渡,萧阮是南朝皇族,他说是,那多半是真的了。嘉语倒有点懊悔没多看几眼。

萧阮有些好笑:“如果不是辟寒钗,三娘子当随便什么人上门求助,我都会出手吗?”

嘉语道:“既然是辟寒钗,那就更好了。”

萧阮略一沉吟,也道:“你说得不错。”

“等我回了王府,”嘉语说,“定然遣人上门道谢。”

这种话,萧阮是不在意的,却问:“三娘子从前去过金陵吗?”

嘉语知道还是自己之前描述的庭院让他放不下。但是死而复生这种事,就算她说实话,难道他会信?于是大大方方答道:“没有。”

“那么,三娘子见过金陵的园林画卷?”

“也没有。”

萧阮紧紧盯住她,半晌,也没有看出破绽。也许真如她所说,不过是她胡说八道?虽然胡说八道得这样蹊跷……萧阮叹了口气,偏她还问:“殿下是很喜欢这样的庭院么?”

萧阮摇头:“很晚了,三娘子回屋吧。”

嘉语知道自己不先走,他不会放心,也不犹豫,走几步,不知道为什么又回头,看见树下浅青色的影子颀长,月华一样美丽的束带。忍不住道:“宋王殿下!”

“嗯?”

“殿下会很想念金陵吗?”

“不会,”萧阮微笑着回答她,“洛阳很好。”

据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司马昭也这样问过蜀后主,蜀后主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之后终其一生,再没有回过蜀中——最好,萧阮也能够安安分分在洛阳,荣华到老。嘉语忍不住这样想。但是她心里很清楚,萧阮这样的人,不是她能困得住的。

萧阮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方才出声:“看够了?”

苏卿染慢慢走了出来:“殿下为什么不杀了她?”

……

别枝楼中,嘉语姐妹一夜无梦。

才用过早餐,彭城长公主就派了人来请,显然是已经知道她们在了——这宋王府上下,能瞒过彭城长公主的事,不多。嘉言一路提心吊胆,不断低声问:“阿姐,你说,彭城姑姑会不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