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罢。”
皇帝的声音里倒也听不出不悦之意。
李盈怔了一怔,就看见皇帝从椅子里站了起来,一面抬起手来抻了抻腰/腹,一面就向外走。
他连忙追了上去,窥着殷长阑的表情,试探着问道:“那以后……”
皇帝就似笑非笑地看了过来,道:“话一个字都不要漏地说给朕听,银子就当是朕赏你的。”
大太监不由得咧了嘴,很快就反应过来此刻是在御前,又躬着身谢恩。
殷长阑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
李盈乐了一回,才想起了什么,追着皇帝的脚步,问道:“您不听两位大人讲学了吗?”
“不了。”他似乎听到皇帝模模糊糊地笑了一声,道:“朕不是这块材料。术业有专攻,数算的事,还是交给懂数算的人就好。”
李盈懵懵懂懂的。
殷长阑看了他一眼,提醒道:“备车辇罢,朕要到校场去。”
※
凤池宫中的容晚初在送走了李盈之后,没有急着继续翻看那几本书。
阿讷在侧间烧茶,这时又沸了一滚,提着泥壶进来向桌上换水。
漏窗外头开了一株早梅,枯褐的树枝上殷/红的颜色,显出十分的明艳来,那花香却淡淡的,烹茶的水也是梅花雪,两下里一碰,就在梅香里透尽了茶香。
微苦余甘,口舌生津。
容晚初浅浅地啜了一口,道:“霍姐姐存得好水。”
坐在她下手的德妃霍皎就笑了一笑。
她生的极冷艳,这时浅浅一笑,就如晓寒初绽、一朵凌霜,即使是容晚初这样每日在镜中看着世间绝色的人,也不由得微微目眩。
她轻言细语地道:“这一坛还是去岁里往南山甘泉寺时,同贵妃一同采的雪水。只没想到这一年白云苍狗,原想着仍旧还在甘泉寺邀贵妃同饮,却再不能了。”
她话语间殊为温柔,那一点叹惋之意却如绵里藏的刀子似的,细细密密地割在人心上。
盛茶的杯盏是成窑的天青釉,胎薄而腻,色淡如烟,被容晚初擎在手里,仿佛在细细地打量。
她虽然不知道霍皎今日怎么会忽然到凤池宫来寻她说话,听了这话心里头却也不免有些怅惘。
她同霍皎原本没有什么交情。
在闺阁时,她和霍皎都是不爱交际的性子,两个人又都生得出色,教夫人们传了个“双姝”的名声,就更有些王不见王的意思。
霍皎说的去年甘泉寺的梅花雪水,在容晚初的记忆中已经不甚清晰了,要努力回忆一回才能记起,去年南山的梅花开得十年一见的好,悟真方丈因此顺势办了一场参梅讲法——于他们这些世家子,不过是另一个集会的由头罢了。
容婴怕她在府中久不出门,坏了心情,因此强拉着她出来顽了一回,兄妹两个在梅林里碰见了同样来扫雪的霍皎。
她回想往事,少年游冶总归欢愉事多、败兴事少,就微微地笑了一笑,应和着道:“去年甘泉寺的梅花开得确实是好,可惜我那一坛前些时日被我牛饮了,不能今日里对品一回,倒是一桩憾事。”
见霍皎微微抿起了唇,就又温声安慰道:“今年还没有消息,不知道又是如何,到时倘若太后娘娘有雅致,我们倒也能跟着蹭一点光。”
霍皎却沉默了下去。
容晚初不知道自己哪一句点中了她的心事。
她也没有猜下去的意思,不动声色地继续品茶。
霍皎沉默了良久,目光也只落在手中那一杯茶上,忽而轻声道:“便是今年再去,人也不是那时的人了。”
旁人感慨隙里光阴、韶华易老,或是人事易非,也是伤感的。
但霍皎的感慨听在容晚初耳中,却仿佛总有些别的意思似的。
她不由得移过眼去,又将霍皎看了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七哥:我的媳妇,你们懂个球。(自负
第22章 小重山(3)
容晚初倒不是觉得霍皎的哀愤和幽怀是对着她发作出来的。
上辈子里,霍皎虽然承了升平皇帝的恩宠,却始终是冷冷淡淡的性子,很早就病逝了。
霍家后来不得不另选了一位少女进宫来添补她留下的空缺。
想到她的结局,容晚初微微叹息。
霍皎却没有在看她。
她侧头对着南窗的方向,目光有些微微的怔愣,散漫地落在不知名的地方。
天高云淡,日朗风清,有行晚雁南飞。今日原是个极好的天气。
远征的王师此刻想必正在帝都城南的点将台前集结。
霍皎年长她一岁,也不过才是个十六岁的少女,这时大约因为出了神,没有尽弹压住自己的心绪,就在这一刻的神色当中忽然露了行迹出来。
那神态极缱绻而痴绝,明明是花一样的女孩儿,竟就有种一生都看尽了的哀楚。
女孩子心上缠了情思,那心意就像是寒夜里的一捧火,落在有心人眼里是明晃晃的。
容晚初只在这刹那之间,心里就狠狠地跳了一跳。
她手中的茶杯都有一瞬的不稳,溅了滴热茶水在她手背上,泛了一点微微的红。
而当她放下茶盏的时候,面上已经恢复了温煦的笑意,瓷器相击的一点清脆声响唤回了霍皎的注意力,少女转回头来时,就已经敛了神态,有些赧然的样子,对她致歉:“皎失态了,贵妃不要见怪。”
容晚初含/着笑意,和声道:“霍姐姐也太拘束了些。原本在家时,论齿序尚该我称你一声姐姐。”
霍皎眼中有片刻的黯然,面上笑意却浅而轻柔,道:“如今毕竟再不能比从前了。”
容晚初就笑了一笑,感慨地道:“谁说不是呢。从前家兄出门去办差,就在这京畿三百里,我都要送到城门口去。如今是再不能了。”
霍皎猛地抬起头来注视着她。
这原本是有些冒失的,她从坐在这里就没有过这样失礼的举动,这时却像是顾不上了一般。
容晚初却只像是起心动念,随口一提,说完了话,也没有盼着人接茬,就有些倦似地低下头来,拿银筷子夹了茶碟里的水精面果子吃。
霍皎有些脱力似的松下了肩,很快重新绷了起来,恢复了平日里端雅的坐姿。
她柔声道:“容小将军吉人天相,一定会平安凯旋的!”
那面果子是尚膳监朱御厨的得意之作,糯皮子晶莹剔透又弹牙,里头软豆沙的馅料像是化开的一般,小小的一个,教容晚初咬了半口慢慢地嚼着,不紧不慢的,一时也没有说话。
这样的安静里,霍皎却也没有露出尴尬的神色来。
除了方才那短暂的一点失态,她始终是静静的,清冷得像是一阵仙风吹下的御烟,随时都能乘风扶摇而去一般。
容晚初面上一点不显,心中却百味杂陈。
前头那一辈子,德妃娘娘始终是个极有分寸、知进退的贵主,轻易从不会使人为难,就是最刁钻的悍奴,也少有说她一句不好。
这样的一个女孩子。
容晚初借着咀嚼的片刻缓了缓心绪,才放柔了声音,慢慢地道:“借霍姐姐的吉言。只是忧思劳心,霍姐姐是水晶心肝的剔透人,更要保重自己才是。”
只说了这一句,就转开话题,叫了声“阿敏”,交代道:“前日我收拾箱笼的时候寻出来的那本治茶的手札,搁在那只黑陶的美人觚后头了,去给德妃娘娘取了来。”
※
霍皎在凤池宫盘桓了大半日的工夫,到摆晚膳的时候才站起身来告辞。
容晚初从前同她不熟悉,未免生疏些,后来渐渐地聊些风花雪月的闺中雅事,倒也有许多话可以说,这时还握了她的臂,笑盈盈地挽留:“横竖都是一样的用膳,霍姐姐不如传到我这里一处用了。”
霍皎就抿着嘴笑了一笑,道:“头一回来贵妃这里做客,就留下来用膳也太失礼了些。下回定不辞的。”
容晚初也不强她,含笑道:“我也愿意同霍姐姐多走动些。”
亲自送了她出门,又使阿敏扶她上了车辇,目送着车子远远地走了,才回身转回殿里。
阿讷带着人已经摆上了膳食。
容晚初由人服侍着换下了见客的衣裳,沐了手,才在桌边落了座。
她肠胃较常人弱些,饮食一向清净,除了进宫的头一天不得已吃了些大油,后头尚膳监拿了凤池宫传的菜单子,预备的都是素淡爽口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