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界辛巴在理科二班,而静雯在楼下的文科一班, 五个小伙伴被残忍分开了。
毕竟还在一个学校, 这倒没什么,五个人中午的时候还是会在一起吃饭,打球, 聊天, 睡觉。
下午第一堂课是班会,要进行班级成立以来的第一件大事——选班长。
新班主任是教物理的王老师,同学暗地外号“王老吉”:姓王, 老头, 长得吉利。
王老吉站在讲台上,一扶老花镜, 看清了手中的名单,清了清嗓子:“班长,责任重大, 要给全班同学起带头作用, 品学兼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决定在叶临安和方哲两位同学中选出。”抬头:“同意叶临安当班长的起立。”
女生们窜天猴一样,哗啦啦, 队伍里也有几个男生。
“一,二,三,四……二十八,二十九……二十九个对不……”
“还有我!”段月终于反应过来要干嘛了,她刚才走神,差点没把叶临安急死,她慌慌张张:“三十,三十,我三十。”
全班笑。
王老吉往段月方向眯眯眼,胡子一抖:“哦,你是段月同学吧。”
“嗯。”
“哦,我看了你的成绩,好像数学不行,你要注意一下。”
“哦!”
“坐下吧。”一阵拖动椅子的声音,王老吉等这阵过去,开口:“全班四十五个人,投叶临安的三十个,那就叶临安当班长。”
掌声。
“方哲同学也不要气馁,我任命你为本班的学习委员,协助班长管理班级,带动同学学习兴趣,共同进步,知道了?”
“嗯,谢谢老师。”方哲点头,眼中波澜不惊,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接下来又选了纪律委员,劳动委员,课代表……段月连个小组长都没捞到。
她也不介意这些。
最后十分钟,王老吉调了下班级座位,段月被调到第二组第三排的黄金视角,前左右都是不认识的,后面是方哲。叶临安依旧在第三组倒数第二排老位置,谁叫他又长个了,他的四周都是男生。
看来,王老吉都知道“预防早恋”了。
“你们相互认识认识吧。”下课铃响,王老吉丢下一句,离开教室。
喧嚣声四起,同学们相互聊起天来,叶临安也被旁边的“王胖子”叫了声:班长好。段月不会主动和陌生人说话,只和方哲打了个招呼。
就这一个招呼,让叶临安还酸了一下,但接下来的事情,简直是在刺激叶临安比针眼还小的心眼。
方哲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票:“段月同学,这是图书馆周六李白文化展的门票,我爸给我弄了两张,原来约了个朋友,但他临时有事,票不能浪费,你想去看吗?”
“想!”这个展览段月知道,是专门针对振云学术界的,展览的都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还有很多学术大拿分享心得,不对一般人开放。
方哲把票递给她。
他们一直在有说有笑。
“吵什么!预备铃都打了!安静!”叶临安一拍桌子,班长威风凛凛的气势吓得众人立刻闭嘴。
回家的路上,叶临安推着自行车,生硬地问:“他给你了什么?”
段月还沉浸在得到票的喜悦里,没注意到他语气的变化,笑着:“李白文化展的票。”
“哦。”叶临安又问:“什么时候啊。”
“周六下午2点开始。”
“哦,几个人去?”
段月只有一张票,就回答:“一个人啊。”
“哦。”没有方哲就行,叶临安仰头看了看街边各色店铺,有几家在一个暑假之后改了门面。
“我周六下午正好去和萧界打球。”
“好的。”
**
周六段月准时到了振云图书馆,还专门为此次展览换了一件偏唐风的连衣裙,乌发上还系上了一条殷色的古风发带。
她整了整自己的小布包,往入口走去。
“段月同学。”方哲就在那儿“守株待兔”。
他穿着很正式的白衬衫,黑西裤,黑皮鞋,换了一副金丝边的眼镜,咯吱窝下夹着个公文袋。
“方哲同学。”她打招呼,与他一起走了进去。
展馆是圆弧形的,四周一圈是文物,中间搭建了个临时讲台,上面放着两张沙发,一个主持人模样的正在看稿子。
这里非常安静,人不算多,全部都是正装,多数带着眼镜,小声交流。
方哲领着段月一件一件地看,充当着解说员的角色,他很博学,一度让段月觉得他就是李白的转世。
他们花了大概一个小时,绕了展馆一圈,将所有的展品都看完了,段月意犹未尽。
方哲领着段月往展馆中心走去,那儿站着个中年男人,不高,但气质儒雅。
“父亲。”方哲喊。
方教授转过头,看着儿子笑了笑,目光落到他身后段月的身上。
“方叔叔好!”段月急忙鞠躬。
“这就是小哲口中一直提的段月同学吧。”方教授扶了扶眼镜:“小同学好啊。”
段月被长辈盯着,害羞,一直往方哲身后躲。方哲微微正了正身子,问:“父亲,讨论会什么时候开始?”
方教授看了看表:“马上,你带着段月同学先坐。”
他们挑了最前排的位置,段月看见讲台后面的背景板上,印刷着关于这次展览的一些讯息。
主办方:振云市文化局,振云市教育局,四川省李白研究协会,马鞍山市采石矶旅游景区
特邀嘉宾:余虹(著名学者,作家,代表作《蜀道不再难》《守望天路》)
“哇,余虹老师都被请来了。”段月更加兴奋:“我能要个签名吗?”
方哲一低头:“我妈,我让她给你签。”
!
原来方哲那一身挥散不去的浓郁文气,来自父母先天良好的基因,段月似乎在他身上闻到了浓浓的书香味。
讨论会很快开始了,方哲妈妈在热烈掌声中走到台上,与主持人畅聊,语言风趣幽默,引得笑声阵阵。
如果每个语文老师,历史老师都能像方哲妈妈这样,那课堂该多有趣。
后来他们聊到了唐玄宗为杨贵妃作的《霓裳羽衣曲》,一队古典乐队已经准备完毕。
胡琴琵琶与羌笛……
台下,有人认得方哲是她的儿子,还起哄让“贵公子”跳一个。
余虹在台上谦虚,那人爽朗,将方哲最近获得的舞蹈比赛金奖的事情说了出来,更多人起哄,连主持人都改变阵营了。
“那我就献丑了。”方哲站起来,活动了下身子,看向段月:“你愿意陪我跳支舞吗?”
全场鼓掌,多数大笑。
“我不会啊。”段月直躲:“我是练柔道的。”
“你配合我就行,你今天的衣服都穿上了,不跳支舞多可惜。”
段月被方哲强行拉到了台上,生无可恋。悠扬乐曲声响起,她被方哲扶住了腰。
幸好段月小时候在练柔道之前学了一点芭蕾,所以基本的节奏点都能踩对,她身骨柔软,任凭方哲各种展开折叠。
带着个业余选手,舞蹈冠军依然能将表演赢得满堂彩,他牵着段月,在掌声中鞠躬,下台。
收完无数恭维之话的余虹继续进行讨论会。
**
叶临安在图书馆对面的街道上从天亮等到天黑。
他快站成一个雕塑了。
路口的红灯亮了,过了一会绿灯亮了,车流人群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终于在一个刹那间,图书馆里有人走出。
叶临安动了动身子。
先是几个领导模样的,他们握手告别;在后来是个穿着礼服化着浓妆的女人,在一群男士的陪伴下钻入一辆小轿车;再后来是方哲一家三口……还有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段月。
“谢谢余老师!我太喜欢了!”段月胸前抱着一本余虹最新畅销书,精装书面上有一个签名。
“早说你是小哲的同学,我送你大全套。”
方教授低头笑了声:“什么大全套,别让孩子误会。”
“死老头子,人家小同学才上高二,你别不正经。”余虹往丈夫肩上点了点,以示警告,继续对段月和蔼可亲:“段月啊,听说你还是半个日本人,当时竞赛你赢了小哲,真是不容易。”
被知名人士表扬,她脸一红:“余老师过奖啦,很多解题思路还是方哲同学给的灵感呢。”
方哲在一旁文雅地笑,没有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