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歪传+番外(40)

“真漂亮!”梓莘真心赞叹。

郭氏连连点头,“可不是。看这模样到有几分她姑姑的样子。”梓莘好奇,又见郭氏不想说的样子,便压下不问。

“哦,对了!忘记告诉弟妹。十日后,我们家老爷要带着人进玄真观了。”郭氏拍着襁褓中的女婴,不经意的说道,“前月我们府中又来一位破足道人,如今每日指导老爷修道之法。搬去道观也是那人提议。”

梓莘深深的看了郭氏一眼,心扑扑乱跳起来。拿不准这位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了。

有了破足道人下落,梓莘也不敢多做停留,实在不知这宁府是否已经被他拿捏,心中更是提起十二万分精神。

待安全回到擎苍斋深深吐出一口气,一个念头转动以来到空间之内。贾赦自然是不在的。她匆匆走向山林间的上古遗留库房,寻找那目前可用法宝。那道人如今该是负伤在身,这是他们行动最佳时机。古语有云:趁着病,要了命。

梓莘想着越觉心烦意乱,忽觉一人在身后抱住自己。当下一股暖流从丹田之处流变全身,烦闷之感终于平息。贾赦惊魂未定抱住梓莘在她耳边轻道,“可还安好?”

梓莘深深吐出一口气,道,“那破足道人如今在宁府。”

贾赦放开了梓莘,脸上并无诧异之色。梓莘见贾赦摸了摸鼻子,脸上带着歉意。她不由拧眉,提高了声音,问道:

“你知道!你又知道,却不告知我?”

“莘儿,你听我说。”

贾赦着急去拉梓莘,却见梓莘身影猛然变淡。他无奈叹了一声,转念也出了空间。厢房中不见梓莘,贾赦立即转身往外走去。

待进了套间,贾赦却见卧房大门紧闭。他立在外间,挥手遣走了那不知所措的丫鬟们,压低声音轻道,

“我也是在十日前才发现了他,并不是故意瞒你。”

梓莘不理屋外贾赦,心中泛起酸楚,一时难言心绪。方才忽闻道人存在,她便想要立即除掉那人。深怕万一警幻出手,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如今贾赦居然十日前就知道。如今怕是已达成了某种协议。

“莘儿,那道人如今已是……”贾赦见梓莘并不回答,急急忙忙继续说道。

梓莘听贾赦声音再次响起,立即出声打断,“别说了,这些我不想知道,也无需知道。想是日后许多事也不用我知晓。如此甚好。”

说着,她起身走到门前打开了房门,微微而笑,用只有两个人听见的声音淡道,

“你在外头的事情我从未过问。因为我知道,无论是你什么身份在做什么,如今我只是一介女子之身都帮不了你。新帝赐我郡主之衔,一来确实因为我父兄的功勋,二来也未尝不是混淆视听,方便你日后行事。这些我从未放在眼里,记在心上不过因为你说过这里不是我们长久待的地方。我要的自然也不会是如今的朝朝暮暮。”

贾赦伸手想要揽住梓莘,却见她后退一步拉开两人的距离,脸上露着决绝之色。

梓莘注视着那双桃花瞳,胸口隐隐作痛。不觉想起新婚第二天,见贾赦时的似曾相识之感。当时她还嘲笑自己不是林妹妹。事实上她可不就是另一个“林妹妹”吗?

想着,她不由出声自嘲,道:

“我从未计较过你所珍视的究竟曾经的那个我,还是如今的我,因为那都是我。如今看来是我太天真了。你所爱大概只是你印象中那个陪你吟诗作对,抚琴吟唱的张梓莘,可是我已然不全是了。对,我记起了过往,可那又怎样?过往不代表现在。你扪心自问,我对你来说究竟算是什么。”

贾赦微愣,他从未想过什么过去和现在有何不同。他只是知道,眼前这个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女子,那个他甘愿陪她再走一朝俗世的女子。那个他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女子。对他而言的一生一世已然是别人好几世了,这个还不够吗?

梓莘瞧着贾赦的反应,心中更冷,不觉脸上也带出了丝丝冷意。其实她早就隐隐觉得不对,心中不安早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唉,我不该与你说这些的。罢了,以后还是该如何就如何吧。”梓莘懒懒的说着,转身不看贾赦。

贾赦心急,身形微动想要拉着梓莘,却见那梓莘人影移动快他一步闪过。只听梓莘冷然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嘲讽,

“夫君也别太小瞧我了。你是否抓得住我,不过凭我高兴罢了。”

贾赦犹自不信,再度发动身法,却发现那梓莘居然总是比自己快上一步。他不由暗惊,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梓莘面对他抬起了芊芊玉指,示意他不要多言。

梓莘瞧着贾赦,眼中浮起雾气,她用力眨了眨眼,吞下眼泪,笑道:

“人总是要为自己留后手的。别的或许我比不上你,可是比快到底我还是有那十分胜算。你还是别再试了,白费力气。”

贾赦睁大眼睛瞪着梓莘,全然不识她似的。

第37章

梓莘本性随遇而安,凡事也不会计较个所以然。只是这次贾赦到底触到她逆鳞,便是不肯妥协了。这看似没原则的人泛起了执拗,倒是有那一条道走到黑的趋势。梓莘虽然平日对谁都是笑吟吟的,偶尔也会出门子与那权贵女眷交际一番。只是对着贾赦的时候,她便是能远则远,不愿亲近半分,甚至故意错开那用膳时间,更不提同室而居。

贾赦起初还是好言相哄,小心翼翼陪着不是。可时间一长,到底也不愿起来。他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不过只是没有说那道人事儿。怎得就变成了今日田地。如此,两人倒是视而不见,相见如冰了。又过了几日,那贾赦索性搬入了外书房,避而不见了。

两人闹的如此离开,也没有刻意隐瞒的意思,自然会有人坐不住了。

这日酉时正,刘姨娘房中外间圆桌边围着三位美人。只见那三人粉颊飞红,眼波流转见风情万种,瞧着竟是微醺之态媚色十足。再瞧着她们跟前的圆桌之上,已是残羹冷炙,酒盏皆空了。

“姐姐这儿倒是舒服。我那屋一到旁晚就闷热难耐。”

鹅蛋脸的女子轻笑着拨开面上散落的长发,上身襦衣微敞,露出白皙的脖颈。她软软的靠在了一边,柔弱无骨之态,实在撩人心弦。女子的目光落在屋中角落还摆着一个小小冰盆,脸上分明带着艳羡之色。

“荟妹妹若是高兴,自然可以随时来找我。就是晚上住这儿也是没差。横竖也不会有人来。”

刘姨娘嫣然一笑,挥了挥手,就小丫头上来撤走了那桌吃食,又换上了茶盏。

鹅蛋脸的女子慢慢的靠向刘姨娘,呵呵而笑,“那感情好,我今儿就住这儿了。”

屋内其余两人掩帕而笑,掩饰住了心中鄙夷,只是面上不露半分。这两位一位面容清瘦,颇有飞燕之姿,如今称作良姑娘。另一个清秀可人,一双眼睛雾蒙蒙的,瞧着我见犹怜,因名中有个丽字,便被叫为丽姑娘。之前那位鹅蛋脸的女子,人称“荟姑娘”。

这刘姨娘自然就是那哑儿了。自从被史氏定了名分,擎苍斋的通房也折腾了一阵,如今倒是分成两派。刘姨娘当了史氏大丫鬟多年,自然有不少私房。平日里她出手阔卓,到有那三人依附于她以她为长了。这日,刘姨娘借了自己生辰为名,便在自己房内招待三人一顿。

刘姨娘目光扫过三人,见人人一副酒足饭饱的满意之色,便装腔作势的长长吐出一口气。那靠在她身上的荟姑娘心中暗笑,脸上却露出疑虑之色,柔声问道,

“姐姐这是怎得了?今儿可是姐姐好日子。”

刘姨娘脸上浮起凄楚之色,微微摇头感慨,“几位妹妹见笑了。正是这生辰之日,不觉感叹罢了。也不知道这般熬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丽姑娘与良姑娘对视一眼,两人暗中已有计较。只听那良姑娘说道,

“唉,可不是吗?如今我们到这院子也有三四年了,更前头的几个来这都要六七年了,还不是熬着吗?姐姐到底是夫人亲点姨娘之名。我们几个也不尴不尬的在这儿杵着。实在是……”

刘姨娘故作诧异,不可置信的瞧着三人,脱口而出,“怎么会?大奶奶没进门之前,竟没有人在大爷跟前伺候?”

丽姑娘脸颊越来越红,她飞快的瞧了刘姨娘一眼,嗫嚅道,“大爷从来不要我们伺候。刚来这里的时候,听闻大爷从不要那丫头近身,伺候梳洗的都是小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