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巧媳妇(49)

不上工后,韩大哥时常都去打鱼,打着了都会叫铁蛋给送过来,这条罗非鱼不大,七八两的样子,炖了也差不多可以当个硬菜了。

“也不难学。”韩国斌吃得也香。

“我看着可不容易,你别大意,有多熟练就学多熟练。”陈柔道。

下个月他就要出车了,往后基本上就鲜少会有假期了,现在没双休日的说法。

韩国斌也不嫌自己媳妇啰嗦,她说啥他都很听话应下了。

至于他同事李大元说他才学几天就有老司机的范儿了这话他就没说了,听自己媳妇儿唠叨挺好的。

夜里就下雪了,不过第二天不用再去,韩国斌跟陈柔也难得一块睡了个懒觉。

今年这条二斤的小棉被就非常好,垫在下边,上边盖着差不多六斤的棉被,整个被窝全是暖和的。

旁边小韩航不跟他爹娘一个被窝,他自己也睡一个,那条小被子可是名副其实的羽绒被,又轻又保暖。

小家伙除了夜里起来吃两回口粮,剩下时间睡得小脸蛋红呼呼的。

俩口子醒来的时候都差不多八点了。

韩国斌难得这么闲逸舒服,还想搂着他媳妇再赖一会的,但是旁边的韩航小朋友不答应了。

直接就扯开嗓子开始哭了。

陈柔第一时间就是给小韩航检查尿布,果然小家伙已经尿了,这小家伙哭就两个原因,一个是饿了,另一个是身上不舒服了。

要是身上干干净净,又吃饱喝足,那他是会待在炕上自己玩不闹人的。

“你儿子就给你了。”陈柔收拾好后,就把儿子给他爹了,自己就穿好衣服出来起锅烧水。

韩国斌就陪儿子玩了,小家伙快五个月大了,因为陈柔养得好,看着可真是胖乎乎的,韩国斌就很疼儿子。

当然小韩航也喜欢他爹,咧着嘴跟他爹玩得也欢。

陈柔在外边起锅烧水,听着屋里头那父子俩的笑声,嘴角也带着一抹笑。

烧了水就自己先洗漱了,完了才让韩国斌出来刷牙洗脸。

早饭做的就简单了,直接煮了两碗糊糊吃着就是了。

韩国斌吃了早饭就跟他媳妇说了声,然后拎着个桶还有锄头进山里去了。

他打鱼鲜少有在河里打,都是进山里去的,山里也有溪流水潭。

不过陈柔还真不知道他上哪打的。

陈柔就在家里用竹篾子编制笸箩那些个东西了,编制好了自己用不上,也可以拿给她爹娘用。

毕竟这会子大冷天的,的确挺闲的。

周珍过来想拉她一块出去话家常,不过陈柔就不去了,之前也就算了,如今有儿子了,大冷天的她不想带出去。

在屋里头暖和不少,让他在炕上玩就行。

再有就是,过去那边了,有些个妇女同志随口就是一口浓痰,她真不大想带儿子过去。

周珍也就自己去了。

回来时候还给带了一个劲爆消息回来,隔壁村那谁谁跟谁谁昨天夜里冒着雪去小山头上那破屋子里搞破鞋。

陈柔没多少兴趣,但也没拦着周珍说。

晌午时候韩国斌才回来的,给带了四条不小的鱼回来。

“给大哥那边送一条过去?”陈柔说道。

“不用,我出门看到大哥也去捞鱼了,有得吃。”韩国斌道“给老屋送一条,剩下的咱自己留着。”

“给老马家送一条过去。”陈柔也就道。

就住在隔壁呢,老马家跟她家关系也一直挺不错的。

老马家要是做豆腐都会给拿一块过来,不收她家豆子。

韩国斌给韩父韩母拿了一条过去,换了韩母一个大白眼。

又拿了一条两斤多的草鱼过去老马家,草鱼鱼刺多,但是炖了吃那也是极香的。

“这多不好意思,还拿这么大一条鱼过来。”马大娘笑说道。

“这有啥,要是我不在家,大娘你帮我看着点我媳妇儿子就行了。”韩国斌笑道。

“那是肯定的,你出门放心,这边没人敢来惦记。”马大娘点头道。

韩国斌点点头就回家了。

陈柔自己也把鱼炖上了,炖了一条酸菜鱼,要不是她要奶儿子,她都想扔几个辣椒干进去了,酸辣鱼才好吃呢。

炖鱼旁边拍上玉米饼,晌午就吃这个了。

下午韩国斌也不出门了,就在家里待着,家里暖和也舒服,媳妇儿子都在,享受得很。

不过闲的日子也就今天了。

第二天韩国斌就出门了,没去大队长家里借自行车了,徒步走出门的。

白天就没去屠宰场了,过来老羊家里,老羊就把自行车票给他了,也是收的本钱,没赚他的。

拿了自行车票,韩国斌就上城里买车来了,早早就预订了,加上单位那边给托了关系,一辆全新的自行车就被他牵走了。

一百五十块钱,一点都不带虚的。

自行车有了,手表也有了,他就过来单位报到了。

“明天下午一点记得准时到,要出车了。”他同事李大元就说道。

“行。”韩国斌也给应下了。

他骑了自行车就过来商场买毛线来了,他媳妇说的两斤就买了两斤,然后又过来供销社,给称了点红枣给他媳妇拿回去当零嘴吃,然后就回家了。

韩国斌心里虽然心疼钱,手表加车,这就花多少钱在他身上了?

但骑着自家的自行车回家,手腕上佩戴着一块手表,韩国斌心里还是特别美。就没想过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天。

一回村,韩国斌的这一辆自行车就遭遇了一番围观。

村里就三位有车一族,大队长家,韩国林跟宋晓玉那夫妻俩,再就是韩国斌的这一辆了。

村里人都惊呆了,也是迫不及待问怎么买车了?哪来的钱跟票啊?

“钱跟票都是单位垫的,等我发工资了,到时候在我工资里头扣。”韩国斌早就想好了说法,说道。

甚至连他老丈人那边都没用上。

“这可是太贵了,一百五十块钱呢!”

“是贵,但也没办法,去城里开车,从城里又回来,总得有一辆车才行。”韩国斌说道。

“这多少钱啊?”

韩国斌都如实说了,听得大家感慨连连。

稀罕了好一会,这才散了的。

韩父韩母那边自然也听说了,韩母还特地过来看过呢,不过也没说啥,毕竟知道这是单位先给他垫的。

韩大哥也过来看过了,也是很为韩国斌这个二弟高兴,这日子可是越过越好了。

如今家里都买上车了。

至于韩国林,今儿一早就已经抱上儿子住他老丈人家里去了。

宋晓玉上班了,没下雪的时候来回没问题,韩国林掐准时间把孩子抱过去让她喂就可以裹严实了抱回来。

可下雪了哪里方便?小孩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所以干脆带上粮食跟鸡蛋,直接住他老丈人家里去了。

说起来还得是老宋家家里宽敞,都有独立的,宋晓玉以前的房间原本是给侄子们住进去,不过现在都给腾出来给他一家三口住了。

孩子基本就是韩国林在带了,毕竟现在农闲,他不带孩子还能干啥,宋晓玉要上班,可是没空。

这天粮食吃差不多了,韩国林就把孩子留给他丈母娘,自己回家带粮食。

也才听说了他二哥买车的事。

不过韩国斌已经正式出车了,这会子没在家,韩国林就带上粮食又回镇上去了。

韩母还挺舍不得的“晓玉这个工作好是好,就是这冬天里太不方便了。”

“冬天大伙都闲着没事干,就她一个月十多块钱,有啥不方便。”韩父说道。

他就觉得这个工作的是贼好,十多块钱一个月,还有其他票据呢,要是不用也可以换给有需要的,全是钱。

说到钱,韩母还是惦记自己二儿子“老二如今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心里还能有咱们老俩口吗,一个月那么多工资,竟然一分钱不给咱们!”

要不是小儿子跟小儿媳妇都有差事,她都想去她二儿子单位告二儿子一个不孝了!

“都分家了,就别惦记了。”韩父抽着大烟,道“他现在可还欠了单位不少钱呢,得白干一年才能换那一辆自行车。”

“一个月那么多工资,哪里用一年。”韩母道。

“那不得吃饭啊,我听国丽说,她们食堂吃饭都是要给钱给票的。”韩父说道。

韩父这点没说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