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180)

作者:杨小愚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穿好布鞋,抢天抢地的冲了出去。

陈小凤松了口大气,“终于走了,他们两个人,最好莫整到一堆,省得鸡飞狗走。”

“那你就等着看吧!”陆晴川浅笑嫣然,经历得多了,慧眼识人的能耐也就大了。

陈小凤听得不明所以,“看什么?”

话未落音,郭秀秀已经像阵风似的移到了她们面前,把毫无思想准备的陈小凤骇了一跳,她边拍胸口边问:“你怎么又回来了?”

“回来做饭啊!”郭秀秀说得理所当然,“我是给学生们做饭,关他姓钱的屁事!陆晴川,米呢?菜呢?”

陈小凤急了,瘦小的身板死死堵在灶房门口,“是你哭着喊着给学生们做饭,油盐柴米当然你个人负责。”

“负责就负责。”

郭秀秀再次回来时,拎了小半布袋米糠。她火急火燎的跑进陆晴川的宿舍,不问青红皂白,顺手拿了只搪瓷脸盆就跑。

陆晴川喊都喊不住,一路追进了灶房,见郭秀秀要把米糠往脸盆里倒,她赶忙一手按住。

郭秀秀仗着力气大,抓着脸盆沿子使劲拽,“你要不要这么小气?我用下而已,又不要你的。”

“脸盆架子上两个洗菜的脸盆你不用,偏偏去找个洗过屁股的洗脚盆来,到时候你做好的东西看哪个吃。”陆晴川干脆松开手去。

“咦呀!”郭秀秀嫌弃地把到手的脸盆往地上一扔,快步从脸盆架子上取了个脸盆,打水净了手,然后将米糠倒了一半出来,“你看看,这么多够那帮伢子们吃的不?”

陆晴川扫了一眼,“足够了,熬的糊糊能插得住筷子。”

听了她的话,郭秀秀又迅速地把另一半倒了下去,“第一餐饭,就吃稀糊糊多不好?还是做汤圆吧!你去把陈小凤叫来,帮我一起搓。”

不得不说郭秀秀是个做事的好手,就一阵的功夫,米糠已经揉好了。三个人忙活了小半个钟头,全部搓成了大拇指头大小的圆个,炒得表面黄灿灿的。然后烧一锅开水,把炒过的汤圆煮得浮起来,香喷喷的中饭就做成了,离十二点还有十把分钟呢!

她们把汤圆用碗分好,一、二年级大半碗,三、四年级的八分满。

“要是有点青菜叶子就更好了。”

郭秀秀似乎觉得不够完美,有点遗憾。陆晴川把锅里剩的用脸盆装起来,知青组的也得吃饭不是?“雨落得山上草都不长了,哪里还有什么青菜叶子?伢子们喝了一两个月的稀米糠糊糊,今天好不容易吃到汤圆,不晓得有多高兴呢!”

说话间,华儿打着飞脚跑进来,陆晴川正要问她想不想吃汤圆,不料那女伢子下气不接下气地喊道:“秀秀姐,快跑!”

第二百五十二章 商量生产事宜

没等陆晴川反应过来,郭秀秀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

“这又是怎么了?”陈小凤表示没看懂,给华儿舀了碗汤圆,顺口问道,“华儿,为什么叫她跑?”

华儿的眼睛死死追着她手上的碗,舔舔嘴唇,拼命地摇晃着小脑壳。

陆晴川把汤圆放到了圆桌上,又将华儿抱了过去,“华儿不想说就不说,咱吃汤圆。吹凉了再吃,小心烫。”

伺候好华儿,郭石匠黑着脸进来了。

“郭秀秀呢?”他沉声问道,快要喷出火星子的双眼死死盯着那一碗碗分好的汤圆。

陆晴川已猜出了七八分,和和气气地搬了把椅子来,“郭大叔,秀秀刚走不久,你坐下吃碗汤圆吧!”

“气都气饱了,吃什么吃?”郭石匠没好气地说,站在原处火没地方泄。别个家的女伢子对父母知冷知热,体贴孝顺,他们家的倒像是来讨前世的债的,专门闯祸。好好的县里的工作,说不干就不干,住在家里白吃白喝就算了,居然还把一家人仅有的一点口粮偷来学校,真是越想越恼火!

他的心情陆晴川可以理解,郭秀秀主动给孩子们做饭,虽然别有动机,但对孩子们有好处,也算好事一桩。要她出米出菜,只是陆晴川跟她开的玩笑罢了,“郭大叔,你莫气,我这就把口粮还你。”

说着,陆晴川提着水缸架子上的白布袋子装了小半袋米糠,“秀秀心善,一心想为队民们做点什么,你莫怪她。”

郭石匠犹疑着接着粮食,又瞅瞅一个个抱着碗吃得香喷喷的伢子们,勾着头走到门口停了下来,“你跟她说一声,这回我不揍她,给伢子们做饭不是坏事,但家里确实没有多余的粮食。”

“谢谢郭大叔。”陆晴川答应着,其实,落烟坪的大多数人都很纯朴、善良,就像这位郭石匠,如果有足够的口粮,他也定然不会在乎这半袋子米糠的。

都是贫穷惹的祸,陆晴川这样告诉自己。

吃过中饭,陆晴川去了周保生家。根据她前世的记忆,雨再过两天就停了,该种庄稼了。

她刚进门,周保生就示意伍月婵去外头把门。这几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她来呢!

“专家怎么说?”周保生急切地问道,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听天由命的日子了。

陆晴川又何尝不是?不过,她很庆幸,因为有前世的记忆,所以,帮落烟坪的人渡过了这个天大的难关,“天大的好消息,雨后天就停了。”

“可就算后天停雨,地里的稀泥巴好几尺厚,庄稼也种不下去啊!”周麦生很苦恼,全队几百张嘴等着吃,若不是陆晴川早有打算,恐怕也饿死了不少人。近一段时间,没有备粮食的几个生产队隔三差五的有人饿死,想想就恐怖。现在天色好了,庄稼却种不下去了,急啊!

前世种了一辈子地,陆晴川在这方面摸滚打爬出来的经验并不比两位大队干部少,不过,哪怕懂得再多,她也不会过分地显山露水,“地势高些的地方应该稀泥没那么厚,如果我们先在团子山把红薯种育下去,要不要得呢?”

周保生和周麦生对视了一眼,“这个办法好,等红薯秧能栽了,估摸地里的泥也干得差不多了,一边栽红薯,一边下谷种,刚好都能赶上。”

两个人越说越起劲,满心满眼全是对大灾过后的美好憧憬,庄稼遍野、牛羊成群,人们欢声笑语、歌舞升平。

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好的,但人也要活在现实中。现在整个乌梅县就落烟坪相对而言比较安稳,其他的一些生产队早就挨不住了,穷凶则恶极,若不是一直装出贫穷的样子,落烟坪早就成为众矢之的了。陆晴川忍不住提醒道:“红薯这事,看能不能想个万全之策瞒住周围的人。”

毕竟红薯种也是粮食,又种在山上的,要是走漏了风声,保不准别人夜里来偷个精光。

周保生是个人精,一点就通,“红薯种用不着多少个人种,麦生,你让林大壮找几个可靠的人,偷偷的进行,咱种去猴子山附近的金鸡岭,平时那里没什么人经过,叫大壮他们小心点就是了。”

“办法要得,但现在农科所连薯种、谷种都没得买,种的红薯咱守得了一时,守不了一世啊!”兴许是雨下久了,让周麦生心里起了很多连锁反应。比如说,看住了红薯种,有没有人偷红薯苗?等红薯长到半大了,是不是又得派人没日没夜地守在地里?

众人都被他奇特的思维方式逗乐了。

“按照你这个说法,那田里也得派人守着了?要不别人偷不成秧苗,以后就会偷谷子?”伍月婵打着哈哈问道。

周麦生抑郁地瞥了她一眼,“不是没这个可能啊!放眼望去,整个乌梅县就咱们有薯种、谷种,他们不打我们的主意就怪了。”

陆晴川强忍住笑意,“周队长,今年受灾严重的,就只有乌梅县。只要停雨,上面肯定会想办法弄种子回来,现在马上农历八月了,我们只是想赶上种收庄稼的时节,让收成好些。”

“平时这个时候都快收红薯了,现在种下去还来不来得及啊?”周麦生之所以事事让周保生抓主意,他确实优柔寡断了些。

周保生的想法就不同了,“专家不是说,接下来的三个月天气都比较好,而且比较热和?只要抓住这三个月,多少都有些收成吧?配上口粮,帮着挨过开春后的饥荒也是好的。”

听他这么说,周麦生不再反对。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讨与生产相关的具体方案,陆晴川没有参与,她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