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相【CP完结】(34)

作者:箜篌响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这座城。

每争取一日,都是给援兵更多斡旋的机会。

我应该相信他们,我也只能相信他们。

窗户半开,清风将枯黄梧桐叶送至我案前,我搁下笔,拾起那尾落叶,抬头却见月如秋霜,撞入我怀中。

我无意识地描摹着它的脉络,心里不免惦念起凌墨,那孩子从小就不贪图玩乐,几乎所有时间都拿来念书习武,吃睡都很少。

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反倒是我心疼他,逼着他休息。

后来有回我进宫面圣,看到小皇帝正玩蛐蛐玩蹴鞠,玩得热火朝天,那天真快乐的笑容是我从未见过的。我心中大悟,忙派人买下几笼促织,蹴鞠,以及灯笼木偶等玩具兴冲冲地送到他面前。

他沉默地看着我,淡漠的眼底没有任何情绪。

我以为惹他烦了,仔细想想,我怎能拿小皇帝跟凌墨比呢?而且蟋蟀很吵,肯定会影响他念书,便讪讪地要收走,他却让我把东西留下。

那些玩具我不知他藏哪去了,后来也没见过。

蛐蛐他却养得油亮健壮,每有虫死后,我怕他伤心,便会买来新的换进笼中,就这样一直养到他十六岁离京。

算起来,我们已有六个中秋没能一起过了,不知他现在在哪?过得好吗?可还有人欺负他?

想想又觉得好笑,他已经长大了,能保护自己了,哪有人欺负得了他?但我仍会担心,仍常会梦到他小时候的模样,白净的小脸,乌黑水润的双眼满是戒备,像只受伤的小狼。每当忆起那个画面,我都想将他抱在怀中,一遍一遍地安慰道:有我在,不要怕,对不起,我来得晚了……

眼下形势危急,不知能否还能再见,不觉心中怅然,笔尖微动,写道:

西风落叶路漫漫,衣袂微生旦暮寒。

只隔片云家便到,远山移人梦中看。

刚落下最后一字,却看窗外范顺急匆匆赶来,秋风微寒,他的额头却沁出细汗。

深夜来报,定有要事。

果然,他接着说的便是:启禀丞相,末将刚刚检点城内将士,发现……少了两人,怎么也没找到,想来还是汇报给您定夺!

我那藏于心底的不安在这一瞬陡然攀至顶端,心却如坠冰窟,连外袍都顾不上披,匆忙起身,边走边下令道:

“快通知刘钧立即回城!可能有人投敌了!”

——————

注:《昌化道中》:西风落叶路漫漫,衣袂微生旦暮寒。只隔片云家便到,远山移人梦中看。

第28章 交锋

我整晚都不能成寐,心惊肉跳,坐立难安,叶潇听闻消息也来安慰我,劝我吃饭休息。

回报的消息却很不好。

据说参政与刘钧所率水军已逼近河岸时,却见江面敌军战舰如云,旌旗飘摇,三万水军将去路彻底封锁,惨战中,战船点烧,燃起冲天大火,把那江水照得血红,血红……

次日,天亮了。

江水恢复往日的平静,卷起残舰尸骸悠悠东去,恍若什么都未发生,城外夏国派使者传信:

吉尔格勒请我亲自出城,领回守将尸身。

我已料到是如此,听到这消息仍是如同五雷轰顶,加之彻夜不眠,顿时头晕目眩,眼前发黑,踉跄一下。

范顺与叶潇扶住我,叫道:“丞相!”

他们带着惊慌的轻唤使我猛然清醒,想起自己面前的是夏国使臣,身后……则是指望我的满城军民,我不能让敌军知道我的疲惫,更不能让将士和百姓看出我心里没底。

于是我抽出手臂,镇定自若地整了整衣冠,淡然道:“无妨,本官去去就回。”

便换了仅存的鲜亮朝服,由使者带路,独自往那夏国大营走去。

大门还没敞开,我便看到营内那高高悬着的绞架上,正悬挂着几名吊死的梁国士兵,都是熟悉的面孔。

寒风一吹,便随着摇荡。

我不敢多看,直视前方,坦然走进敌方堡垒。

营中列着密密麻麻的夏军,每个都高大壮硕,训练有素,在我走近时自觉分开,让出条狭窄的道路。

数不清的豺狼般的目光落到我身上,我如同不觉,自人群中从容走过,直行至营中心的现星楼下。

这座楼与樊州城墙遥遥相望,有三层高,方圆几里敌情尽收眼底,极大地打击了我们的救援。

但在现星楼下,我却看到成百上千的汉人俘虏,由一根稻草编成的麻绳打了结,串成串,被夏人用皮鞭驱赶着,一步步走向刑场,麻木茫然地等待被屠杀。

他们有的被割去双耳,有的钉死在墙上,开膛破肚,抠出脏器,也有人跪在夏军面前叩头流泪祈求活命,却被拦腰劈成两截,脊椎断裂发出清脆声响,断去的半截身体如破手套般倒在地上,鲜血漫淌。

上身的眼角还带着一滴泪,凄惨悲凉。

施刑的夏人则观看他们痛苦惨叫,欢声大笑。

尸骸堆积成山,土地被血染得泥泞湿红,空气中飘散着浓郁不化的血腥气。

颠倒疯狂,如同炼狱。

这一幕我早在书上读过,我早知道的,也知道这样的惨剧还会在华夏大地上不断重演,甚至十二年前,蜀地沦陷惨遭到屠杀,我都是知道的,却是头次亲眼目睹,满目疮痍,无语凄凉。

最令我心酸的不是他们麻木受戮,而是他们看到我,朝我伸出手,哭求我救他们。

我却无能为力。

国家羸弱,我连谈判的资本都没有,能挺直腰板,维持尊严已是耗尽力气。

此刻我才真正理解,有时候明明已经足够努力,可就是无法改变结局,就是救不了他们,就是无法对抗天意。

我将手在袖底攒紧,指甲嵌入掌心,掐出血来,维持住面上的平静,轻描淡写地望了一眼,道:“我要见你们大汗。”

那人用汉语道:“陛下在现星楼上等候多时。”

我问:“你是汉人?”

他答:“我的父亲是北方汉人降将。”

我问:“贵国汉人降将多吗?”

他答:“不是少数。”

三两句话,便上得楼去,正见夏国国君吉尔格勒凭栏而坐,身材魁伟,朗目疏眉,仪表堂堂,面前桌案摆有乳饼羊酥,茶具古香古色,炉火上沸水滚动,雅致非常。

栏杆后天朗气清,碧空如洗,恰对着十万危急的樊州城。

那人屈膝行跪拜礼,用夏国话禀报道人已带到。

吉尔格勒并不看我,命他先下去。

他再次叩头称是,与我擦肩而过时,我用夏国话说:“有劳了,许韵丞相。”

他神情复杂地看了我一眼,点头示意。

待只剩我们两人,吉尔格勒才将视线挪向我,目光锐利,不怒自威。

这是我们头次正面交锋。

我迎上他的目光,立身如柱,拱手举高,长揖到底,朗声道:“下官见过大汗!”

他并未质问我为何不跪,而是下颌微抬,简单说出两个字。

“请坐。”

我来时料想自己会被刁难羞辱,已想好对策,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也坦然接受,在他对面坐下,恳切提出议和。

是的,虽然这战我损失惨重,虽然我失去了兄弟挚友,虽然我眼看着无数军民沦为俘虏惨遭屠戮,受尽屈辱,我却只能忍痛求和。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我也想冲冠一怒,但无实力支撑的愤怒,只会妄送更多性命。

徒增笑柄而已。

所以我不悲不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面诉说两国情谊,一面阐明这场战争并非正义,请他就此收手,开出条件,签订和书。

他端坐于桌案后,掌心把玩着黑釉茶盏,饶有兴致地听着,直到我说完才开口道:“江相,你会点茶吗?”

我怔了怔,想到有求于人,只好笑道:“略懂一二,大汗可愿品尝?”

他抬手示意。

我慢条斯理地挽起衣袖,将十五样茶具在桌面一一摆开,取夹子烘烤茶饼,敲碎研磨,箩筛茶粉,搁进茶罐。

茶末放进杯盏,执壶点水,注汤击拂。

所谓点茶,就是将茶饼打碎成粉,与开水充分搅拌,析出茶多酚,形成泡沫样的汤花。当代文人尤爱以此法斗茶,陶冶情操,技术好的,能边注水,边在汤花中画出树叶等图案,类似现代的咖啡拉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