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伙计看见黄老汉一行四人微微一愣,站在左边的伙计立刻换上笑脸迎了上来:“老爷子好,您是想看看呢还是需要买点什么。”
而右边的伙计背着身子不屑地撇撇嘴,黄豆人小走的慢,一眼看到,也没吭声。
嫌贫爱富,人之常情。
“手里有点东西,想找你们掌柜看看。”黄老汉沉声答到。
“哎,好的,您老坐,稍等,我去请掌柜的出来。”说着伙计掀开后门的门帘,往后面走去。
店铺很宽敞,对着门一排玻璃制红木柜台,里面放着一盘一盘铺着深红色丝绒布的托盘,每个托盘里放两到三样或大或小的金饰。
黄豆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深红丝绒来配华贵的金银首饰,以前看见的好像都是明黄,不过,好像在古代明黄是皇室专用。
别说,深红色丝绒布配上金饰也很厚重大气。
进门东边也有一排柜台,里面是精巧的银饰,也用托盘装着,配上深红色丝绒布,竟然比金饰更让人觉得精致。
后门门帘一动,进来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体态微丰,皮肤白皙,看见店里只有黄老汉四人也是微微一愣,不过反应很快,立刻走了过来。
“老丈久等,在下赵承德,请问有什么需要购置的。”说着微微冲四人一点头
黄老汉有些犹豫,看了看两个伙计。赵承德咳嗽一声,两个伙计连忙都退到门口,一左一右站好。
黄老汉站在玻璃柜台前,从怀里掏出一个深蓝色钱袋,又从钱袋里掏出一块蓝色棉布,打开,五颗珍珠在蓝色棉布下发出柔润的微光。
赵承德没想到,这个乡下老农手里竟然有如此大的五颗珍珠。
三个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比黄豆大的只能说是并不稀奇。但是这两个有龙眼大小的珠子就比较少见了。或者说,可以说没见过。
赵承德连忙看向左右,此刻两个伙计正站在门口等着客人到来,黄老汉背朝大门,而黄老汉身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老汉身后站着一个壮实的汉子,一个布衣少年。
老汉身后的大街上一个人影也没有。
赵承德连忙示意黄老汉包好珍珠,一抬手:“老丈里面请,时间还早,喝一口茶坐坐。”说着引着黄老汉往后门走,边走边吩咐:“三才,去给客人倒茶。”
黄老汉看看大儿子,又看看小儿子:“你们在外面等着,豆豆跟爷爷来。”说着跟着赵承德掀起门帘进了后门。
黄豆跟着爷爷往后走,门帘后面又是一间屋子,里面放着桌椅茶壶,墙上挂着字画,墙角一个花架,上面放着三盆绿植。
这里应该是招待客人或者女眷的地方,简单干净,没有一点奢华。
赵承德示意黄老汉坐,两人刚刚坐下,那个叫三才的伙计端着三个茶杯一壶茶走了进来。
黄老汉镇定地坐下,黄豆没有坐,走到爷爷身后站定。
赵承德看着三才倒了三杯茶走了出去,才出声询问:“老丈,可否把珍珠拿出来,我再仔细看一看。”
黄老汉又从怀中掏出深蓝色钱袋,拿出蓝色棉布,轻轻打开。
赵承德伸出手,把两颗最大的珍珠拿在手里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放下,又把三颗小珍珠拿起来了看了一眼。
“不知道老丈是卖还是需要订制首饰?”
“卖。”
既然买,那我就估个价格,老丈看合适不。”
“嗯,好。”
“三颗小点的珍珠,三十两一颗,两颗大珍珠一百八十两一颗,一共四百五十两,你看如何。”
黄老汉低头沉思,当初他预测五颗珍珠能卖到三百两左右,现在看来,比自己当初预测的要高太多。
不过荣宝轩这个价格应该已经算不错的了,确实没有欺负人,但一百八十两一颗也不是这两颗大珍珠真正的价格,这样的珍珠一个可能值个二三百两,但是一对,价格起码就翻了一倍不止。
做成好的饰品,卖上千两也不为过,不过,这也是别人的本事。
黄豆站在一边不急不躁,她知道,这样的场合不适合她一个小孩子插嘴,而且,她还是个女孩子,爷爷带她进来,不过是让她涨涨眼界,而不是让她跟进来讨价还价的。
“赵掌柜,既然这样,五颗珍珠,你直接给老汉五百两吧,这两颗大珍珠值得这个价格。”
赵承德没想到这一个乡下老汉,神态不卑不亢,不但懂而且还能知道大概的价格,要么就是提前打过价,要么就是有人托付而来。
赵承德看向黄老汉身边的小姑娘,八九岁的小姑娘,穿着干净的碎花衣裤,一双小布鞋,鞋头绣着兰花草。头上没有首饰,却长得唇红齿白,双眼明亮。
这应该不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却也不是小门小户能养的出来的,赵承德不由轻轻皱起眉头。
黄豆看见赵掌柜打量自己,微微一笑,向前一步,走到桌边端起面前的茶碗轻轻喝了一口:“爷爷,这是明后的龙井。”
赵承德这次是真的确定,这个丫头才是真正的卖家,她应该是哪户商家的丫头或者姑娘,看她端茶的手,手指细白,无痕无茧,一口就喝出是明后的龙井,这样的小姑娘庄户人家是养不出来的。
“小姑娘,你也懂茶呀?”赵承德笑着看向黄豆。
“懂一点点。”黄豆细声细气回答。
她说的竟然是一口地道的京城官话,和老汉的乡土气息特别浓重的官话完全不同,吐字清晰,听不出一点地方口音。
“哦,请小姑娘赐教。”赵掌柜放下茶碗,冲黄豆一点头。
黄豆也放下茶碗,索性坐到了爷爷身边的椅子上,她觉得站着说话有点底气不足的感觉。
“明前明后茶主要看外形,明前龙井叶片短小肥厚,明后龙井叶片狭长细小。明前龙井叶片偏嫩绿,颜色浅淡,而明后龙井因为气温上升,叶片颜色就偏深。”
说着黄豆又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明前的茶汤特别透亮清澈,喝起来比较甘甜。而明后茶汤口味偏重,茶汤偏深,偏黄……”
黄豆放下茶碗,眼神清明,看着赵掌柜微微一笑,心想,我这是在装大尾巴狼呀!
第二十九章 耳钉可传家
赵承德终于确定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这个小丫头肯定不是庄户人家的丫头。
“看在这个小丫头的面子上,今天赵某就做一次主,五百两,收了这珠子,就当这多出来的五十两给小姑娘喝茶。只是不知道老丈下次还有没有这样好的货色?”
“没有了,这也是老汉家儿子跑船意外所得,这种贵重东西得一次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要不是这次遭灾,家里房屋良田尽数被毁,老汉也不会把这可以传家的宝贝拿出来了。”
黄老汉这话半真半假,好在赵掌柜也无意计较真假,东西真银钱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行。
赵掌柜询问了黄老汉的意见,是都给银票还是银子。
黄老汉想了一下:“劳烦赵掌柜,直接给老汉银票吧,不过,老汉想看看店里的银饰,想给家里孙女看看买点小东西。”
“好,老丈稍等。”说着,赵掌柜起身出去拿了银票进来,一百两一张的银票五张,赵掌柜点好递给黄老汉:“老丈点点。”
黄老汉仔细看了五张银票,确认无误点头,掏出深蓝色的钱袋,准备放进去。
赵掌柜先一步站起身走了出去:“我先出去看看,你们稍坐,这里有茶水,请随意。”
说着赵掌柜用一小托盘托起五颗珍珠,开了门走了出去,只听脚步声一路走到楼上去了。
黄老汉倾听了一会,又把钱袋掏出来,数出三张100两的银票递给黄豆:“收好。”
这是来之前已经商议好的,黄豆掀起裤脚,在她的裤脚绣花处,有一个暗袋,黄豆把叠好的银票拿油纸裹好,塞进暗袋,两头线头一拉,暗袋口收紧,只有脱下来仔细翻看才能看见。从外面看,基本上是没人会知道这里有个暗袋。
黄豆收好后,转身出去,叫了大伯和老叔进来:“大伯老叔,爷爷说要替家里姐姐们买点银饰,你们要不要先进来坐一会喝口茶等一下。”
黄荣贵和黄宝贵一听,就知道东西已经卖了,让他们进去分钱收藏呢。
兄弟俩人进来,黄老汉给黄宝贵一张银票,又给黄荣贵一张,收好。自己只随身揣着从家里带来的散碎银子和铜钱,准备出去挑几样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