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暖婚之肥妻逆袭(709)

别人的嘴她管不了,她做好自己就行!

她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就专注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别人说什么不会理会,别人做什么不会理会,别人快她不会追,别人慢她也不会因此把自己的速度也放慢。

人能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然后为之去努力,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这件事听上去挺简单的,可很多人都做不到,首先就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而有些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但是又不愿为之去努力,也无法坚持下去。

新学校开学的这天。

刘老师看着一个又一个孩子背着新书包走进学校大门,激动的热泪盈眶:“我这前几十年一共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孩子!这是我一辈子做梦都想要见到的画面!”

黎珞看着这样的画面,其实心中也是很激动的,而且特别的有成就感。

这比完成一个特别难的公关项目,比建立她自己的酒店,比谈下来一个几千万的合同都让她有成就感。

除了回来能遇到张红梅、贺毅飞、李秋燕这些人,又生下小博和小爱以外,两世以来,这是让她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那种开心让人无法形容,就是感觉心里被喜悦撑得满满的,很暖很踏实。

之后他们举行了开学典礼。

她记得那会儿她上学的时候,特别讨厌这种开学典礼。

顶着大太阳站在那里,几个校长挨个说,然后又是老师,还有学生。

都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就是觉得烦。

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慢慢喜欢上了开学典礼。

尤其是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她特别喜欢听校长来说对他们的寄语。

改变心态后,那些话听上去一点儿都不烦,反而很鼓舞人心,很让人受教。

她觉得开学典礼这件事就和夫妻间过结婚纪念日一样。

不是很有必要,说起来可有可无。

但这会为人生为生活来增加一份仪式感。

举行了开学典礼,孩子们就会有开学了,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的意识了。

一开始,先举行了升旗仪式。

之前刘老师也有注重孩子们这方面的教育。

不过条件实在是艰苦,连根旗杆都没有,所以每次的所谓升旗仪式就是他举着国旗带领孩子们唱国歌。

黎珞、刘老师、还有团队里一个退伍老兵,他们三个人进行的这第一次升旗。

在其他人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而开学典礼结束后的第一课,便是给这些孩子们讲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五星红旗,教他们唱我们的国歌。

黎珞和刘老师一致认为,爱国教育很重要!有国才有家!

可这份教育现在在各个学校却欠缺的很严重。

每个周一会举行升旗仪式,也会教孩子们唱国歌。

但就是形式,而没有对孩子们进行更深的教育。

不过好在有些老师不错,会说一下这个问题。

黎珞记得她上学那会儿,应试教育的氛围已经很浓了,基本上就是考试分数是王道。

她记得她初中的时候班里第一名的那个女生是个小太妹,抽烟打架谈恋爱,有时候还会欺负同学,但架不住她学习好。

老师和学校都没有管过她。

在她大学的时候,她听说那个女生堕了好几次胎,还捅伤了人,因为情节特别严重,被学校给开除了。

不过也有好老师。

她高中的时候就遇到了好几个好老师,三观都很正。尤其是他们语文老师,瘦瘦小小的一个小老太太,特别的精神,总喜欢穿一身旗袍……

第983章 去支教

知识特别的渊博,听她上课会让他们放松下来,有种听《百家讲坛》的感觉。

高三的时候,都是讲卷子,她给他们讲阅读理解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再多讲一些她自己的想法和人生感悟。

她高三那会儿已经零几年了,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但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浮躁,尤其是有一小部分人特别的崇洋媚外,就是觉得外国的月亮圆,什么都是外国好。

条件好的孩子会一身外国名牌,再好的每天谈论的就是留学。

他们这样多少影响到了普通同学,一是攀比,二就是有时候他们的言论真的很让人火大,尤其是那个语气,用再往后一点儿的流行语来形容就是“舔狗”!

说起来外国,比说起来他父母还崇敬。

有一次,黎珞就给受不了了,怼了其中一个孩子一句:“外国这好那好也是外国,中国才是你的祖国!别整的就和那是你爹一样!”

正好该小老太太上课了,听到她这句话,鼓掌道:“黎珞说的好啊!”

之后她倒没有再说那个孩子什么,就是给他们讲了一堂课的汉奸故事。

黎珞觉得老太太这一手比直接骂那个孩子还让他难堪。

果然这节课下了后,那个孩子就请假回家了,第二天也没来上学,说是准备全家办理移民。

之后跟着她的老大去谈项目的时候,她又见到了她的这个老同学。

据说是对方公司高层的助理,但她看他那个样子却更像是跑腿打杂的。

一问工作内容,还真差不多就是这样。

开个车,倒个酒,负责给那个洋垃圾到夜店里面介绍女孩子。

黎珞很少会看不起谁,但看着那个同学在那位公司高层面前的样子,她真心看不起他。

看的出来,那位高层也是准备拿他来羞辱他们,不过他们并不吃这一套。

尤其是那位同学已经拿到了绿卡,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说,他已经不是中国人了,只能算是华裔。

不是同胞,他们自然不会那么好心去管。

更何况人家当狗当的那么开心,他们怎么好意思去破坏人家的乐趣。

不会管那个同学,但这位高层的态度让他们俩很不爽,所以使手段狠狠坑了他一把。

开学典礼第二天,学校便开始正式上课了。

目前是刘老师,兰玉玲还有团队里的几个人在担着。

孩子们多了,那老师势必也得增加才行。

可这个环境,有谁会愿意过来?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当地来聘用。

当地有刘老师教出来的三个学生,她们完全可以教的了这些孩子。

兰玉玲和团队里的老师还可以带她们一段时间。

不过因为都是女的,而且都已经结婚,有的还有了孩子,婆家并不乐意她们出来。

这里上过学的孩子,男的可以到县城去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女的不行。

她们只能嫁人生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来念书的女孩子特别少的原因,因为真的是没用。

黎珞亲自带人去那几个女生家里。

听完他们的来意后,态度好点的会不耐烦,而态度不好的则直接要拿扫帚把他们轰出来。

不过在听到黎珞说每个月会有3元的补贴,等一个学期结束如果表现好还有额外奖金的时候,立马态度都就不一样了。

这只是暂时缓解这里的情况。

等他们回去后,还得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是先得让公众了解到这边的真实情况,然后上面自然也就会重视这件事。

这样一来,很多问题就会好解决很多。

比如这个师资的问题,比如这边贫穷的环境……

这些事情如果依靠他们几个个人来,也可以解决,但能力有限。

他们可以改变这里的教育情况,但是贫穷是不可能的。

而且不仅是这里,还有很多地区的教育条件都成问题。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可以上学。

其他的社会问题,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这必须国家出面来解决。

回到北京后,他们分头行动。

办摄影展,办画展,写文章,联系电视台来报道这件事。

之前那个记者的报道犹如一簇小火苗,而他们这次的行动,则相当于往里扔了一大捆柴还倒了桶汽油。

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都被那里的孩子们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圆他们的上学梦。

之后老师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大学中还开展了支教活动。

黎珞他们从这个项目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便开始着手于下一个项目。

他们目前计划是一年一个项目,不求快,但求一定要把这个项目给做好,而且坚持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