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福到(17)

作者:烟波三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村民们得了准信儿,都开心起来。被选中盖房子的有庄老汉家的三个儿子,还有村长和村长弟弟,李老汉家的两个儿子还有其他几个跟着林大山去别村盖房子的人也都被召集过来。众人拿着林小福画的图纸开始算材料、分配工作,一时间村口大槐树下热闹非凡。

青山村今年的秋收格外的快,每家每户都跟拧满了发条一般干劲儿十足,没过几天,满满的晒麦场便空空如也。

今年青山村的土地,每亩收麦子达到了三百斤左右,林小福家的地更是收到了三百五十多斤,全村都沸腾了!纷纷去林山海家送鸡蛋送肉的感谢,若是没有当时**桶的建议,估计还是像往年一样也就收个一百多斤,哪能多收这么多?更何况林家还鼓捣出了那么好的的脱粒机给村里人用,真是一家子好人啊。

同时,青山村的收成达到亩产三百斤的事也惊动了知县,林山海顺势便将尿素的法子进献上去,林家受到了知县的表扬,还特意拨了二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等到全村的赋税都顺利的交完之后,林家的建房材料也满满当当的堆在了村尾的空地上。

“乖乖,都是青砖瓦片,这林家真是发达了呀。”庄老汉的大儿子庄老大不住的发出感叹。

“人家老林叔家可是自己鼓捣出了酿酒的方子,这果酒我知道,听说京城卖能卖上好几十两一斤呢,你说说,还有比这个更赚的事儿么?”村长的弟弟林保文一边挖坑一边搭话。

“不过老林叔一家真是讲义气,这么好的事还想着咱们,在林家作坊上工,听说一天也得十文钱呢!还包午饭!“

“”“就是!镇上打零工一天才十文,有些还不包吃住,这就在家门口,简直没有再好的事儿了。”

张婶的两个儿子张大锤、张小刀凑过来一起挖坑,他俩的话也引起了周围三十几个汉子一致的赞同。

“叔叔伯伯们,累了就过来喝点绿豆汤,解暑解乏。”林小福和林小喜提着篮子过来送绿豆汤,家里大人都在忙着盖房子的事,除了四个小子要上私塾,其余的男人们在宅基地挥汗如雨,女人们则准备着一日三餐,要准备三四十人每天三顿饭也是很累人的,所以林小喜和林小福便自发的打起了下手,送水送饭的工作也都抢着干。

干活的空隙,林小福还画了几个书袋的样式给林小喜。书袋其实很简单,只是将放笔墨纸砚的地方分别用布分开,这样就不会混在一起比较方便。姐妹俩用棉布给四个哥哥缝制了四个书袋,还特意分别绣上了“梅、兰、竹、菊”四种花色。

“小喜、小福,你们这是在夸哥哥们是四君子么?”四兄弟收到书袋的时候惊喜万分,本来想着弄个布包就可以了,没想到妹妹们还专门准备了礼物。

“哥哥们去读书,将来可是要考状元的。四君子的名号我相信不用我夸,以后世人都会知道!”林小福骄傲的挺了挺小胸脯,一脸的得瑟。

在林小福心中,自家的哥哥们就是好。不仅相貌堂堂,而且四个少年虽然没念过私塾,但是自从小时候开蒙之后,这么多年平时都会翻看爷爷以前的书,还都经常会在地上练字。并且在每年过年跟着娘亲回门的时候,大舅舅还会考教二哥和四哥,二哥四哥都答出来了,大舅舅还夸他们呢。

四个少年和林小喜见林小福得意的小模样,纷纷笑出了声。

““既然小福对我们的期望这么高,哥哥们必不负你!”林子恒率先郑重向林小福拱手施礼,其他三个少年也纷纷照着做,兄弟姐妹们笑作一团。

此刻的他们谁都不知道,在几年后的东穆真的出现了“林家四君子”的称号,成为东穆无数学子的心中楷模。

第二十四章 果脯

半个月之后,终于建好了两个作坊,林家宣布开始收果子和招工。

一时间,青山村沸腾了,被选上的四十名村妇兴高采烈,没被选上的也不难过,拉家带口的到山里采果子。一堆堆的山葡萄、李子和杏还有梨子很快便都被送到了林家作坊。

“大家注意了,无论是我们酿的酒还是做的果脯或者果酱,都是要吃或者要喝的东西,所以大家一定要像契约里面写的那样要注意卫生,上工之前一定要先好好洗手,保持自己全身干干净净的,头发也都要包好,我姐姐给大家做的口罩、袖套也都按时清洗并在做活儿的时候戴好,这样才能上工。如果被发现有人做不到,那么就不能继续上工了。同时,也不能跟任何人提起作坊里的一切,如果违背,就要按照契约赔偿一千两银子。”

林小福在四十名媳妇被录取的时候便拟好了契约,让林大山、林大川和林大石三对夫妻到每个人的家中宣读契约并让被录取者按手印。一方面是为了让所有人家都清楚作坊里的事情不能泄密,另一方面也让大家都知道卫生的重要性。

被录取的媳妇们都是村里品行端正的人家里面选出来的,一开始这些人家也都被一千两银子的赔偿吓到了。但是后来林家人也解释的很清楚,只要不违背契约内容,就什么事都没有,照样能开开心心的赚银子,所有人也就欣然接受了。

第一天来上工,郑美娘带着酿酒作坊里面的人学如何酿制葡萄酒,李娟娘在果脯作坊里面教做李子干和杏脯,制果酱则由张慧娘教习。这些东西之前林小福都事先教过她们,她们练习了好多遍现在已经熟练的很。

林家人之前商讨过,不能让林小福事事冲在前面。她还是个孩子,教这个教那个的怕是不能服众。而且谁家七岁的孩子会这些?老林家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妖孽,还是由几个女眷出面比较好。

林小福对于这个决定双手赞成,她可不是追求事必躬亲的人,要是以后生意的种类多了,所有事都要她自己亲力亲为那不是要类似她了。伯娘们和她娘都学的很快,把这些交给她们去管她乐得轻松。

只是林家三个妯娌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尤其是张慧娘和李娟娘,总觉得占了侄女的便宜,连连向郑美娘保证这法子绝对不会传回娘家,弄得郑美娘哭笑不得,要知道相处了这么多年,这两个嫂子的品性她可是放心的很呢。

为了在这个时代打造林家作坊的品牌,林小福之前专门设计了“林”字标记,让烧窑的师傅直接印在小瓷罐和酒坛子上面,定制了一批来装果酱和果酒,这样就不怕别人抄袭了。

至于果脯盒子,也是去林大川的师傅家也就是李娟娘的娘家定制了一批木头匣子,同样刻上了“林”字标记。

起初林家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这么麻烦,这样在烧窑和做匣子的过程中会增加一道工序,时间上也会延后。但林小福觉得商品就是要有好的包装,这也是卖高价的关键。此言一出,林家人便再次被说服。

一天下来,果酱熬制了三十罐,果脯做出了二十盒,葡萄酒则酿制了四十坛。

林小福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速度是要保持且不断提升的,果子每天都被送来,无法保鲜,只能最快的速度将其处理好。

接下来的两天,林小福又在几个作坊之间来回巡视,直至四十个村妇都能够独立熟练操作。

这一天清晨,林小福拽上林大石,带上两罐果酱两盒果脯赶去云客来。

“大叔,你们又来啦?这次还是送酒么?”店小二笑嘻嘻的招呼林大石和林小福坐下。

“这位小二哥,你认识我们?“林大石很奇怪,这位小二看起来很面生,不记得在哪里见过。

““大叔,上次你们来卖酒,我在楼上招呼客人,你们没看见我,但我看见你们了。“店小二依旧笑嘻嘻的,一边回答一边给林大石和林小福倒了两杯茶。

“原来是这样,这位小二哥,我们今天来是想问问你们这收不收新吃食。”林大石忙答道。

“哦,那你等等,我去找我们掌柜的。”店小二也没多问,直接转身又跑上二楼。

这次下来的仍然是那个白衣少年,依旧是吊儿郎当的摇着扇子慢慢踱到他们面前坐下。

“说吧,你们这次不是来卖酒,是来卖什么的?”白衣少年依旧是半眯着眼,瘫坐在椅子里。

“小哥哥,这次我们来卖果脯和果酱。喏,就是这个,你要不要先尝尝?”林小福将果脯和果酱摆在白衣少年面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