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溪再次取下了两块木牌,看向后面的那两个一模一样的“朱”字。
“朱”字是小篆体。
那个姓朱的风水大师似乎也擅写小篆体。
只是,他叫朱什么来着?
迷雾,似乎越来越浓,越来越大了。
杨桃溪翻来覆去的研究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别的,只好把两边的图拓了下来,木牌安回了门上,进了健身室。
这儿,是虎爷专门给她平时训练用的。
为了能更长久的利用她,他在这方面做得一向很好。
这间健身室用的也是最高端的全息投影技术。
旋转式全屏幕的虚拟投影、虚拟教练、私人定制的健身课程……让她在训练的时候,不必再面对无聊的白墙或镜子。
她可以在这儿听着各种风格的音乐,在清新美丽的绿道上奔跑,在光影绚丽的时光隧道里骑行,也能在繁华盛开的花谷里跳舞……
也正因此,这儿成了她最喜欢的地方。
杨桃溪心情复杂的站在门口。
随着她的进入,房间里的灯已经亮了起来。
这个健身室,占了33楼三分之一的面积。
尽头靠窗的位置,砌了一个游泳池,淡蓝色的游泳里装的是淡盐水,据说,盐水被认为对皮肤更好,且比普通含氯水减少过敏现象。
两边,是特制的玻璃墙。
两边对着墙摆了许多新型的机械。
光影没有开启的时候,她可以站在这儿,俯看城市的风景,但现在,玻璃外依旧是星空。
杨桃溪随意的走到了一个圆盘上。
圆盘受到感应,随即亮了起来,前方落下一个虚幻的界面。
右手按了上去,一道光芒扫过,四周的景开始变幻。
桃花成林,花瓣如雨,熟悉的音乐缓缓响起。
几乎是下意识的,杨桃溪开始在圆盘上舞动,心法随心而动,转瞬间就已经大汗淋漓。
桃……弢……
桃桃,来,见见六弢大师……
虎爷的笑声浮上心头,杨桃溪猛的睁开了眼睛,节奏突然打乱,她一下子跌坐了地上。
她想起来了!
那个风水大师姓朱,别人叫他六弢大师!
第596章 新线索(2)
那一次见到六弢大师,是2010年。
剃成板寸头的白发,留着关云长那样的美髥,颜如童子,走起来来虎虎生风。
虎爷曾说,六弢大师看着年轻,实际上却已近百岁。
往前推一推,现在这个时候,六弢大师差不多七十多岁。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有没有来井白市,是不是已经认识了王大虎。
杨桃溪坐在地上想了又想,才灵活的跳起身,走到游泳池那边的浴室。
虎爷很相信六弢大师,她一时抓不到虎爷和程翠娟的尾巴,那就先查查这个六弢大师也好,再就是留意一下类似的木牌……
思绪理得通顺,一身的汗和莫名奇妙多出来的灰泥全部用热水冲洗干净之后,杨桃溪只觉得从头到脚无以伦比的轻松。
她关了水,打开了暖风,没一会儿,整个人便变得清清爽爽,就这么光着出了健身室,才找了一套软和的衣服换上,出了33楼钻进被窝睡下。
睡得晚,早上醒得却早。
台门里再次热闹起来的时候,杨桃溪也跟着起来了。
每日例行的跑步和琐事之后,她吃了饭,带上姐姐准备的小花卷和一些小菜,前往小四合院。
“桃桃来了。”还没到地方,粮仓前围着的一堆乡亲们就高兴的喊了起来。
“兰婶,翠婶,最近辛苦你们了,不过,这儿的事已经……”杨桃溪以为几人是来帮着干活的,忙感激的开口。
“我知道事情干完了。”于兰“噗”的笑了出来,拉过了自家儿子,“呐,我送小晨过来报名的。”
“啊?”杨桃溪愣了。
她都还没说开始收人呢。
“还有我家小柱。”余翠翠也把钱小柱往前推了推。
其他人也纷纷把自家的孩子推了出来,只一会儿,杨桃溪前面已经站了两圈小娃娃。
这些,全是平时钱小柱带着在老太公那儿听讲古的,现在,一个不落的全来了。
“可是,我这儿……”杨桃溪不知该怎么说了。
这一刻的心情,完全不亚于那天在村口看到村长带着人截车时。
“家里春耕正忙,也没空管这些小子们,你这儿的幼儿园反正要开始的,不如早点儿送过来。”于兰笑道说道,“大伯公讲古也就一两小时,这些皮小子们没人管,到处乱跑,我们也不放心。”
“是呀,那次小柱多亏了你,要不然……”
余翠翠也跟着说道。
“桃桃,早收晚收不差几天,你就帮我们这个忙呗,听说,你太公的学生以前当过幼儿园园长,现在也来了?也不用她太辛苦,只要拘着这些孩子不跑出去就好,你呢,就安安心心的备考就行了,学多学少无所谓。”
“桃溪。”魏兰听到动静,开了院门出来,“就收下吧。”
“可还有很多东西还没弄好呢。”杨桃溪有些犹豫。
“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一点一点儿添。”
魏兰站在杨桃溪身边,拍了拍她的肩,笑着对众人说道。
“大家好,我叫魏兰,家就在鹿吟渡,以前是镇里工农兵子弟幼儿园的园长,以前的孩子们爱叫我大兰妈妈,后来我年纪大了,收的孩子们就叫我大兰奶奶,今天起我就是陡门村九星幼儿园的大兰奶奶了,做的好不好的,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第597章 九星幼儿园开班(3)
“大兰奶奶好。”钱小柱带头喊道。
紧接着,带起了一片糯糯软软的“大兰奶奶”。
对这位慈祥爱笑的大兰奶奶,这群孩子们第一印象极好。
“好,孩子们好。”魏兰笑着回应,指了指粮仓那边,“以后大家就在那儿上课啦,大家先去那边排队好不好?”
“好。”又是钱小柱带头。
一群孩子呼啦啦的跟了过去,从个子低到高,排得有模有样。
于兰等家长则是拿出了钱交学费。
杨桃溪并不知道现在的学费应该收多少,还好,魏兰清楚。
这些孩子有大有小,不少已经在老太公那儿受过启蒙,不算是育红班,所以,统一称为学前班。
现在市里县里幼儿园的标准是,学费5元到10元一学期,书费等5元一学期,零用1到5毛每天。
杨桃溪和魏兰一商量,决定把学费定在5元一学期,学杂费3元,其中还抱括了每天的中午饭和点心。
于兰等人爽快的交了钱,对自家孩子叮嘱了一番,各自离开。
“魏老师,辛苦你了,刚来就……”杨桃溪歉意的看着魏兰。
“嗨,我本来就闲不住的人,而且,自打幼儿园停了之后,我在家里总觉得不得劲儿,这会儿有这么多孩子愿意来上学,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魏兰轻笑,拉着杨桃溪飞快的说道。
“别说这些了,孩子们都来了,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呢,老师还得请两个,做饭的老师也要一个,还有午休的教室得布置,学习用品更得准备。”
“这些交给我。”杨桃溪立即点头。
“孩子们,你们都吃早饭了吗?”魏兰快步进了院子,站到台阶上对着一群孩子笑眯眯的问道。
站在孩子面前的魏兰,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发自内心的热情亲和。
杨桃溪瞧了一眼,又匆匆跑回家去:“姐。”
“怎么了?”杨丹溪从厨房出来。
“乡亲们今天就把孩子送过来了,今天的午饭和点心还得你支援一下。”杨桃溪拉着杨丹溪的手求助。
“行,交给我。”杨丹溪二话没说的点头。
姐妹两人又敲定了中午的饭菜,三菜一汤,还得有荤有素,一共要准备二十三份,外加华老他们那儿四个人,也够杨丹溪忙活了。
可现在,也只能先这样撑着。
杨桃溪取了自己的包,推着自行车就往外骑。
她还得去找木匠叔聊一聊孩子们的床,还得准备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和被铺,还得买华老他们要的种子……原本魏兰还说回家去取,现在已经去不成了。
木匠叔那边的事倒也简单,听了她的话,直接给了主意,给孩子们打通铺,这样最简单。
学习用品也简单,她自己就能把三字经弄得漂漂亮亮的打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