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这些事,杨桃溪一概不知。
第二天,杨桃溪睁开眼睛,发现满屋阳光,下意识的惊了一下,立即撑着起来。
她深知,以渣爹的尿性,才不会因为她身上的伤对她宽容,说不定,这会儿已经准备了无数套地狱式的训练计划在等着她了。
可,当她拖着全身的疼痛起床到了楼下,却没有发现杨海夏的身影。
堂屋门口,只有坐着杀鸡的大姐。
“姐,爸呢?”杨桃溪慢吞吞的走出堂屋,还一脸警惕的四下寻找杨海夏的身影。
“起来了?早饭在锅里热着呢,你自己去端。”
杨丹溪回头冲她温柔一笑,说完,才回答杨桃溪的问题。
“爸去外公外婆家送年礼,今儿都除夕了,原本还想着我们一起去的,可现在,娟姨不能干活,你和岩溪身上都有伤,跟着去了,让外公外婆看到又要跟着担心,爸就一个人骑车去了。”
“他……没说什么吗?”杨桃溪听得一愣一愣的。
“你是说早起训练的事?”杨丹溪睨了她一眼,笑道,“你又不是他的兵,用不着练。”
“姐,昨晚……后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杨桃溪蹲到一边帮着一起给鸡拔毛,一边疑惑的端详着杨丹溪的表情。
“大姐,酱油打回来了。”
杨岩溪提着几个瓶子,飞快的从台门口跑进来。
他脸上的肿退了很多,淤青却越发的明显,原本清秀帅气的脸像极了调色盘。
看到杨桃溪,他高兴的凑了过来,眉飞色舞的说道。
“姐,你不知道,大姐昨晚可威武了。”
第291章 不要太感动哦
“大姐,你真好。”
听完杨岩溪眉飞色舞的重播,杨桃溪感动得热泪盈眶,伸手就抱住了杨丹溪的胳膊。
渣爹可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让他们早起训练的话已经出了口,就不会无缘无故的作废,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
为了他们,大姐终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软,更不像前世那样怯懦。
现在的大姐,很勇敢。
“快松手松手,弄得我一身鸡毛。”杨丹溪脸上一红,瞪眼阻止杨岩溪。
“大姐,你没和他签什么不平等条约吧?”杨桃溪松开手,忽然又问道。
“什么不平等条约,那是咱爸。”杨丹溪哭笑不得的白了杨桃溪一眼,“赶紧的,去吃饭,吃完出来干活!今天事情可多着呢,你们一个也不许跑。”
“遵命!”杨桃溪和杨岩溪搞怪的冲着杨丹溪敬了个礼。
杨丹溪摇了摇头,笑意却始终没有散去。
“大姐,还要热水吗?我去提。”杨岩溪看着她们,更是笑得如同一个200斤的傻子,拿起一旁的水桶跑去了厨房。
按着家乡的风俗,年初一不能动刀不能倒水不能动扫帚……所以,在今晚之前,就要准备好这两天要用的东西。
祭祖先、拜天地,还有招待上门拜早年的邻居孩子们要用到的果盘糖糕。
杨桃溪家里今年事情多,家里的猪一头也没宰没卖,好在,九叔公家已经请到了杀猪的师傅,预备在午后杀猪,要用的猪肉才算有了着落。
程翠娟有身孕,怕被血光冲到,一直避在楼上没下来,便叮嘱杨丹溪从后院逮一只公鸡、一只鸭和一只兔子用来做年夜饭。
今年的年夜饭要去老台门吃,菜却也是要出几个的。
“大姐,我们能做什么?”青溪从楼上下来,难得的问了一句。
“大姐,还有我。”金溪也从房间出来,说完,还怯怯的看了一眼杨岩溪。
“来,今天我们要干的活可不少呢。”
杨丹溪回头看了一眼,笑着指派任务。
“金溪去烧水,厨房里的有捆甘蔗,是早上大粮叔送来的,顺便挑几根洗出来切段,青溪把那边的粽叶和地瓜洗出来,一会儿我们包粽子,岩溪,你去洗糯米,小心着些,不要浪费了,桃溪跟着我一起。”
“好。”青溪和金溪齐齐点头,进了厨房。
“你又干了什么?”杨桃溪留意到金溪看岩溪的眼神,手肘撞了撞岩溪,好奇的问。
“嘿嘿。”杨岩溪得意的笑,小声回道,“他昨晚就在屋里,结果害怕不出来,我把他盘了一顿,和他划清界限了。”
“……”杨桃溪哑然。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姐姐和弟弟竟为她做了这么多。
“不要太感动哦。”杨岩溪笑嘻嘻的冲着杨桃溪甩着手上的水渍。
“去。”杨桃溪的感动瞬间被他给搅得干净,不客气的撞了他一下,可随即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姐,给。”杨金溪提着热水出来,很明显,态度里多了几分平时没有的忌惮。
“放这儿吧。”杨丹溪倒是没有什么异样,以前怎么对他,现在还怎么对他。
杨岩溪咧着嘴笑了笑,转到了井台边洗糯米去了。
杨金溪看了看岩溪,又飞快的跑回了厨房。
“岩溪,别太过分。”杨丹溪这才小声的警告了一声。
“知道知道,他就是欠教训,上上发条就老实了。”杨岩溪满不在乎的应着,“我有分寸。”
第292章 年味
很快,鸡鸭就处理干净了。
杨丹溪和杨桃溪都不敢杀兔子,就找了杨河黎帮忙。
杨河黎将兔子套上绳,远远的拿到了后山去剥皮。
这边,姐妹俩又利索的把余下的菜都洗了出来。
“丹丹,你家的糯米洗好了没?一会儿拿过来。”
九叔婆拿着抹布和刷子出来,招呼了一声,就开始清理搁在井台边上的石舀。
这石舀平时不用,都用东西盖着。
一年里也就过年的时候以及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动用。
“嗳,一会儿就好。”杨丹溪应道。
“九婶家蒸好了?”杨升妈妈伸出头问了一句。
“还有几分钟。”九叔婆应道。
“行,我家也接上。”杨升妈妈应道。
“我家接后面。”辛花提着一篮子菜出来,也接了一句。
三言两语,就把打糍粑的顺序给定了下来。
“来喽来喽~”杨海树端了一甑热气腾腾的糯米,吆喝着出来。
九叔婆利索的把洗石舀里的热水舀了出来,用干净的抹布抹净了石舀,才让杨海树把糯米倒了进去。
拿着小锄子努力清理台门里残余垃圾、提着浆糊窜东西走西补缝的孩子们立即围了过来。
“给。”九叔婆笑眯眯的给每人捏了一个小饭团,“干活去。”
饭团很小,每人也只有一口,却不妨碍孩子们欢喜。
得了吃的,一群人又嘻嘻哈哈的跑开,继续没完成的劳力大业。
“桃桃,来,先吃一口。”王新娥端着一大盆温开水跟在后面,到了石舀边,随手掰了一点儿糯米捏成团,送到了杨桃溪面前。
“谢谢婶子。”杨桃溪看了一眼王新娥的手,没嫌弃的接下。
以前,她从不敢想,会有一天能重温这样的年味。
尤其是那被圈养的三十多年里,虽然虎爷为了哄她高兴,每年都按着“二十七,忙杀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推豆腐;三十晚上熬一宿”的风俗,让她的专属美食团队给她准备了全套,可她从来没感觉到什么年味,反而觉得厌烦。
虎爷钱多,可他永远也没办法用钱买到这种年味。
虎爷细心,可他的细心,也只建立在怎么让她更加心甘情愿的贡献她的每一分每一秒,去换取更大的利益上。
他都不知道,她家的年是这样的。
年三十这一天,台门里所有人聚到一起,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搭手,完成杀鸡杀鸭、打糍粑、包粽子、贴春联等等事情。
就连祭祖、接新年、拜天地,各家都是默契的一起准备的。
如今再次重温,她都觉得,身上的疼痛也消失了大半。
“起喽~”杨河文双手提着一个大石锤出来,清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往石锤头上抹了温开水,吆喝一声,砸下了第一锤。
杨海树也回家去取了一个,两人你一下我一下的“嗨嘿”开始打年糕。
王新娥眼快手巧,站在一边,双手时不时的沾一下温开水,然后去推石舀里的糯米。
三人配合的很默契,你来我往,动作轻盈柔美,如同行云流水般地流畅。
很快,粒粒饱满松软的糯米饭就被打成一团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