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清穿+红楼]林家林小爷(89)

作者:听雨问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是,据说梅翰林还是受不了这落差,回了老家之后不久就病逝了。

梅翰林的离开,或者说,没有攀上梅家这条线,薛宝钗很是生气,她觉得薛蝌兄妹一点儿也不为大局着想,若是自己真的给弘昀阿哥做了侧福晋,薛家从新恢复荣耀还远吗?

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为薛家考虑一下?再说,薛宝琴嫁给梅少爷,因为有这么一茬,梅家敢慢待她吗?这根本不算是委屈了薛宝琴啊!

果然,堂兄弟姐妹,不是亲的就不是亲的,什么都是只为自己考虑,就没想过,自己这个堂姐每天胆战心惊的伺候着贵人多么不易。

尤其是在不久之后,薛宝钗听说,大长公主的外孙卫若兰求娶薛宝琴,请皇上赐婚的时候,薛宝钗更加嫉妒了。

都是薛家姑娘,为什么好处都被她薛宝琴一个人占去了,二房全家人都拿她当做宝贝,自幼带着她游山玩水增长见识也就算了。

如今两人都是只有一寡母和一兄长,可是,薛蝌对薛宝琴,那是处处为妹妹着想,事事安排的妥妥帖帖。

而她的哥哥薛蟠,每日里除了花钱吃酒,哪里有一点儿担当?但凡薛蟠有一丝的能怠,她也用不着这般辛苦的谋划。

第63章

眼看着要到了去热河围猎的日子,贾瑚找了过来,林瑞瑾挺惊奇地:“瑚表哥,你这是忙完了?”要说朝中最忙的人,绝对是胤禛第二,贾瑚第一,因为胤禛有些事儿也是交给贾瑚去办的。

贾瑚拿出一副简单标注的地图,中间部分是大清,但是此时的大清版图并不像后世中国地图那么接近公鸡的样子,而是远比后来面积大,再加上几个附属国,真的称得上是万里江山。

林瑞瑾仔细看着疆域图,又看了一眼贾瑚手中的一个册子,然后问道:“瑚表哥,你竟然敢拓印堪舆图?”疆域图和堪舆图是不同的。

疆域图,就是现在的地图,略简陋,只有大概的样子,但各地又有各地的地图填充,那里记载着当地的山川河流。

无论是收集当地的地图还是拼凑成大清的疆域图,这些都无所谓,但是堪舆图不行,私自拓印堪舆图,死罪!

这堪舆图,就是勘测到的,存储着金银铜铁等贵重物资的大山走向或者是作为军事地图的,重要防御地区的详尽走势图。

贾瑚笑道:“臭小子,没有皇上允许,我能拓印它吗?又不是活腻了!再说,这里大部分不是咱们大清的。”

林瑞瑾自然是知道他绝对不会私自拓印这东西,没有必要,只要贾瑚前世地理学得好,这辈子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几个有名的矿区,随便悄悄占上一座两座的,就足够贾瑚吃用不尽了。

反正贾瑚又没有造反的心思,拿这东西实在是没什么用还扎眼,就是真有什么心思,他也绝对不会拿给林瑞瑾看得,两人关系好,却没到生死之交的地步。

林瑞瑾也笑道:“那你拿这东西做什么?”两人给外边的耳朵表明态度之后,这才放松下来。

贾瑚道:“听说你们几个打算去震慑土谢图汗等几个部落,以便大清进驻驻军,同时逼迫这几个部落自己向外扩张,帮助咱们扩充疆土。”

林瑞瑾挠头道:“好像是有这么个部落,我也不太清楚,到时候我只管听从指挥,别打错了就行。”又一想:“不对啊,这作战计划不是你帮着完善的吗?”

贾瑚道:“嗯,这不是我寻思着,咱们不能光是震慑,你们几个可以趁机往回搂点儿好处,要不,咱们大清本来就缺银子和铁、石油等东西,咱们可以按需作战。”

林瑞瑾有些懵:“大清很缺铁矿和石油?”他要是没记错的话,上次还听说,又找到了几处很不错的,藏量丰富的矿区吧?

贾瑚很认真地点头道:“缺,特别的缺,你看,都十年了,火车和炼钢等技术都研究的很透彻了,但铁路铺设却只有几条。”

难道不是之前技术不成熟,你为了减少损失,一直等到技术成熟了,这两年才开始正式动工?

贾瑚自然看出来林瑞瑾的意思,很是不要脸地说道:“瑾哥儿,你想想,这些埋在地下的矿藏,那都是要经过几万年甚至更久才能形成,是用一点儿没一点儿的。”

“咱们现在是有那么点儿存货,但是,全国要是都铺设铁路,然后通火车,以达到运输快、支援及时的作用,那么,到时候现在拥有的那点儿存货够不够就两说了。”

“即使够用,那到时候也会造成资源枯竭,以后再想要打造好的武器都没有材料,而没有武器武装的繁华大清,那就是一块儿任人宰割的肥肉。”

明知道这小子在忽悠他,林瑞瑾还是紧张了,因为同样来自后世,他虽然不关心国家大事,却也真的听说过,我国很多地方的能源耗尽了。

比如,大庆油田,被抽干净石油后,只能注入地下水,抚顺矿区,掏空煤精之后,造成大面积坍塌下陷等。

贾瑚总结道:“这就和人对于自己的财富认知一样,永远不会嫌弃自己的钱多,最好就是留住自己的,然后把别人的也变成自己的。”

林瑞瑾理解了,这人大概不仅是打算灭了扶桑出气,还打算对八国联军,侵占中华的国家一一报复,顺便效仿回去,按照地理,看来第一站就是沙俄。

不过,想到中国的宝贝展览在外国博物馆,然后中国人去看的时候,还得给外国钱,确实很憋屈,所以,他决定支持贾瑚。

林瑞瑾正色道:“意思就是哪里有矿藏就打哪里,能霸占尽量霸占,不能也要捞回劳务费,是这样吧?”

见贾瑚漏出孺子可教的神情,林瑞瑾问道:“那你跟我的狗头军师研究去吧,到时候我听指挥就是了。”

贾瑚道:“哦,这次会参与进来的,现在都已经聚集在你那狗头军师处了,就等着咱们过去碰头了。”

御书房内,康熙问太子:“保成啊,你这让老大、老十三和老十他们,一起跟着胡闹,是不是把事情搞得太大了?”

此时的康熙虽然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其实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这时没有了年轻时的斗志,更希望求稳。

太子摇头道:“皇阿玛,儿臣这些兄弟,都是人中龙凤,与其日后因为精力过剩开始瞎折腾,反倒不如让他们去外边儿折腾。”

“皇阿玛,儿子说句话,可能不好听,还请皇阿玛恕罪。”

康熙摆摆手道:“这次带你去热河,也是一种权力交接,回来的时候,朕就打算退位,以后这江山就要交给你了,没有什么恕罪不恕罪的。”

见太子跪地要说话,康熙将人扶起又道:“咱们父子,没必要整那个三请三让的客套话,这个留着祭天的时候演给大臣看就是了。”

“朕现在老了,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前儿朕看着你皇额娘的画像坐了一晚上,也想通了,与其变成老糊涂,反倒不如趁着现在还不糊涂的时候,将江山传给你。”

“这十年间,朕该教你的也都教给你了,你也没让朕失望,做的很好,以后只要保持清醒,必然是一代明君,朕也给你留下了足够辅佐你的班底儿,朕也算是对得起祖宗,对得起百姓了。”

“好了,你要说什么就说吧。”

太子想了一下,说道:“我满人本是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可现在,八旗子弟虽然比入关的时候多了几倍,可是因为养猪一般圈养,早就失了斗志。”

“又因为了平息汉人怨念,规定他们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的也不准随便离京,又为了保持血性,不许他们经商,想要出人头地,唯有参军出仕。”

“出仕,官位就那些,而且咱们八旗儿郎,历来善战却多不擅长读书,科举无望,至于参军者,又因为现在战事极少,去了也是蹉跎罢了,所以,适得其反,致使如今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

“皇阿玛也经常到宫外微服私访,该是也知道,现在的八旗子弟们,他们多是凭祖宗的福荫,世代有个官衔,领月钱过活。”

“更多的人,因为闲极难忍,就开始干些赌博,斗蟋蟀,放风筝,玩乐器,坐茶馆等不务正业的事情,反正一天到晚尽有大量吃喝玩乐的事情。”

“长此以往,我大清危矣,我八旗子弟也算是彻底废了。”

“而大哥他们,本是各个骁勇善战的巴图鲁,儿子不愿意最后让他们也变成这样被磨去了斗志的人,也不愿意他们因为憋闷,最后不得不闹出兄弟阋墙的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