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她倒是能做主买卖祭田了,但,这祭田却是他们自己的最后退路,她倒是舍不得了,而老太太手里的东西,她也不会动,因为那以后都是宝玉的。
就在她东挪西凑地时候,宫里的一个小太监又过来了,小太监倒也知道,如今两房互不干涉,所以,他是直接来了西角门找王夫人。
小太监姓周,神情很是倨傲,见了王夫人也不行礼,只是拱拱手道:“杂家受夏总管所托,过来帮贾女史带个信儿。”
周太监说完之后,慢条斯理地整理自己的袖口,却不往下说,王夫人心中憋气,嘴里却讨好着让周瑞家的给个荷包塞过去。
接过荷包,里面轻飘飘地没什么重量,周太监这才满意地笑道:“宜人客气了,这是女史给宜人的书信,你看看,可要杂家再帮着传什么回去?”
王夫人不敢多说什么,赶紧打开书信,看了之后,不动声色地合上了信纸,又让周瑞家的给上了好茶,让他稍等一下。
周太监摸着又送过来的荷包,脾气很好地说道:“行,只是杂家出来是有时限的,宜人动作还是快些地好。”
王夫人点头,拿着信,让婆子们抬着小娇从内门穿过垂花门到了贾母院中,此时的贾母正听着小厮送过来的消息,黛玉和林瑞瑾这对儿没见过面地外孙女和外孙子要来了。
坐在贾母身边的贾宝玉也欢喜地说道:“家里来了个神仙般的姐姐,如今又要来了个神仙般地妹妹,我这简直一刻钟也等不及了。”
贾母被逗得哈哈大笑,她虽然对女儿和女婿多有微词,但也清楚,林家如今圣眷正浓,很是该交好。
林如海手握大权,若是把黛玉许配给宝玉,宝玉以后的仕途也就不愁了。
至于林家抬棋,贾母知道,林海肯定是不希望黛玉选秀的,因为林家有着读书人的清高,是不愿意谋取那富贵的。
再说,林家就算是抬到上三旗地正蓝旗,但林家是汉人,又有林家女不为妾地规矩,皇上怕是也不好指婚。
若是林家愿意,求了恩典,免了选秀,那跟宝玉就是天造地设地一对儿了,至于说,宝玉身份配不上黛玉,那不是还有表哥表妹,亲上加亲一说吗。
王夫人在外边儿听了一耳朵,自然也知道史氏的打算,虽然她希望宝钗给自己做儿媳妇,但她也知道宝钗地身份差了些,黛玉是最好的选择。
她不愿意让贾敏的女儿给自己做儿媳妇,但又想着,若是能得了林家的助力,她也是能忍受的,大不了到时候让宝玉再娶了宝钗做平妻,自己对黛玉视而不见就是了。
想罢,她压下心里的不痛快,让喜鹊撩开帘子走了进去,贾母听到声音抬头,看到王夫人问道:“这刚回去,你不好好歇歇,咱们又过来了?”
王夫人道:“母亲,甄贵人身边地夏太监打发人过来送信儿了,儿媳想让母亲帮着拿拿主意。”
贾母笑道:“我一个老婆子,都已经糊涂了,哪还有年轻时的精明,给你们拿主意也不一定是对的。”
说是这么说,却还是让鸳鸯把自己的玳瑁老花镜拿过来,这边儿也将王夫人手里的信接了过来。
王夫人老实巴交地道:“母亲吃过的盐,比我们吃的米饭都多,见识自然不是我们能比的,您给掌眼,自然是不会错的。”
贾母被逗得哈哈大笑,说道:“都说你木讷,听听,这不也是会说好听地哄人吗?”说着话,让屋子里的人都退了下去,就剩宝玉和鸳鸯了。
鸳鸯帮着贾母扇着扇子笑道:“老太太,太太这可不是哄您,您是真的睿智,奴婢可是听说过,当年老太爷征战地时候,您守着后方,可有佘老太君地风范了!”
笑骂了一句:“你这小蹄子,一张嘴就会讨巧!”鸳鸯娇笑着,拉着宝玉就往外跑了。
贾母戴好眼镜,看过内容之后,稍一沉吟,对王夫人道:“索额图致仕,明珠怕是也要退了,大皇子那边儿不是个好选择。”
王夫人问:“那拒了甄贵人,甄家那边儿怎么说?”
贾母摇头道:“咱们两家是老亲,历来守望相助,本来该是一起拥护大千岁的,但是,甄家怕是早就有了别的打算,现在要把元春往大千岁院子里送,怕是打算拿元春做筏子了,也顺便把贾家做替罪羊。”
看王夫人急得眼圈儿都红了,贾母皱眉敲了敲地板道:“慌什么?是刀架在脖子上了,还是天塌下来了?有什么事儿,都要冷静!”
王夫人这才用帕子拭了眼角道:“母亲,那咱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贾母想了一下,让王夫人走近前来,小声耳语道:“你且稳住甄贵人,过会儿给拿去一千两银子给元春打点,但要在家属后面用矾水写上,自谋生路。”
王夫人大惊,贾母很是看不上她地蠢样子,有些不满地说道:“你在家书中写,她林家表弟得圣人恩典,要进宫读书了,与四贝勒府的弘辉阿哥相伴,后日到京,翌日进宫请安,她自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看到贾母镇定地样子,王夫人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她也不在乎贾母对她的鄙视,她只要得到好处就行了。
就像现在,她知道,自己没必要必须知道史氏和贾元春的打算,她只要照做就可以了。
不过,一想到又要拿出一千两银子,王夫人就又开始肉疼了,她现在花用的,可都是二房自己的钱财,大房的库房和账房,都被贾瑚抓的死死地,谁也摸不着。
打发出去了王夫人,史氏头痛地瘫坐在椅子上,她知道,贾元春这步棋,算是彻底毁了,估计她日后便是有造化,也不过是个王府的格格,连玉蝶都上不了。
但是,这却是她保命地最好办法,四贝勒是个冷面王爷,一心做实事,不管是谁上位,对这个贤王都会礼遇三分。
当然,史氏这样做,主要就是,她知道大千岁怕是没有机会了,若是元春到了胤禔的亲王府,以后出事儿了,贾政和宝玉可是要受到连累的。
而贾赦他们,因为已经分宗,就是诛九族都基本不受影响。
所以,史氏只能选择最稳妥地办法,只是,可惜了她这么多年的调、教,花费的心血。
王夫人按照史氏的交代,打发走了周太监之后,就开始发愁家里的开销,她问自己的陪房周瑞家的:“这租子都收齐了?”
周瑞家的赶紧道:“太太,今年的都收上来了,只是今年雨水大,老爷分到的两个庄子地势低,遭了灾,这收成还没有往年的六成多。”
“另外,咱们的铺子里,因为今年多了不少新铺子,这囤积地货物不少,却抽不出太多的钱周转。”
王夫人气得啪的一下摔了手里的茶杯,摔完之后,心里又是一阵心疼,如今这损耗可都是自己掏钱的。
这时候外边儿小丫头伸头往屋里看了一下,王夫人见了更气道:“看什么看?还不赶紧收拾了!”
小丫头赶紧拿着扫帚进来收拾,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太太,老爷让人过来说,他,他在赵姨娘房里用膳,让您吩咐给送些好酒好菜过去。”
说完,小丫头恨不得把自己团成球塞在角落里,果然,王夫人气得眉毛都快竖起来了,好在周瑞家的赶紧说道:“太太,老爷还在后边儿呢。”
王夫人这才想起来了,她现在可不是在宽敞地荣禧堂,这边儿的院子是就这么几间房,只要是院子里说话,声音大些都直接能听到。
无奈,王夫人只能冷着脸挥挥手,让小丫头去小厨房按照老爷的交代做些好菜,等屋里只剩下周瑞家的,就扑进了周瑞家的怀里呜呜地压抑着哭了出来。,,,,....,,,,
第27章
黛玉是第一次坐船出门,林瑞瑾对于自己末世前旅游地记忆也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二人上船之后,难免兴奋,让一船地人都忍笑感慨,再聪慧也是孩子呢。
既然乘船,自然是免不了海钓,贾珍也是个爱玩儿的,一起过来凑热闹,琏二嫂刘氏也让丫鬟放了躺椅,看着他们玩闹。
不过,黛玉的运气好,不一会儿就有鱼上钩,就连贾珍也时有收货,唯独林瑞瑾,鱼食消耗地不少,却一条鱼也没钓上来。
黛玉好一顿嘲笑他,气得林瑞瑾差点儿脱了衣服跳海里用手捞,不过,可能是老天爷觉得欺负傻孩子不好,林瑞瑾的鱼钩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