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娘来种田(509)

作者:恋小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胡思乱想个神马,怎么就耍大牌了?!

“大老爷,这就是客栈的老板娘,凌夫人。”

关大海的声音,打断了林素的思绪。

林素看着眼前不算陌生的男人,侧身行礼一下,道:

“小妇人凌门林氏,见过杨老爷。”

县太爷杨宇笑着摆手,说:

“凌夫人就别跟本官客气了。你的义举,武昌县所有百姓,会铭记于心。”

林素闻言忙不迭摇头,谦逊的道:

“杨老爷客气了,小妇人不过是借花献佛。那些银子是朝廷给的,小妇人拿来盖学堂,也是尽我身为月国百姓的责任。”

“好珍贵的责任哟。”杨宇说完,冲他竖起大拇指。

正聊着,连师爷走过来,指着一旁的几袋子东西,说:

“凌夫人,这是我们老爷自掏腰包拿来的。听闻简老跟飞云先生留在这边教书,所以我们老爷说了,二位老先生的口粮,我们老爷出了。”

林素闻言蹙眉,打量着连师爷没有说话。

杨宇也蹙起了眉头,轻叹口气,沉稳的道:

“简老留下的事儿本官知道,飞云先生不是没确定呢吗?”

话落,林素清楚的看到了连师爷的尴尬。

这一刻,她倒是拿不准了。

如果说是连师爷自作主张,可这人好像没这么大胆子吧。

若是杨宇故意为之,在她面前卷了自家师爷的面子,这又是图啥?

还真是搞不懂啊!

林素甩头,帮着缓解尴尬的道:

“杨老爷莫要责备连师爷,师爷也是爱才心切。说到底,谁不想把飞云先生留下呢?”

杨宇听到这话,“呵呵……”轻笑出声,道:

“这倒是实话啊!本官也想把飞云先生留下,就是不知道……”

“放心吧杨老爷,飞云先生会留下的。这边的学堂,日后就由飞云先生来操持。对了,今儿南宫家的少主也来了,不过现在还没到。”林素转移着话题。

杨宇一听“南宫家少主”几个字,顿时挑了下眉。

他听说了眼前这个凌夫人跟四大家族的关系。

没想到……

既如此,那他再慷慨点也没啥。

想到这儿,看着林素继续又道:

“凌夫人啊,本官想问下,你这学堂具体是怎么安排的?听闻孩子收了不少,一千多个呢。不少远地方的也过来了,以路程来说,走一个时辰的都算近了啊。”

“是,杨老爷说的这事儿我们也知道。可是孩子们想念书,自然要给他们个机会。”

“那冬天落雪呢?武昌县虽然不如辽东府冷,但再过些日子也该落雪了啊。”杨宇继续追问。

“放心吧县老爷,这事儿都安排好了。看到那边了吗,那里是孩子们的宿舍。不管冬夏,远道的孩子就住在那。”

林素说着,带着杨宇过去了。

推门进屋后,屋子里的一切让杨宇惊讶了。

大通铺。

说是大通铺,可靠脚底下那里的东西,又把大通铺隔出了距离。

林素脱鞋上炕,走到打的木柜前,道:

“这里面可以放孩子们的衣物、书籍等,每个孩子一个,睡觉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挤人一说。”

杨宇听林素这个解释,防止那没有门的一层一层的东西,居然是类似箱子放东西所用。

新鲜,特别新鲜。

“凌夫人啊,本官是武昌县的父母官。虽然刚刚上任没多久,可该做的事情也不能少。”

“听闻凌夫人这边的夫子,每天中午客栈都管顿饭。本官没别的能耐,从俸禄里拿出一些银子,换做粮食给他们还是可以的。”

林素闻言蹙眉,不敢相信的看着他,问:

“十,十个人吗?”

“是,十个夫子的口粮。每个月本官让人送一百斤的粳米。”杨宇郑重的说着。

一百斤,平均每天中午就是三斤生米。一两生米,按照吸水率能出差不多二两米饭。

三斤下来,的确够十个人的中饭。

想到这儿,林素迅速下地穿鞋,然后恭敬地走到他面前,侧身行礼,道:

“多谢县太爷体恤,小妇人替夫子们,谢谢你的好意。”

杨宇自嘲的摇摇头,伸手凭空比划一下,说:

“本官做的与凌夫人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对了,此事还望凌夫人莫要提及,这是本官的一点心意。”

直到这时,林素终于明白了杨宇那会儿的蹙眉。

只怕那些粮食,杨宇的确是要给简华彬的,但是连师爷的话,不是他让说的。

不然,这会儿就没必要假惺惺,不让她跟别人提及。

孝敬简华彬,是因为简老有身份、值得尊重。

给其他夫子提供口粮,就全是他个人发愿。但碍于他是县太爷的身份,所以必须要保密。

不然,其他书院的夫子得知,还不乱了套?

林素轻舒口气,说了句“一定保密”后,二人出了宿舍……

第467章 暮宿书院

来到馆外的操场,苏飞云跟简华彬等人已经都出来了。

关源应该是负责现场秩序,所以此刻正站在高处,给大家讲一会儿要守的规矩。

所为操场,就是在馆外,特意铺了一大片青石板的空地。

延续到村里主路,四周挖了排水,即便雨季,学堂外面的路也不会泥泞。

“大家一会儿要切记,不要交头接耳,不要随意走动。咱们这次有很多事情要讲,所以你们要认真的听……”

平日里看关源,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

如今再看,还真有做老师的架势。

不苟言笑,一脸严肃,不容抗拒。

身旁一阵风吹过,等她定睛一瞧,竟然是杨宇走路带起的风。

只见他快步走过去,冲两位老爷子行礼、问安。

古人礼多,更何况这二位的确也受得起。

素妞儿溜边,在人群里找寻连七。

本来是找连七的,没想到竟然跟刘建平对视了眼神。

后者还赠送了她一记卫生眼,真是晦气。

无语的轻扯嘴角,对于刘建平幼稚的行为,懒得搭理。

爱咋咋地,他敢惹事儿,自然有人收拾他。

县太爷不是摆设,连七更不是摆设。

“……现在,我们进行学堂开馆第一项,接——匾——额——”

关源巴拉巴达的“长篇大论”终于结束。

话音刚落,馆外那边就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农家一年到头,也就过年那会儿能听到,再不然就是婚丧嫁娶。

丧事还得分喜丧才能放鞭炮。

孩子们听着鞭炮声,蹦着,跳着,笑着。

大人们听着鞭炮上,一个一个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期许。

从把孩子送到这边的这一刻起,他们就算有了盼头。

即便不能金榜题名,至少以后是个读书人,能找个轻省的活儿,养家糊口。

随着苏飞云跟简华彬把红色大布掀开,烫金的“暮宿书院”四个字,赫然挂在门上。

林素看到匾额愣住了,没想到竟然用了她客栈的名字。

学堂也改成了书院,尤其是右下角的官印,怎么看怎么觉得高大上。

早知道这样,上次连师爷送来的时候就该好好瞧瞧了。

当百姓们看到匾额,顿时一起鼓了掌。

“啪啪啪……啪啪啪……”

掌声持续了好久,一直到苏飞云站在刚才关源的位置,伸手示意大家停止。

“今天,是咱们暮宿书院开馆的日子。从明天起,书院正式开始上课。报了名的孩子,明天卯时二刻就要到这,然后在门口的……”

别看苏飞云岁数挺大,说话的气力不输于成年男子。

而且,暮宿书院跟别的书院不同。

别的书院卯正晨读,暮宿则是辰时正上课,午时休息。下午未时继续,一直到申时末。

“……远道的孩子必须住在书院内,有专门的宿舍给孩子。这个住宿需要自己带粮食,每个孩子一天按五两粗粮来算。至于住宿费用,一年二十个铜板。”

原本还叽叽咕咕讨论的百姓,一听住宿费,全都不说话了。

如果刚才还觉得不安,那现在丝毫没有任何顾虑了。

毕竟,一年二十个铜板,这跟白住有什么区别。

五两粗粮一天不算少,但没要菜钱,勾算下来,他们还是占便宜的。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林素,眼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