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穿书者盼我死(64)

“陶姐姐本也不知道桃枝的事情,只是偶然提起来罢了,陶姐姐不必将事情揽着自己身上。”

陶妧好奇为什么端妃提到桃枝的时候那么激动。

安宁公主咬咬嘴唇,低声道:“我也是前些天才知道的。桃枝回宫之后,母妃就觉得桃枝是对我不上心,便责罚了桃枝,之后将她扔到了杂物间。谁知道桃枝气性那般大,竟然半夜偷偷自尽了。”

陶妧拧眉,“端妃娘娘心地善良,有所愧疚,才这般激动的。都是我不好。”

安宁公主听着咬咬嘴唇,犹豫半晌才凑到陶妧耳边道:“我听杏枝说,桃枝根本就是皇后害死的,想用桃枝的死让母妃小产。那些日子母妃确实胎位不稳,常常召太医熏艾。母妃一直未能生产怕是跟这个也有关系。”

这一波三折的,陶妧根本不知道其中内里到底是什么。

要是皇后有在永乐宫安插人的本事,哪里还用得着这般拐弯抹角的。一点点堕胎药就能让端妃娘娘小产。

不过,也可能是她的想法太简单粗暴了,跟宫中女人的七窍玲珑心不能比。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皇上、皇后和一干嫔妃便匆匆赶到。皇上一进门就扬手示意她们免礼,“怎么突然就生产了?”

刚才一直躲在产房的杏枝突然满身是血地跑出来,骇得众位嫔妃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杏枝却不管不顾地扑倒在皇上脚下,“圣上,还请圣上为娘娘做主!都是陶小姐,娘娘才突然发动的!”

陶妧大惊失色,暗道糟了。

安宁公主大声反驳:“才不是!这只是凑巧罢了。”

“世间哪有这般凑巧的事情,公主殿下!端妃娘娘可是您的母妃啊,您总不能弃娘娘不顾,包庇陶小姐吧!”

皇后见了这一幕,眼睛微亮,添油加醋道:“圣上,这件事情牵扯到安泰长公主府,还得细细查验才好。”

皇上皱眉,心里有些厌烦皇后不懂得看人眼色。他刚刚从安泰长公主和骠骑大将军手里将鲁王撇干净,皇后却还招惹陶妧。

正巧产房里传来小儿啼哭声,他立马将视线放在产房。

不过片刻里面的接生婆抱着金黄色襁褓走了出来,“恭贺圣上、皇后娘娘,又添了一位小皇子!”

皇后脸色一僵,抿抿嘴唇没有说话。

皇上倒是饶有兴趣地微微掀开襁褓看了小皇子一眼,“七皇子戚继,封楚王。端妃怎么样?”

“好得很,端妃娘娘这是瓜熟蒂落,顺利得很。”

皇上龙颜大悦,一股脑吩咐温竺赏赐永乐宫上下。一时之间永乐宫都事喜气洋洋的。

端妃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顺柔的长发整整齐齐散落在两侧,倒是有柔弱之美。语气柔和道:“圣上,我听到方才的事情了。”

皇上微愣,随即道:“你只管好生休养,这件事情有朕呢!”

端妃摇摇头,目光坚定,“圣上,阿妧好心来看我,我不能恩将仇报。这件事情跟阿妧没有关系,我还得感谢阿妧,要不是阿妧,我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们的孩子。”

皇上欣慰地握起她的手,“你还是如此善解人意。”

一旁的皇后脸上的笑都快要绷不住了,插嘴道:“圣上,既然跟陶小姐没有干系,那这个徒增事端的宫女怎么也得惩戒一番才是。”

只是还不等皇上开口,端妃便激动道:“不可!圣上,杏枝伺候了我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犯过错,对我忠心耿耿。此次也是太过担心我才着急了些,还请圣上不要责罚杏枝。”

“好好好,你安生躺着,不必操心这种事情。”皇上心疼地让她躺下,“放心,朕不会责罚杏枝的。”

端妃闻言虚弱却满足地弯弯嘴角,“谢圣上隆恩。”

皇后见端妃和皇上含情脉脉地对视,简直快要气得厥过去了。

陶妧歪歪头,心里对端妃心生感激,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第70章 墙角

端妃毕竟刚刚生产完, 很快就露出疲态。

皇上吩咐杏枝照顾好端妃和楚王, 便领着一行人离开永乐宫,临走的时候让温竺亲自送陶妧离开。

还学着安泰长公主的样子轻轻拍拍陶妧的头顶,道:“阿妧不要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端妃都原谅你了,还说这是巧合。”

陶妧心口微窒, 差点没喘上气来。

端妃好不容易将她头上罪名洗干净了,皇上这只言片语反倒像是她真的干了什么似的。

偏偏他这话说得大方, 根本没有指责她的意思。她要是郑重其事地反驳,反倒落了下成。

她学着陶妧的样子撅起嘴,“本来就是巧合,都是端妃娘娘慧眼识珠。倒是舅舅, 竟然还怀疑我。”

“还成了朕的不是了。”皇上好笑道:“你快回家吧,记得跟你娘说楚王洗三礼的事情, 到时候一定得进宫来。”

陶妧颔首应下,转身却拉着安宁公主絮叨:“几日不见, 公主瘦了这么多,怕也是担心端妃娘娘。这下楚王殿下和端妃娘娘都平安无事, 公主可要好好的才是, 不要亏了身子。”

安宁公主泪盈于睫, 拉着陶妧不想放手,可心里又惦记刚刚生产的母妃,进退两难。

陶妧心里暖融融的,正想安慰她两句, 就听旁边的温竺低声提醒道:“陶小姐该出宫了。”

闻言,陶妧有些诧异地望向温竺,她从来见过温竺这般冷淡的样子。

不过多待也无益,她轻拍安宁公主的手,安慰道:“等楚王殿下洗三礼的时候,咱们又能见面了。好好照顾自己和端妃娘娘。告诉端妃娘娘,今儿的恩情我记下了,有机会我会还的。”

说着又戳戳安宁公主的脸,俏皮道:“当然最好不给我这个机会。”

安宁公主破涕为笑,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温竺和陶妧离开。

温竺引着陶妧顺着平整的青石板夹道往外走,路上不时有小宫女小太监停下来朝温竺问好。

陶妧笑道:“多谢温总管送阿妧。进宫之前,娘亲还托我问问温总管最近身子如何?天气转凉,娘亲很是挂念。”

温竺弓腰垂眸望着前面的路,语气毫无波澜,“多谢长公主殿下挂念,老奴身子倒是没什么大碍。”

“那就好。温总管一定要注意身子才是。”

“多谢陶小姐。”

三言两语话题便冷了下来,陶妧暗自蹙眉,这不像是往常温竺该有的反应。

眼神不着痕迹地扫过温竺的腿,见他的右腿着力要轻一些,左腿拖着右腿,虽然不明显,但细细看还是能发现是有些跛的。

他的腿肯定又开始疼了。

又不是什么大事,不至于这些话都接不下去才是。

不过,温竺既然已经摆出冷淡的架势,陶妧也不好自降身份腆着热脸贴上去。要不然掉的就是安泰长公主府的脸面了。

好不容易两人相安无事走到宫门口,陶妧暗自松口气,转身客气道:“劳烦温总管这一路相送,温总管留步。”

温竺望着宫门口的侍卫微微压腰以示恭敬,飞快地说了一句话都没看陶妧的反应转身便走。

陶妧微微瞪圆眼睛望着慢慢离开的温竺有些回不过神来。

如果她没有听错的话,温竺说的应该是“小心端妃”。

**

卧床的端妃微微撑起头细细打量安安静静躺在襁褓里的楚王,咬咬牙还是勉强支撑着轻轻拉开襁褓。

杏枝见了,连忙道:“娘娘还是躺着吧,要做什么让奴婢来就好。”

“不用。”

端妃缓缓将襁褓的系带拉开,摸索着小楚王的四肢都健全的,才扬手示意她们过来帮楚王系好襁褓。

杏枝和薛奶娘一起涌过来,薛奶娘慢了一步,只能看着杏枝系带,尴尬地伸手抻抻本就平整的襁褓。

“薛奶娘?”

薛奶娘吓了一跳,抬头看向高贵的端妃娘娘。

“孩子就放在本宫这里,你晚上就睡在屏风后的拔步床上。”

薛奶娘微愣,讷讷道:“娘娘,孩子晚上吵得很,会影响娘娘休息的。再说这不合体统。”

“嗯?”端妃似笑非笑,将薛奶娘吓得脖子缩了缩才冷声道:“在本宫的永乐宫,本宫就是体统。下去吧。”

正好安宁公主跟薛奶娘错步走了进来,眼睛如水洗过一般亮晶晶地望着端妃怀里的襁褓,“母妃,父皇给七弟起了名字,叫戚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